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冲中学八年级语文五月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长冲中学八年级语文五月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03 21: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冲中学八年级语文五月月考试题
一、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2、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处的诗句 , 。
5、《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6、今天人们常用龚自珍的名句:“ , 。”赞扬老一辈为革命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
7、《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美景的语句是 , 。
8、张养浩在《山坡养·潼关怀古》中,对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表达同情的句子是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B、譬喻(b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pì)
C、雾霭(ǎi) 迁徙(xǐ) 颈雉(zhì) 和煦(xù)
D、科砣(tuó) 干涸(hé) 庇护(bì) 缄默(jiān)
10、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
11、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毕业了,初三(1)班的同学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看看4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C、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D、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民族英雄的故事,我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1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胡杨,维吾尔语称“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D、“不知道。”他耸了耸肩膀,“这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1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端庄”、“晶莹”、“沸腾”、“特别”都是形容词。
B、“红色记忆”、“大别神韵”、“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莫言把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写得非常到位。”一句中的“非常到位”作补语。
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在眼前”。
15、语文实践活动。(9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2)[调查读书现状]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代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A、向校长提建议:

B、向同学提建议:

三、浅层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王蒙精短小说《猫懂话》,回答文后问题。
猫懂话
老王与一位朋友一起在一家酒馆小坐,这时爬过来一只小虎皮猫。老王说:“我最喜欢小猫了,小猫的样子特别叫人爱怜,再说猫的智商可高了,它们各有各的性格……”
朋友说:“算了吧,我从前养过猫,可脏了,猫爪子爱乱抓东西,把我的沙发都抓坏了……”
虎皮猫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话,样子有些踌躇不安。过了一会儿,它轻轻跳到老王身旁,摊直身体入睡休息。
老王的朋友大惊,说:“唉呀,猫完全听懂了咱们的对话了,你看它找你却躲避开我……”
后来他们又想起,有一位粗鲁些的友人,一次见到一家养狗,便胡乱说:“养它呢,还不如剥下来卖狗皮呢……”此话一发,那只狗恨得疯狂嘶咬,狗的主人耐心向狗解释:“他是开玩笑,他说着玩呢……”狗仍然不依不饶,此后也是只要见到这个人就大咬特叫。
谁知道?猫狗是如此了,鸡鸭呢?花草呢?也许还有石头?也许这个世界其实懂得咱们的一切啰里啰嗦的窃窃私语?
16、你能用一句话将文章的标题(猫懂话)扩充为一个句子来概括主要事件吗?(3分)


17、文章由猫狗推广到鸡鸭、花草、石头,这三者在文中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3分)


17、你认为王蒙想借“猫懂话”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3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炼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至少两条)
有人到微软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际操作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以寄发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就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只好到便利的商店去买10千克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笔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买了车还增加了些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贩运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买到新鲜蔬菜的服务。
18、提炼信息(4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8-21题。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恕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狼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这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薄暮冥冥 (2)长烟一空
(3)把酒临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0、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以衾拥覆,久面乃和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分)


23、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一、二两段对第三段的作用。(1分)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5、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四、深层阅读赏析
阅读《天空中的舞者》,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天空中的舞者
王族
一声尖利的鸣叫在天空中突然响起,像是有什么正在云层深处疾行。地上的人和动物都听到了这声尖利的鸣叫,抬起头向上张望,天空中并没有鸟类,但没等人们弄清楚这声尖利的鸣叫是从何处发出的,一个黑影悠然从远处飞了过来。是一只鹰。
在低处看西北这块土地,它是平静的,也是沉郁的,但要是有一只鹰突然从沙漠或雪山上突兀飞起,像利箭笔直地射向天空,你就会感到,鹰就是这块土地的一声呐喊。鹰是没有家园的,从没有人见过鹰憩息何处,也没谁能够走近鹰。鹰出没的地方,是人无法到达的雪山和峭壁。
天空是鹰的舞台,它们可以在天空中尽情舞蹈。天空是高远的,舞蹈者的舞姿必受其影响,渐渐 变得刚烈勇猛;天空又是空旷博大的,舞者在天空起伏,飞得越高,它便越是执着。看鹰,一般可选在高原,天地开阔,见它们越飞越远,慢慢变成天穹之中的一个黑点,几乎快要消灭,快要被云朵淹没,但却始终向前移动,一直飞向天边。这时候,你知道那只鹰还在天上,你已经无法再用凝望的方式追随它,但你的心里充满祝福与向往,你祝福它飞得更高,你相信它会飞到一个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地方,因而,你又对它充满向往。起风的时候,是鹰舞到高潮之际。鹰总是逆风飞扬,猛烈吹过来的大风如同一把把利刃欲把它削割,也如同一双大手要将这扼制、揉捏、粉碎。这时候,你细细看看天空中的鹰吧,它突然加快速度垂直掠上天空。它像是对大风等待已久,在这一刻将体内的全部力量爆发而出,使自己 的身体变成一把刀子,向大风的身体深处刺去,直抵要害部位。这时候,天空就变成了一个战场,鹰变成了一个战斗者,一场生死的厮杀由生命的表演、美的上升和力量的呈现来完成。
鹰飞翔在人无法到达的高度,因此,人就对它发出了赞美之声。在人的眼里,它的飞翔几乎已经不是肉体的运动,而是精神意志的上升和展示。
人为什么总是喜欢赞美鹰呢?赞美实际上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自己的引领。
26、文中的鹰是如何出场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目的?(2分)



27、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2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赞鹰是“天空中的舞者。”(2分)



29、你对“赞美实际上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自己的引领。”是怎么理解的?(2分)



30、本文赞扬了鹰怎样的精神?(2分)



五、作文(50分)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