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掌握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 掌握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掌握“开元盛世”。
核心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架 构 知识 结构 (
唐太宗李世民
) (
唐玄宗李隆基
) (
武则天
)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
“开元盛世”
) (
“贞观之治”
) (
唐朝
) (
都城:
) (
建立者:者:
) (
时间:
)
方法 自主 · 合作 · 探究· 交流
主备人: 审核人:初一历史组 班级: 小组 : 姓名:
(
教学共用
)【自主预习】(约10分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9 内 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想想: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 合作探究】比较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经济
文化
法律
吏治
用人
[
材料
【课堂小结】(约3分钟)
【课堂巩固】请独立完成下列题目,注意仔细审题.(约5分钟)
1、一位网友观看《贞观长歌》……恢宏的场面,细腻的人物对话,值得欣赏,更可以去细细品味。这部电视剧再现了( )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2“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唐太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吸取秦和隋速亡的教训 B、政府要轻徭薄赋
C、皇帝要勤于政事 D、大臣要廉洁奉公
3、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5、唐太宗在某位大臣去世后,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爱卿殂逝,遂亡一镜矣!”,他是在追忆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6、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都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下列皇帝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最终我成为了女皇。……在无字碑下,我终于可以微笑。……在无字碑下,我终于可以安睡,我已经太累、太累、太累。”这首歌中的“我”是( )。
A、王昭君 B、武则天 C、杨玉环 D、慈禧太后
9.材料一: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教学共用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
(2)唐太宗在政治、经济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而促使“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3)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现哪两个盛世景象?
(4)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经验?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