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要合理》议论文写作教学设计
课 题 《论证要合理》议论文写作课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作文课
教 学目 标 1.通过分析结构图,学会围绕观点选择结构布局。2.通过学习典例,合理处理论据,恰当论证观点。3.通过完成发言稿,树立远大理想,做四有少年。
重 点 目标1、2
难 点 目标2、3
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寄语)总书记的话对我们青年一代尤为重要。九年级八班欲以“理想”为主题,进行一次演讲活动,请你准备一份发言提纲,积极参与发言。在上课之前,我们需要先借助气泡图,准备一些论据。请谈谈你为“理想”准备的论据。(交流研讨)出示目标1.通过分析结构图,学会围绕观点选择结构布局。2.通过学习典例,合理处理论据,恰当论证观点。3.通过完成发言稿,树立远大理想,做四有少年。三、活动一:确定一个结构咱们今天重点来学习议论文的一个基础结构——并列式结构,重点学习两种方法。(一)做法探寻法(阐述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论点”)流程图由提出论点,分论点1、2、3,重申论点构成句式:需要/应当……思考: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有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圈划一下关键词。明确:从个人——社会——国家的逻辑层次(二)意义作用法:阐述论点的意义作用。句式:“论点”能/使……思考: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有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圈划一下关键词。明确:从思想——行动——胜利的逻辑层次(三)出示任务:请运用阐释分论点的方法,补写分论点。五、活动三:运用多种方法(一)阅读选段1,分析其论证过程理想,让人生走上巅峰。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音乐的理想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坚定的理想,不屈的奋斗精神。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坚定的理想,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明确:本段落由观点+论据+对论据的论证+扣题四部分构成,我们重点来学习第三部分,对论据的论证。出示句子:作者是如何分析事例的?明确:通过设问进行分析出示句子:作者是如何分析事例的?明确:通过假设进行分析方法点拨:设问分析:设问答案即为中心论点,通过答案强化论点。假设分析:通过假设中心论点不存在,得出与现实矛盾的结果(二)阅读选段2,分析其论证过程把理想信念作为行事准则,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实事。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英雄们说:“我们的理想就是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百姓动容!然而,也有一些人抛弃理想,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2005年至2018年,许某利用职务便利,年节期间收受他人礼金人民币11.5万元、且多次接受服务对象宴请,违规收受礼金人民币1.5万元被中共盘锦市兴隆台区纪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遭到人民的唾弃。坚定理想,志愿军英勇杀敌,受到人们敬仰,理想动摇,许谋走入深渊,遭到人民唾弃。可见,唯有坚定理想,才能办实事。明确:本段落由提出观点-正面举例-反面举例-论证分析-结论五部分构成,出示句子:作者是如何分析事例的?明确:通过对比进行分析方法点拨:对比分析:做法与结果要对应出示任务:为分论点1补写论证过程;选择恰当的论据与论证方法,论证分论点2/3。六、活动四:优秀作品评选小组交流,结合量规选出论证最为合理的作品,上台展示。评价项评价论证过程中,论证中心前后统一☆☆☆☆☆论证结构合理、完整☆☆☆☆☆论证修改与补写说理恰切☆☆☆☆☆七、作业布置必做题:将分论点2/3的论证过程补写完整,完成发言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论据有效,③论证合理。选做题:在导学案后,老师还提供了其他的几种论证方法,请学有余力 的同学自行学习,并利用其中的方法修改、优化自己的提纲。
板 书设 计论证要合理 导学案
活动一:确定一个结构
任务1:请运用阐释分论点的方法,补写分论点。
活动二:运用多种方法
任务2:为分论点1补写论证过程;选择恰当的论据与论证
方法,论证分论点2/3。
活动三:优秀作品展示
评价项 评价
论证过程中,论证中心前后统一 ☆☆☆☆☆
论证结构合理、完整 ☆☆☆☆☆
论证过程方法丰富,说理恰切 ☆☆☆☆☆
补充资料:
假设论证法
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
若再试想一下,倘若马云无才,那么他可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倘若何炅无才,那么他也许会因身高的缺陷而备受他人嘲笑;倘若王宝强无才,他或许还是那个在少林寺学武功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因此,我们不必整日埋怨他人不懂得欣赏你,也不必感慨伯乐不常有,我们应该潜下心来修炼,终有一天我们的才华会灿烂绽放,历久弥香,带你前往诗意的远方!
2.因果分析法
论据陈述的是结果,那么就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果论据陈述的是原因,那么就可推出结果。
杨绛先生,这位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学问大家,读书时便被老师赞叹“仙童好静”,她活得从容,过得洒脱,以“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的淡泊从容,将她百岁寿命演绎得精彩无比。“静”让她成为如水般灵澈的女子。为什么他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像朵花不骄不躁地绽放,像棵树不慌不忙地生长,找寻到自己的目标,达到更高的境界!
3.类比论证法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