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兴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曲靖市兴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9 13: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曲靖兴教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5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太空艺术作为现代天文学与当代美术融合的产物,极大地延展了自然美蹦城的新艺术类型,它借助深空探测技术表现浩渺太空的壮美景色,反映人类的远大梦想,推动相关研究,助力航天强国伟业。层出不穷的新艺术类型及其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将越来越多地以太空为灵感,释放出巨大的审美能量。
西方太空艺术的萌芽在文艺复兴时代,最著名的奠过于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1638年完成的《银河起源》。不过,太空艺术的真正兴起与繁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当代。1957年,美苏太空竞赛拉开惟幕,相关主题的插图海报、公共艺术和电视动画大量涌现。
其实,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中,早就有描绘与神话传说相关的星空、星座的汉画像砖以及星图壁画和文本。1907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全天星图》记载257官、1359 颗星,可以说冠盖当时。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太空艺术作品陆续译介到中国。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出版过一些引进或原创的太空题材违环画。电影方面,1959年,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出品的《两傻大阔太空》是中国首部科幻喜剧片。2022年初,孔大山导演的科幻喜剧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入围第51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随着科技进步,中国航天对太空探索不断深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太空美术精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以及装置艺术等类型。美术作品里的航天题材丰富多样。表现航天员形象的作品如孙志卓《超级时代》等:表现先进探测设备的作品如很爱国《嫦娥奔月》等;表现火箭发射题材的作品如王利《飞天港》等;表现航天观测题材的作品如骆根兴《明亮的眼睛》等。其中不少作品还荣获国家级大奖,比如王利《日月星辰》获得第十届全国关展优秀奖,贾力坚《赤道黄昏》获得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银奖等。
太空艺术作品遵循科学理性精神,将知识谱系图像化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人类心灵世界中的无限想象力,让观者能真切体验浩瀚宇宙之美,获得一种灵光昏照之下的情感共鸣,激起人们探索更多未知领域的勇气,满怀热忱地创造属于人类理想的未来城市景观。
中国航天人已经许下宏愿,拟于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实现太阳系边际探测。太空艺术作为践行科学与艺术融合理念的重要方式,在新征程上开拓人类探索星空的希望跟海,不仅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聚光弘美,也为世界艺术史长廊贡献中华文明的智慧力量。
(摘编自朱平《太空艺术为中国航天弘美聚力》)
材料二:
虽然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很久以前,艺术家就通过想象逃离了我们居住的地球。直至今日,艺术家们仍然在当今的“太空竞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屡次把浩瀚的外太空变成他们的展览空间。回顾人类探索天空和外太空的历史,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一部奋斗史,更是艺术家猜想、描绘未知或已知宇宙空间的历史。
在摄影术诞生之前,天文学家只能通过望远镜用肉眼观察外太空,再用绘画记录下来,国此很多天文学家都有色家的身份。那些手绘的图像虽然比不上照片精确,但另一方而,它们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因此具有艺术创作的典型特点。20世纪以来,随着天文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太空艺术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尤其在普及天文学知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对于浩瀚太空,人类在科技和艺术上的探索同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毫无疑问,我们所看到的电影《流浪地球》,不仅仅是科幻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们的杰作,更是太空技术发展和人类想象力的结晶。
那么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下,太空艺术究竟有什么样的价值呢?今天当我们享受科幻电影或太空艺术带来的视觉愉悦时,总会思考另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哪些图像会成为永恒?是在博物馆最显眼的地方展出的油画,还是普朗克卫星或者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我们有腓的人生中无法定义永恒,但要知道,太空中的每一缕星光都是经历了亿万年的时间才到达地球。如果说科学已经成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那么天文学就是引领这场文化革命的学科,因为它是最具视觉性的科学。无论通过超级望远镜,还是艺术家的画笔,太空艺术捕捉了大爆炸后宇宙产生的光芒。那些圆形、色彩和抽象形状显示了星系、恒星和各种元素的诞生,就像是高科技时代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一向我们展示着“诞生”的奇迹。
(摘编自罗正《太空艺术的价值何在?由影片<流浪地球>引发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空艺术的历史十分悠久,西方太空艺术萌芽于文艺复兴时代,在我国古代艺术史中,也可以看到太空艺术的影子。
B.科技发达的当今时代,太空艺术迎来了真正兴起与繁荣的阶段,表现太空的艺术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状态。
C.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太空美术精品层出不穷,这与我国航天对太空探索不断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
D.与太空手绘画相比,太空拍摄虽然缺少了太空手绘画那样的想象力,但更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均谈到了太空艺术话题,不过二者在论述的侧重点上是不相同的。
B.材料一中叙述了西方太空艺术的历史,是为了突出我国太空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
C.太空艺术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它既要遵循科学理性精神,又要将知识谱系图像化。
D.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与多个门类艺术家的共同合作以及太空技术的发展分不开。
3.下列选项,没有体现“太空艺术价值”的一项是( )(3分)
A.1865年,法国凡尔纳发表了《从地球到月球》,书中对于炮弹探月舱的详细设计与插图描绘,与当今载人航天器己有几分神似。
B.鲁达乌斯凭借天文台,采集大量月球、火星图片,以写实主义笔触实现相片级重现,将高精度天体影像带到大众而前。
C.除在科学领域取得“胖五”火箭、祝融号火星车、天宫号空间站等成就外,中国航天的发展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太空艺术的发展。
D.FAST团队创作的《脉冲星》中,100颗脉冲星或独奏或齐奏,与某团体成员的歌声汇聚在一起,引领你“飞”向宇宙最深处。
4.为什么说"人类探索天空和外太空的历史,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一部奋斗史,更是艺术家猜想、描绘未知或已知宇宙空间的历史”?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黄土大梦(节选)杨献平
一个从未来过的人,在火车上毕开眼睛,一色的黄——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觉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
陕北的黄,是集中的黄,悲愤的黄,绝望的黄,生存的黄,战争的黄,沉默的黄,飞奔的黄,苍天的黄,大黄的黄,黄天的黄,黄种人的黄,黄帝的黄,黄河的黄。黄得层层叠叠,上下齐黄。黄得丰润,里外胃浆。越是接近,步步河山之间,耳边似乎有连绵的涛声传来,先是汹涌澎湃,雷声轰隆,渐而静默无声,宛若处子。
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土腥味,尽管是五月,干裂的灰尘及其强大的气息依旧明显,看不见的虫子一样烽拥,呼吸也有些阻隔。慢慢也觉得身体开始发脆,毛囊开始收缩。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水汽,很谢,但很硬,有些滋润,也有些粗糙。我知道,这黄土的大地,宛若一个浑圆的大梦,每个进入其中的人,只有在绝境之中,方才会面对苍穹群星,参悟到人生乃至整个人类的秘密,继而校准方向,一击而中。
乘坐出租车穿城而过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尽管时代的发展使得整个中国都高楼林立,机车奔走,人们的衣饰乃至居住的房屋也都流光温彩,俨然当代世界的模样和姿态,但蒙去依旧是最本喜和显赫的存在,是一种无声的笼罩、反射和涂抹。这种来自大地最本真的色彩,以及干结的块垒,可以硬如铁石,又可以软成血液的黄土,累累 山川,道道塬梁,其中充盈和鼓荡着的,仍旧是古老的颜色及其最深刻的呈现、隐喻和担当。
清凉山、宝塔山、王家坪、兰家坪,无处不高伞,无处不圣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不断流散的空气和云宽,也都与近代和当代的中国有着深刻联系。其中的宝塔山,令我想起一个人,他被誉为八百年以来第一究人,也是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范仲淹。据说,那白色的高塔颇有神奇之处,建于唐代,其中供奉有舍利子。公元1041年左右,范仲淹奉命驻守廷州,与契丹和金国作战。他在延州,时短而效长。一个人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在传统的帝国之中,无疑是巨大而且积极的。
由范仲淹提拔和倚重的种世衡及其兄弟、儿子们,在延安之于西夏的阻击和防守,特别是种世衡的反问计,使得李元旻损失了他的得力战将野利刚浪梭、野利遇乞两兄弟。种世衡构筑的青润城,即今廷安古宽城,有效地阻挡了契丹和西夏人的铁骑。特别是他对于美人的信义与诚恳,使得他在异族当中,也享有崇高的威信。
范仲淹和他的部将种世衡,堪称古代边关防御和经咯之中的典范。特别是种世衡,其世代忠诚,对属下之关心和爱护,可谓感天动地。史书记载,凡有士卒伤病者,种世衡或是其弟种世材,再或是其儿子总会亲自慰问,安排食宿和疗治方剂。使得属下将士为之甘效死命,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得“种家军"也名震一时。种世衡膝下八个儿子,皆为当世之才俊。其后人种师道更是声名远播。
历史的一个铁律是,凡是兴盛的朝代,主要是其当政者与输政者通力合作、上下一致的结果,同时更是辅政者的人品和修养达到了"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才可以实现的。反之,朝代的衷微,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乃至“私心公行”的问题。而对范公曾经镇守之地,我的内心涌现的景仰与热爱,竟然使得自己有些荣耀的感觉。
这种感觉,大致是与古圣人之心相通的。至于我,不过是先贤大师的子孙,之所以能够在一些地方和时刻、觉察到他们的那种宏大心迹,当然是血脉、文化、精神和灵魂等层而的诸多因素。
这两山央一河一城的陕北重镇,简短地测览和穿越,我的内心当中就被突然充盈了,也突然变得蓬勃,还有一些激越与悲怆。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尤其是像陕北这样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和独特气候的地方,数千年以来的文化形成与精神勾勒,黄风的塑造和黄土的雕刻,多早少雨,泥泞中的跋涉与峁梁沟坎,窑洞中的人间炊烟与生儿育女,风尘中的粗新和细腻,让我觉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浑厚、笨拙与张扬,以及隐忍的冲撞、礼节的触发与抗击……诸如此类。
陕北,这一片自然和人的地域,历史与现代的叠加和勾勒,引领着每一个进入其中并且在这里觉悟的人。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黄土地上的灰尘等阻碍人的呼吸,让人感觉不适,这说明作者并不隐瞒黄土地上的不足,只是希望其改正这些缺点。
B.文章认为,黄土大地就像一个浑圆的大梦,能让进入其中、陷入绝境的人有机会参悟到人生乃至人类的秘密
C.文章写种世衡等人在延安抗击西夏,叙述了种世衡智谋,以及他对美人的信义与诚恳,突出其在异族中的崇高的威信。
D.文章指出,朝代的兴盛主要源于当政者与辅政者通力合作、团结一致,更源于辅政者达到“天下为公"等境界的道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部分主要从视觉的角度对陕北的黄土进行描写,意在表现陕北的"黄"给作者内心带来的强烈冲击。
B.文章由宝塔山联想到范仲淹,由此引入范仲淹等人在黄土地上扎击敌人的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C. 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点出流光溢彩的世界与不事雕琢的陕北的显著差异,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
D.文章行文思维严密,如交代作者觉察到前贤的心迹,是血脉、文化、精神和灵魂等层面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8.文中提到:“我的内心当中就被突然充盈了,也突然变得蓬勃,还有一些激越与悲忙。”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文,从总体上作简要分析。(6分)
9.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道:“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个层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围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早,饥疲并作。献请于湖,免本路上供来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缴粥药剂,遣使扶医分坊冶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我况比他处常多。”乃哀羡缗得二千,复发索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献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漆,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结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声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徒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遮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文本二:
苏子假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邦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辩千里,旌旗藏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袍樽以相属。寄埒娇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容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遏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江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张不时洲/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河决/雪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部,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主管礼仪、外交和学校科举等方面的事务。
B. 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也为此意。
C.号,又叫别号、表号。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字由尊长代取,而号多为自取,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D.须臾,指极短的时间,片刻,与“须臾”意思相近的时间词还有“未几”、“俄而”、“既而”、“而己”、“寻”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早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纡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C.苏轼关注民生,忧虑国家政事。他因作诗讽喻新法之不便于民,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称“东坡居士。”
D.苏轼心胸部达,能够随遇而安。《赤壁赋》节选中的主客问答,实为苏轼被贬黄州时积极与消极情感的矛盾冲突,但苏轼终在赤壁的"江水""清风""明月"中与自己和解,让内心释然。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4.在徐州任上,黄河水决堤,苏轼是如何保全徐州城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蓦山溪 汪莘
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四,问湘灵,拄杖斜阳里。
青春误我,白发今如此。幸自识方壹,有个人、神通游戏。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倾浊酒,对黄花,又似东篱子。
【注】①汪蒂:南宋人。布衣,隐居黄山,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时弊,没有得到答复。徐谊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成。②渔父:屈原《渔父》中的形象。③湘灵:湘水之神。15.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渔父”作为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成为隐逸情感的载体。
“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将个人情感融入对鹤的描写之中,突出了鹤的沉稳和意气风发。
C.词的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上片用了屈原《渔父》中的典故,下片用了陶渊明诗歌中的典故。
D.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在金秋时节于蓦山溪边兴慨伤时、有志难伸的情怀。
16.有人认为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矛盾的心理,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用“ , ”两句指出了君子应广泛地学习,经常反省自己,那么遇事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了。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慨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
(3)“月”是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诗人经常以此来渲染氛围,寄托情怀,如唐宋诗词中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有自己___①___的文化,古代常称的"文房四宝",就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四宝之首的笔,即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人都是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文人以笔为锄,以纸为田,笔耕不辍,因而漫长的中国历史便成了“笔下春秋”。毛笔,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与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并称为当代四大笔,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_②_____。
关于毛笔始于何时,______③________。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悟造笔。《史记》《博物志》等书籍上都有记载。但据史家考证,毛笔起源中国远早于此,距离至今至少有6000年以上历史。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可以改变语序或增删词语进行修改。(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很多人把新鲜嫩叶做成绿色的食物,端上自己的餐桌。这美丽的绿色,__①_。其实,叶绿素不仅对植物有意义,②_。研究发现,叶绿素类物质的健康作用相当广泛——叶绿素有护氧化作用、杭突变作用,甚至有抗癌作用。叶绿素合越高,说明这种蔬菜合成营养成分的能力越强,它的营养价值也越高。比如说箴菜、空心菜、小油菜、小白菜、芥篮、芥菜、油麦菜、茴香菜、茼蒿菜、芹菜叶、丝瓜尖、红薯叶,香菜、韭菜、荠菜……是叶干深绿色,而且叶子和叶柄比例大的蔬菜,都算绿叶蔬菜。
食品分析研究早就发现,叶绿素的含量和很多营养素的含量有正相关关系。深绿色的蔬菜,其中不仅叶缘素含量高,叶酸、维生素K1和镁元素的含量高,维生素B2、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成分的合量也高维生素C也不少。拿大白莱来说,③ ,远高于中心部分浅黄色叶片。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B.这件事情是有很多种处理方式的——我们可以自己过去,可以让对方过来,还可以请他人帮忙。
C.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从夏到秋,脱去青涩,拥抱梦想,你是否还记得那汗与泪交织的青春味道?走进课堂,吟咏诵读,论辩推理,赏诗词曲赋,悟情思哲理,你是否品尝到了知识的味道?漫步校园,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回到宿舍,同窗好友,促膝长谈,你是否读懂了友情的味道?投身社会,参与生活,手捧《乡土中国》,抑或《我与地坛》,又或《毛泽东自传》等作品,你是否明白了如何品味道理、坚守本真,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请以“_____________的味道”为题,结合你进入高中后一个学期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味道”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