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填空题8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填空题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5 17:12:1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填空题8
一、填空题
1.(2023·温州模拟)温州早茶每年采摘时间早,有浙江第一早的美誉。
(1)茶树喜光耐阴,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充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图甲是我市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茶树种植条件最好的是    。(选填图甲中对应的序号)
(2)温州早茶每年开始采摘茶叶的时间通常在清明节(4月5日)前,故称“早茶”。温州早茶开摘时地球大致处在如图乙中的   位置附近。(选填图乙中的字母)
2.(2022·温州模拟) 2022年1月15日中午12点10分前后,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一次猛烈的海底火山爆发,被称为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为了区分火山爆发的级别大小。美国学者提出了火山爆发指数:(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简称VEI),它通过对喷发物体积、火山云高度等观测数据确定,用来衡量火山爆发的强烈程度。火山也从VEI-1到VEI-8共分为8个等级。
等级 VEI-1 VEI-2 VEI-3 VEI-4 VEI-5 VEI-6 VEI-7 VEI-8
喷发体积/km3 0.00001~0.001 0.001~0.01 0.01~0.1 0.1~1 1~10 10~100 100~1000 大于1000
喷发柱的高度/km 0.1~1 1~5 3~15 10~25 20~35 大于30 大于40 大于50
(1)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高度至少达到25公里的高空,请你分析它达到   级。
(2)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此次火山喷发会影响飞机飞行吗 请你结合右图来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3.(2021·定海模拟)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运动。(选填“自转"或“公转“)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选填字母)附近。
4.(2021·丽水模拟)今年2月26日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松阳城隍庙吸引不少游客参加灯会。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一丙→丁绕着太阳公转(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2)当晚的月相是   (填月相名称)。
5.(2021·奉化模拟)
(1)如图甲为“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其中空格部分应填上   ;
(2)如图乙,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填“A”或“B”)附近。
6.(2021·金华模拟)2020年4月12日19时36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3度,东经122.29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所幸无人员伤亡。
(1)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它处于   ;
(2)当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方法正确的有 。
A.在房间里躲在牢固的桌子底下 B.在房间里躲在墙角边
C.在野外站在空旷的坪地上 D.在野外躲在电线杆下
7.(2021·瑞安模拟)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晚上,月亮与火星、恒星“毕宿五”在天空中组成一幅“红眼笑脸,双星伴月”图。
(1)当天,“笑口”月球的月相是   。
(2)“红眼”火星表面岩土因含大量氧化铁(Fe2O3)而呈铁红色,从物质分类看,氧化铁属于化合物中的   。
8.(2021·龙湾模拟)2021年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1)建党一百周年当天的月相为下图中的 。
A.下弦月 B.新月
C.上弦月 D.满月
(2)如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填序号) 。
9.(2021·温岭模拟) 2021年2月13日,日本本州地区发生7.1级地震。日本位于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地球的   。(选填“内部”或“外部”)
10.(2021·温州模拟)2020年7月5日(农历五月十五),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主场馆——温州瓯海龙舟运动基地主体结构基本建成。
(1)当天地球的位置在图1中   附近(填“甲、乙、丙或丁”),
(2)当天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   。
11.(2021·柯桥模拟)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废电池 B.碎玻璃 C.枯枝败叶 D.过期药品
(2)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8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O 1 A=30cm,AB=51cm,CO 2=5cm,桶盖DO2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
①由图乙可知,DCO2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②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 A处的压力至少为   。
12.(2021·长兴模拟)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夜空中出现毕宿五(金牛座a )、火星和月亮近在咫尺的“三星伴月”天象奇观,如图甲所示。
(1)出现“双星伴月”天象的第二天为春分日,如图乙所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选填图乙中的字母)
(2)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   。(选填图丙中的字母)
13.(2021·岱山模拟)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深度为10909米的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马里亚纳海沟深达万米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它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之间相互   (选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2)“奋斗者”号的能量供应依靠上百块单体锂电池。当某个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热量会沿着单体锂电池→周围的油→电池箱体一外部的海水方向,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缓解电池发热的状况。
(3)“奋斗者"号装配了四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完成作业准备上浮时,会抛出部分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回收。
14.(2021·金华模拟) 2021年6月2日(农历四月廿二),这一天金华市   (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这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   (填字母)。
15.(2021·温州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八月十五)在浙江省杭州开幕,根据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丙→丁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当晚的月相   (填月相名称)。
16.(2021·嵊州模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影响。
(1)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所拍摄的月球表面(局部地区)三维影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2)日全食出现的条件是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当晚的月相是   。
17.(2021·浙江模拟)今天是2020年11月17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下图   (填字母)之间,接下去到冬至日我们这里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18.(2021·浙江模拟)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星体(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科学家由此提出了   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距今已有137亿年,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最近的测量发现哈勃常数在变大,这说明宇宙在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膨胀。
19.(2021·瓯海模拟)瓯海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一年中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的正午,拍摄了旗杆影子的四张照片如图甲,则:
(1)旗杆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   传播的。
(2)图甲中④拍摄于夏至日,当天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上的   位置。(填字母)
20.(2021·瓯海模拟)同学们利用气球完成下列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如图甲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装置,其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    。
(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吹气口,大量气体从气球开口处往右喷出,气球沿着细绳向左飞去。这个实验说明   。
(3)图丙是用气球充气来帮助我们理解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该实验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
21.(2021·乐清模拟)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1)图甲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干热岩分布于   。
(2)如图乙为利用干热岩发电的示意图,蒸汽轮机中的能量转化是   。
(3)由于人们对干热岩利用存在不同的看法,导致是否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意见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我国建设干热岩发电厂的有 。(可多选)
A.可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
B.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不造成大气污染
C.需将水注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岩层断裂,诱发地质灾害
D.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
E.需要大量的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
22.(2021·鹿城模拟)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 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如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可多选)
A.“ 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 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 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23.(2021·嘉善模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1)2021年2月,我国台湾省台东县海域发生4.6级地震,该地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67次,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   交界,故地震多发。
(2)大蒜中含有一种辣素“硫化丙烯”,能清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然面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就可以燃烧,从中你得到的启示:   。
24.(2021·永嘉模拟)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1)运载火箭的一种常见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为   。
(2)如图是“嫦娥四号”传回的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球背面图,其中A处是   。
(3)我国科学家已测定月球样品中He-3、钛铁矿等重要资源的含量。某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5.(2021·龙港模拟)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
(2)拍摄照片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26.(2021·吴兴模拟) 2021年3月20日18时9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2级左右地震,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警报。
(1)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27.(2020·台州)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   (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
(2)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    
(3)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   (选填“碰撞”或“张裂”)。
28.(2020·柯桥模拟) 2019年1月1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嫦娥四号在落月之后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全景图。
(1)当天,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   。
(2)嫦娥四号拍摄的全景图信息通过向“鹊桥”中继星发射回地面控制中心,你认为“鹊桥”中继星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   (选填“1”、“2”或“3”)。
(3)在农历十五时,嫦娥四号处于   (选填“白天”或“黑夜”)。
29.(2020·南浔模拟)如图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请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南浔在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30.(2020·平湖模拟) 2020年6月27日(农历初七),这天,地球最接近图1公转轨道A→B→C→D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
31.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处属于   火山地震带。
(2)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   、岛链或海沟。
32.(2020·乐清模拟) 2019年5月23日,台湾花莲发生4.8级地震,引发人们高度关注。
(1)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下列的逃生措施合理的是 (可多选)
A.迅速躲在课桌下面
B.直接跳窗
C.在老师带领下有序下楼
(2)科学家通过地震仪测量、分析地震。图中的地震仪质量为3千克,和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当地震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帕。
33.(2020·浙江模拟)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中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景象,如图所示。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现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34.(2020·越城模拟)自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后,“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十八个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经受住了十八个月夜的寒冷考验。
(1)月球车有六个宽大的车轮,有利于   ;
(2)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自转周期一致,因此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则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当天“玉兔二号”正在经历   (选填“烈日暴晒”或“寒冷月夜”)。
35.(2020·台州模拟)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
(1)如图能反映浙江中考晚上月相的是 。
A. B. C. D.
(2)如图为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用“●”标出6月26日地球所处的大致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36.(2020·路桥模拟) 2020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③位置时,此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   季。
37.(2020·玉环模拟)如图是反映月球表面局部状况的一张照片。读图回答:
(1)月球表面明暗状况不同,明亮部分是月球上的   ;
(2)你可以发现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众多的环形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8.(2020·仙居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是   附近,月球所处的位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①
(2)A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日自西向东的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4节气的产生,一年中竿影的变化等;等高线向地势低的地方凸起是山脊;等高线的交汇处,属于悬崖;等高线向地势高的地方凸起,属于山谷;
【解答】(1)如图是温州某地的地形图,从题干中可以知道茶树喜光耐阴,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充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茶树喜阴,所以应该在北坡,缓坡所以应该等高线比较的稀疏;①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地方凸起是山脊,②是等高线的交汇处,属于悬崖,③处是等高线向地势高的地方凸起,属于山谷;所以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最合适的位置是①;
(2)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左边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地球绕日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依次为秋分(9月22日)、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2日);所以在清明节(4月5日)前,是在A位置之前;
故答案为:(1) ① (2) A
2.【答案】(1)5或5以上
(2)有影响火山灰已经进入了平流层,甚至可能穿透平流层。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分析解答。
(2)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解答】(1)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高度至少达到25公里的高空,从表格中可知,它达到5或5以上级。
(2)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平流层高度为12km-50km,火山灰喷发柱的高度能达到平流层,故此次火山喷发会影响飞机飞行,因为有影响火山灰已经进入了平流层,甚至可能穿透平流层。
3.【答案】(1)公转
(2)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 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 ;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解答】(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可见,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4.【答案】(1)甲
(2)满月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2)农历十五叫望日,这是古代根据月亮的变化而定的时间。“望”即满月。此时,日、月、地球在同一条线上。
【解答】(1)乙位置特征是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属于夏至,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甲图位置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为春分日,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春分日的时间是3月21日,因此当天2月26日最接近图中的甲。
(2)2月26日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月相为满月。
故答案为:(1)甲(2)满月
5.【答案】(1)太阳系
(2)公转;B
【知识点】地球公转;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1)考查宇宙包含的星系。
(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等现象。
【解答】(1)宇宙包含河外星系和银河系,而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因此其中空格部分应填上太阳系。
(2)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电灯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说明是我国夏至日。
故答案为:(1)太阳系(2)公转;B
6.【答案】(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A;B;C
【知识点】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解答】(1)地震多发生于板块的交界处,而台湾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2)AB、地震发生时,容易发生物品脱落及墙体的倒塌,所以要在墙角或牢固的桌子地下躲避;故AB正确;
C、处于室外遇到地震时,要待在空旷处地带,远离建筑物;故C正确;
D、发生地震时,电线杆容易倒塌,要远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ABC。
7.【答案】(1)上弦月
(2)氧化物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1)农历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
(2) Fe2O3 中只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其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故答案为:(1)上弦月;(2)氧化物。
8.【答案】(1)A
(2)④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1)农历二十二的月相是下弦月;
(2)7月1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夏至日(6月22日)和秋分(9月23日)之间,即离 ④ 夏至日最近;
故答案为:(1)A;(2) ④ 。
9.【答案】亚欧;内部
【知识点】地震;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板块交界处多地震,而地震、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
【解答】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地球的内部。
故答案为:亚欧;内部
10.【答案】(1)甲
(2)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解答】(1)2020年7月5日(农历五月十五)接近夏至日,此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当天地球的位置在图1中甲附近。
(2)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因此满月为当天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C。
故答案为:(1)甲(2)C
11.【答案】(1)A;D
(2)费力;39.2N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垃圾的分类有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
①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
③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④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2)①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②在杠杆DCO2上,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出作用在顶杆BC上的力;在杠杆AB上,再次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作用在A处的压力。
【解答】(1)废电池和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碎玻璃和枯枝败叶属于其它垃圾,故选AD。
(2)①对于杠杆DCO2来说,桶盖的重力相当于阻力,阻力臂为DO2;顶杆BC对桶盖的支持力为动力,动力臂为CO2,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②对于杠杆DCO2来说,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DO2=FCB×CO2;
0.8kg×10N/kg×(30cm+5cm)=FCB×5cm;
解得:FCB=56N;
在杠杆AB上,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F×AO1=FCB×BO1;
F×30cm=56N×(51cm-30cm);
解得:F=39.2N。
12.【答案】(1)A
(2)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
【解答】(1)出现“双星伴月”天象的第二天为春分日,如图乙所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B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为夏至日,而A位置为太阳直射赤道,因此是春分日,春分日为3月21日,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最接近春分日,因此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 。
(2)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D,当日的日期是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而新月出现的日期为初一,因此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D。
故答案为:(1)A(2)D
13.【答案】(1)碰撞
(2)热传递
(3)大于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1)像大洋中脊(海岭)、裂谷等地区,两侧板块背向运动,向外扩张,就是板块张裂。
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在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带等都是板块碰撞,包括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等。
(2)热传递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
(3)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浮力等于重力,则悬浮;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马里亚纳海沟深达万米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它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形成的。
(2)“奋斗者”号的能量供应依靠上百块单体锂电池。当某个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热量会沿着单体锂电池→周围的油→电池箱体一外部的海水方向,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缓解电池发热的状况。
(3)“奋斗者"号装配了四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完成作业准备上浮时,会抛出部分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回收。
14.【答案】昼长夜短;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解答】春分日为3月22日左右,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 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是下弦月,因此当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D下弦月。
故答案为:昼长夜短;D
15.【答案】丙;满月(望)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解答】甲是春分(3月21日),乙是夏至(6月22日),丙是秋分(9月23日),丁是冬至(12月22日),亚运会是9月10日,更接近丙位置;农历十五晚上的月相是满月,也叫望;
故答案为:丙;满月(望)。
16.【答案】(1)环形山密布
(2)新月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图中显示的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是环形山密布;
(2)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月相是新月;
故答案为:(1)环形山密布;(2)新月。
17.【答案】CD;昼变短夜变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导致的是四季交替,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是3月21日,夏至是6月22日,秋分是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如图: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
【解答】2020年11月17日处于秋分是9月23日和冬至是12月22日之间,故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下图CD之间,接下去到冬至日我们这里昼变短夜变长。
18.【答案】大爆炸宇宙;加速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解答】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星体(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科学家由此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距今已有137亿年,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最近的测量发现哈勃常数在变大,这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19.【答案】(1)直线
(2)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2)夏至日是图乙中的A位置;
故答案为:(1)直线;(2)A。
20.【答案】(1)肺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膨胀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指通过模拟有关情境,探寻有机体在此种模拟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以及根据此类观察结果进行推论的研究方法。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力。根据科学研究及天文观测发现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解答】(1)由图可知,气球模拟的是肺;
(2)气体向右喷出,气球缺向左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对气球充气,可知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该实验模拟的是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故答案为:(1)肺;(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膨胀。
21.【答案】(1)地壳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A;B;D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地球内部的结构;新能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
【解答】(1)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于地壳范围内;
(2)由图乙可知,利用水把干热岩的热能转为水的内能,从而推动蒸汽轮机的转动,即机械能;
(3)A、可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A符合题意;
B、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不造成大气污染,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B符合题意;
C、需将水注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岩层断裂,诱发地质灾害,该观点属于反对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C不符合题意;
D、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D符合题意;
E、需要大量的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该观点属于反对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地壳;(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ABD。
22.【答案】(1)太阳系
(2)B;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超级地球绕着恒星转,类似地球绕着太阳转,其构成的星系相当于太阳系;
(2)A、可能存在生命与其公转方向无关;故A错误;
B、距离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距离差不多,保证了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B正确;
C、超级地球能够对气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其周围有大气层,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故C正确;
D、公转的周期与生命的存在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太阳系;(2)BC。
23.【答案】(1)太平洋板块
(2)18:3:16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燃烧与灭火;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元素质量比是指一个分子式里 某元素总质量 与另某种(几种)元素总质量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解答】(1)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2)m(C):m(H):m(S)= 12× 3:1×6:32×1= 18:3:16;
(3)铁丝与纳米铁粉相比较,铁丝的表面积小,由其不同的现象可知,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故答案为:(1)太平洋板块;(2)18:3:16;(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24.【答案】(1)H2O
(2)环形山或月坑
(3)22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X的化学式。
(2)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陨石坑。
(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应相等,反应前有N、H、Cl、O四种元素,则X中含有H元素,反应前后N、Cl的原子个数相等,而H、O原子的个数不等,由反应前共8个H原子、8个O原子,则反应后应共8个H原子、8个O原子,氧气分子中有O原子,即X中共有8个H原子,4个O原子,再根据X的化学计量数为4,则X的化学式为H2O。
(2)A 处为环形山或月坑,因为这是月球表面由于陨石撞击所致。
(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22。
故答案为:(1)H2O(2)环形山或月坑(3)22
25.【答案】(1)环形山(月坑)
(2)空气 (大气)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白天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温度就降得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解答】(1)月球不像地球一样有大气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因此在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就形成了这些的环形山了,因此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坑)。
(2)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眼睛,因此我们看不见,看不见自然就是黑色的了。
故答案为:(1)环形山(月坑)(2)空气(大气)
26.【答案】(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地壳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1)日本处于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2)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
故答案为:(1)亚欧;(2)地壳。
27.【答案】(1)折射
(2)变小
(3)碰撞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重力及其方向;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答】(1)由图甲可知,大气的密度是不均匀的,因此光线经过时会发生折射;
(2)由乙可知,随着高度的增加g在减小,而质量是不变的,所以重物的重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山脉的形成是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导致的;
故答案为:(1)折射;(2)变小;(3)碰撞。
28.【答案】(1)上弦月
(2)3
(3)黑夜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月相和阴历的关系如下图:
(2)受地月潮汐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解答】 (1)农历十二月初六当天, 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上弦月。
(2) 嫦娥四号拍摄的是月球背面的全景图,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可知, “鹊桥”中继星应该位于月球背面的空间,所以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3。
(3)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嫦娥四号在着落时处于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农历十五时,还是处于月球的背面,即处于黑夜。
故答案为:(1)上弦月;(2)3;(3)黑夜
29.【答案】(1)冬至
(2)ABCD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直射点的改变,导致地球节气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取到的太阳辐射能最少,即北半球最冷,所以这时北半球是冬至节气;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变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所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BCD;
(3)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南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冬至;(2)ABCD;(3)昼短夜长。
30.【答案】A;丙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从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而6月22日是夏至日,那么 2020年6月27日这天最接近A点。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A;丙
31.【答案】(1)环太平洋
(2)高山
【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解答】(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从图中看出A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
故答案为:(1)环太平洋(2)高山
32.【答案】(1)A;C
(2)5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解答】(1)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要迅速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区,如果来不及撤离到室外的,要躲在课桌下、卫生间、建筑的角落处,从而减轻建筑物脱落、倒塌带来的伤害;不可贸然跳窗逃离,楼层过高时,直接跳窗伤害更大;故AC正确;
(2)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故答案为:(1)AC;(2)500.
33.【答案】(1)自东向西
(2)①②之间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在地球上能过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金星上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2)1月28日处在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之间3月21日,即 ①②之间;
故答案为:(1)自东向西;(2) ①②之间.
34.【答案】(1)减小压强
(2)满月;寒冷月夜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根据月相的变化,判断月相的情况就行。
【解答】(1)月球车的轮子做得宽大且数量较多(6个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陷入松软的土壤中。
(2) 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自转周期一致,因此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则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因为由图中可以看出太阳没有把月球遮住,因此人可以看到太阳光照射到月球的样子,由于 2019年1月3日是冬季,所以 满月当天“玉兔二号”正在经历寒冷月夜。
故答案为:(1)减小压强(2)满月;寒冷月夜
35.【答案】(1)B
(2)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解答】 (1)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上弦月是左半边是黑暗,右半边是明亮的,因此B符合题意。
(2)A位置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夏至是6月22日左右,B点就是秋分日,秋分日是9月23日左右,那么6月26日至6月27日 就是在AB之间。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3)B
36.【答案】(1)A;C;D
(2)夏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A、火星存在公转现象,所以火星上有四季的变化;故A正确;
B、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等;故B错误;
C、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火星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此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故C正确;
D、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很稀薄,有太阳照射时气温升高的快,而没有太阳照射时气温下降的也很快,所以昼夜温差较大;故D正确;
(2)由图可知, 图中③位置,太阳直射在火星的北半球,这时相当于地球的夏季;
故答案为:(1)ACD;(2)夏。
37.【答案】(1)高地(月陆)、环形山
(2)小天体撞击或月球上古老火山喷发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解答】(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高地或者环形山;
(2)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是小天体撞击导致的,以及月球形成初期火山喷发形成的;
故答案为:(1) 高地(月陆)、环形山;(2) 小天体撞击或月球上古老火山喷发。
38.【答案】B;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所以B点是秋分,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因此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B点附近。由于这天是满月,因此地球在中间,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月球所处的位置在C。
故答案为:B;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填空题8
一、填空题
1.(2023·温州模拟)温州早茶每年采摘时间早,有浙江第一早的美誉。
(1)茶树喜光耐阴,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充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图甲是我市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茶树种植条件最好的是    。(选填图甲中对应的序号)
(2)温州早茶每年开始采摘茶叶的时间通常在清明节(4月5日)前,故称“早茶”。温州早茶开摘时地球大致处在如图乙中的   位置附近。(选填图乙中的字母)
【答案】(1)①
(2)A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日自西向东的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4节气的产生,一年中竿影的变化等;等高线向地势低的地方凸起是山脊;等高线的交汇处,属于悬崖;等高线向地势高的地方凸起,属于山谷;
【解答】(1)如图是温州某地的地形图,从题干中可以知道茶树喜光耐阴,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充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茶树喜阴,所以应该在北坡,缓坡所以应该等高线比较的稀疏;①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地方凸起是山脊,②是等高线的交汇处,属于悬崖,③处是等高线向地势高的地方凸起,属于山谷;所以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最合适的位置是①;
(2)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左边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地球绕日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依次为秋分(9月22日)、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2日);所以在清明节(4月5日)前,是在A位置之前;
故答案为:(1) ① (2) A
2.(2022·温州模拟) 2022年1月15日中午12点10分前后,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一次猛烈的海底火山爆发,被称为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为了区分火山爆发的级别大小。美国学者提出了火山爆发指数:(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简称VEI),它通过对喷发物体积、火山云高度等观测数据确定,用来衡量火山爆发的强烈程度。火山也从VEI-1到VEI-8共分为8个等级。
等级 VEI-1 VEI-2 VEI-3 VEI-4 VEI-5 VEI-6 VEI-7 VEI-8
喷发体积/km3 0.00001~0.001 0.001~0.01 0.01~0.1 0.1~1 1~10 10~100 100~1000 大于1000
喷发柱的高度/km 0.1~1 1~5 3~15 10~25 20~35 大于30 大于40 大于50
(1)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高度至少达到25公里的高空,请你分析它达到   级。
(2)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此次火山喷发会影响飞机飞行吗 请你结合右图来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答案】(1)5或5以上
(2)有影响火山灰已经进入了平流层,甚至可能穿透平流层。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分析解答。
(2)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解答】(1)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高度至少达到25公里的高空,从表格中可知,它达到5或5以上级。
(2)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平流层高度为12km-50km,火山灰喷发柱的高度能达到平流层,故此次火山喷发会影响飞机飞行,因为有影响火山灰已经进入了平流层,甚至可能穿透平流层。
3.(2021·定海模拟)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运动。(选填“自转"或“公转“)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选填字母)附近。
【答案】(1)公转
(2)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 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 ;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解答】(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可见,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4.(2021·丽水模拟)今年2月26日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松阳城隍庙吸引不少游客参加灯会。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一丙→丁绕着太阳公转(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2)当晚的月相是   (填月相名称)。
【答案】(1)甲
(2)满月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2)农历十五叫望日,这是古代根据月亮的变化而定的时间。“望”即满月。此时,日、月、地球在同一条线上。
【解答】(1)乙位置特征是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属于夏至,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甲图位置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为春分日,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春分日的时间是3月21日,因此当天2月26日最接近图中的甲。
(2)2月26日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月相为满月。
故答案为:(1)甲(2)满月
5.(2021·奉化模拟)
(1)如图甲为“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其中空格部分应填上   ;
(2)如图乙,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填“A”或“B”)附近。
【答案】(1)太阳系
(2)公转;B
【知识点】地球公转;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1)考查宇宙包含的星系。
(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等现象。
【解答】(1)宇宙包含河外星系和银河系,而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因此其中空格部分应填上太阳系。
(2)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电灯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说明是我国夏至日。
故答案为:(1)太阳系(2)公转;B
6.(2021·金华模拟)2020年4月12日19时36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3度,东经122.29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所幸无人员伤亡。
(1)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它处于   ;
(2)当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方法正确的有 。
A.在房间里躲在牢固的桌子底下 B.在房间里躲在墙角边
C.在野外站在空旷的坪地上 D.在野外躲在电线杆下
【答案】(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A;B;C
【知识点】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解答】(1)地震多发生于板块的交界处,而台湾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2)AB、地震发生时,容易发生物品脱落及墙体的倒塌,所以要在墙角或牢固的桌子地下躲避;故AB正确;
C、处于室外遇到地震时,要待在空旷处地带,远离建筑物;故C正确;
D、发生地震时,电线杆容易倒塌,要远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ABC。
7.(2021·瑞安模拟)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晚上,月亮与火星、恒星“毕宿五”在天空中组成一幅“红眼笑脸,双星伴月”图。
(1)当天,“笑口”月球的月相是   。
(2)“红眼”火星表面岩土因含大量氧化铁(Fe2O3)而呈铁红色,从物质分类看,氧化铁属于化合物中的   。
【答案】(1)上弦月
(2)氧化物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1)农历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
(2) Fe2O3 中只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其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
故答案为:(1)上弦月;(2)氧化物。
8.(2021·龙湾模拟)2021年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1)建党一百周年当天的月相为下图中的 。
A.下弦月 B.新月
C.上弦月 D.满月
(2)如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填序号) 。
【答案】(1)A
(2)④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解答】(1)农历二十二的月相是下弦月;
(2)7月1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夏至日(6月22日)和秋分(9月23日)之间,即离 ④ 夏至日最近;
故答案为:(1)A;(2) ④ 。
9.(2021·温岭模拟) 2021年2月13日,日本本州地区发生7.1级地震。日本位于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地球的   。(选填“内部”或“外部”)
【答案】亚欧;内部
【知识点】地震;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板块交界处多地震,而地震、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
【解答】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地球的内部。
故答案为:亚欧;内部
10.(2021·温州模拟)2020年7月5日(农历五月十五),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主场馆——温州瓯海龙舟运动基地主体结构基本建成。
(1)当天地球的位置在图1中   附近(填“甲、乙、丙或丁”),
(2)当天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   。
【答案】(1)甲
(2)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解答】(1)2020年7月5日(农历五月十五)接近夏至日,此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当天地球的位置在图1中甲附近。
(2)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因此满月为当天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C。
故答案为:(1)甲(2)C
11.(2021·柯桥模拟)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废电池 B.碎玻璃 C.枯枝败叶 D.过期药品
(2)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8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O 1 A=30cm,AB=51cm,CO 2=5cm,桶盖DO2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
①由图乙可知,DCO2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②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 A处的压力至少为   。
【答案】(1)A;D
(2)费力;39.2N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垃圾的分类有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干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
①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
③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④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2)①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②在杠杆DCO2上,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出作用在顶杆BC上的力;在杠杆AB上,再次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作用在A处的压力。
【解答】(1)废电池和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碎玻璃和枯枝败叶属于其它垃圾,故选AD。
(2)①对于杠杆DCO2来说,桶盖的重力相当于阻力,阻力臂为DO2;顶杆BC对桶盖的支持力为动力,动力臂为CO2,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②对于杠杆DCO2来说,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DO2=FCB×CO2;
0.8kg×10N/kg×(30cm+5cm)=FCB×5cm;
解得:FCB=56N;
在杠杆AB上,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F×AO1=FCB×BO1;
F×30cm=56N×(51cm-30cm);
解得:F=39.2N。
12.(2021·长兴模拟)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夜空中出现毕宿五(金牛座a )、火星和月亮近在咫尺的“三星伴月”天象奇观,如图甲所示。
(1)出现“双星伴月”天象的第二天为春分日,如图乙所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选填图乙中的字母)
(2)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   。(选填图丙中的字母)
【答案】(1)A
(2)D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
【解答】(1)出现“双星伴月”天象的第二天为春分日,如图乙所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B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为夏至日,而A位置为太阳直射赤道,因此是春分日,春分日为3月21日,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最接近春分日,因此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 。
(2)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D,当日的日期是202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而新月出现的日期为初一,因此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D。
故答案为:(1)A(2)D
13.(2021·岱山模拟)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深度为10909米的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马里亚纳海沟深达万米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它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之间相互   (选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2)“奋斗者”号的能量供应依靠上百块单体锂电池。当某个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热量会沿着单体锂电池→周围的油→电池箱体一外部的海水方向,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缓解电池发热的状况。
(3)“奋斗者"号装配了四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完成作业准备上浮时,会抛出部分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回收。
【答案】(1)碰撞
(2)热传递
(3)大于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1)像大洋中脊(海岭)、裂谷等地区,两侧板块背向运动,向外扩张,就是板块张裂。
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在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带等都是板块碰撞,包括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等。
(2)热传递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
(3)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浮力等于重力,则悬浮;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马里亚纳海沟深达万米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它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形成的。
(2)“奋斗者”号的能量供应依靠上百块单体锂电池。当某个电池的温度升高时,热量会沿着单体锂电池→周围的油→电池箱体一外部的海水方向,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缓解电池发热的状况。
(3)“奋斗者"号装配了四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2吨。当“奋斗者”号完成作业准备上浮时,会抛出部分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回收。
14.(2021·金华模拟) 2021年6月2日(农历四月廿二),这一天金华市   (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这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   (填字母)。
【答案】昼长夜短;D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解答】春分日为3月22日左右,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 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是下弦月,因此当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D下弦月。
故答案为:昼长夜短;D
15.(2021·温州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八月十五)在浙江省杭州开幕,根据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丙→丁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当晚的月相   (填月相名称)。
【答案】丙;满月(望)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解答】甲是春分(3月21日),乙是夏至(6月22日),丙是秋分(9月23日),丁是冬至(12月22日),亚运会是9月10日,更接近丙位置;农历十五晚上的月相是满月,也叫望;
故答案为:丙;满月(望)。
16.(2021·嵊州模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影响。
(1)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所拍摄的月球表面(局部地区)三维影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2)日全食出现的条件是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当晚的月相是   。
【答案】(1)环形山密布
(2)新月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图中显示的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是环形山密布;
(2)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月相是新月;
故答案为:(1)环形山密布;(2)新月。
17.(2021·浙江模拟)今天是2020年11月17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下图   (填字母)之间,接下去到冬至日我们这里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答案】CD;昼变短夜变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导致的是四季交替,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是3月21日,夏至是6月22日,秋分是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如图: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
【解答】2020年11月17日处于秋分是9月23日和冬至是12月22日之间,故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下图CD之间,接下去到冬至日我们这里昼变短夜变长。
18.(2021·浙江模拟)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星体(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科学家由此提出了   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距今已有137亿年,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最近的测量发现哈勃常数在变大,这说明宇宙在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膨胀。
【答案】大爆炸宇宙;加速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解答】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星体(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科学家由此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距今已有137亿年,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最近的测量发现哈勃常数在变大,这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19.(2021·瓯海模拟)瓯海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一年中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的正午,拍摄了旗杆影子的四张照片如图甲,则:
(1)旗杆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   传播的。
(2)图甲中④拍摄于夏至日,当天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上的   位置。(填字母)
【答案】(1)直线
(2)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2)夏至日是图乙中的A位置;
故答案为:(1)直线;(2)A。
20.(2021·瓯海模拟)同学们利用气球完成下列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如图甲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装置,其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    。
(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吹气口,大量气体从气球开口处往右喷出,气球沿着细绳向左飞去。这个实验说明   。
(3)图丙是用气球充气来帮助我们理解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该实验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
【答案】(1)肺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膨胀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指通过模拟有关情境,探寻有机体在此种模拟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以及根据此类观察结果进行推论的研究方法。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力。根据科学研究及天文观测发现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解答】(1)由图可知,气球模拟的是肺;
(2)气体向右喷出,气球缺向左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对气球充气,可知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该实验模拟的是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故答案为:(1)肺;(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膨胀。
21.(2021·乐清模拟)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1)图甲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干热岩分布于   。
(2)如图乙为利用干热岩发电的示意图,蒸汽轮机中的能量转化是   。
(3)由于人们对干热岩利用存在不同的看法,导致是否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意见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我国建设干热岩发电厂的有 。(可多选)
A.可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
B.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不造成大气污染
C.需将水注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岩层断裂,诱发地质灾害
D.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
E.需要大量的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
【答案】(1)地壳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A;B;D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地球内部的结构;新能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
【解答】(1)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于地壳范围内;
(2)由图乙可知,利用水把干热岩的热能转为水的内能,从而推动蒸汽轮机的转动,即机械能;
(3)A、可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A符合题意;
B、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不造成大气污染,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B符合题意;
C、需将水注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岩层断裂,诱发地质灾害,该观点属于反对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C不符合题意;
D、生产成本较低,技术较成熟,该观点属于支持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D符合题意;
E、需要大量的水,可能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该观点属于反对建设干热岩发电厂;故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地壳;(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ABD。
22.(2021·鹿城模拟)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 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如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可多选)
A.“ 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 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 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答案】(1)太阳系
(2)B;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超级地球绕着恒星转,类似地球绕着太阳转,其构成的星系相当于太阳系;
(2)A、可能存在生命与其公转方向无关;故A错误;
B、距离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距离差不多,保证了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B正确;
C、超级地球能够对气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其周围有大气层,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故C正确;
D、公转的周期与生命的存在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太阳系;(2)BC。
23.(2021·嘉善模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1)2021年2月,我国台湾省台东县海域发生4.6级地震,该地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67次,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   交界,故地震多发。
(2)大蒜中含有一种辣素“硫化丙烯”,能清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3)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然面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就可以燃烧,从中你得到的启示:   。
【答案】(1)太平洋板块
(2)18:3:16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燃烧与灭火;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元素质量比是指一个分子式里 某元素总质量 与另某种(几种)元素总质量比。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解答】(1)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2)m(C):m(H):m(S)= 12× 3:1×6:32×1= 18:3:16;
(3)铁丝与纳米铁粉相比较,铁丝的表面积小,由其不同的现象可知,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故答案为:(1)太平洋板块;(2)18:3:16;(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24.(2021·永嘉模拟)2020年12月17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1)运载火箭的一种常见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为   。
(2)如图是“嫦娥四号”传回的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球背面图,其中A处是   。
(3)我国科学家已测定月球样品中He-3、钛铁矿等重要资源的含量。某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答案】(1)H2O
(2)环形山或月坑
(3)22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X的化学式。
(2)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陨石坑。
(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应相等,反应前有N、H、Cl、O四种元素,则X中含有H元素,反应前后N、Cl的原子个数相等,而H、O原子的个数不等,由反应前共8个H原子、8个O原子,则反应后应共8个H原子、8个O原子,氧气分子中有O原子,即X中共有8个H原子,4个O原子,再根据X的化学计量数为4,则X的化学式为H2O。
(2)A 处为环形山或月坑,因为这是月球表面由于陨石撞击所致。
(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22。
故答案为:(1)H2O(2)环形山或月坑(3)22
25.(2021·龙港模拟)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
(2)拍摄照片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答案】(1)环形山(月坑)
(2)空气 (大气)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白天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温度就降得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解答】(1)月球不像地球一样有大气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因此在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就形成了这些的环形山了,因此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坑)。
(2)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眼睛,因此我们看不见,看不见自然就是黑色的了。
故答案为:(1)环形山(月坑)(2)空气(大气)
26.(2021·吴兴模拟) 2021年3月20日18时9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2级左右地震,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警报。
(1)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其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答案】(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地壳
【知识点】地球内部的结构;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1)日本处于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2)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
故答案为:(1)亚欧;(2)地壳。
27.(2020·台州)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   (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
(2)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    
(3)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   (选填“碰撞”或“张裂”)。
【答案】(1)折射
(2)变小
(3)碰撞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重力及其方向;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答】(1)由图甲可知,大气的密度是不均匀的,因此光线经过时会发生折射;
(2)由乙可知,随着高度的增加g在减小,而质量是不变的,所以重物的重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山脉的形成是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导致的;
故答案为:(1)折射;(2)变小;(3)碰撞。
28.(2020·柯桥模拟) 2019年1月1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嫦娥四号在落月之后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全景图。
(1)当天,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   。
(2)嫦娥四号拍摄的全景图信息通过向“鹊桥”中继星发射回地面控制中心,你认为“鹊桥”中继星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   (选填“1”、“2”或“3”)。
(3)在农历十五时,嫦娥四号处于   (选填“白天”或“黑夜”)。
【答案】(1)上弦月
(2)3
(3)黑夜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月相和阴历的关系如下图:
(2)受地月潮汐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解答】 (1)农历十二月初六当天, 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上弦月。
(2) 嫦娥四号拍摄的是月球背面的全景图,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可知, “鹊桥”中继星应该位于月球背面的空间,所以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3。
(3)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嫦娥四号在着落时处于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农历十五时,还是处于月球的背面,即处于黑夜。
故答案为:(1)上弦月;(2)3;(3)黑夜
29.(2020·南浔模拟)如图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请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南浔在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
【答案】(1)冬至
(2)ABCD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直射点的改变,导致地球节气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取到的太阳辐射能最少,即北半球最冷,所以这时北半球是冬至节气;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变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所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BCD;
(3)中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南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冬至;(2)ABCD;(3)昼短夜长。
30.(2020·平湖模拟) 2020年6月27日(农历初七),这天,地球最接近图1公转轨道A→B→C→D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
【答案】A;丙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从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而6月22日是夏至日,那么 2020年6月27日这天最接近A点。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A;丙
31.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处属于   火山地震带。
(2)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   、岛链或海沟。
【答案】(1)环太平洋
(2)高山
【知识点】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解答】(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从图中看出A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
故答案为:(1)环太平洋(2)高山
32.(2020·乐清模拟) 2019年5月23日,台湾花莲发生4.8级地震,引发人们高度关注。
(1)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下列的逃生措施合理的是 (可多选)
A.迅速躲在课桌下面
B.直接跳窗
C.在老师带领下有序下楼
(2)科学家通过地震仪测量、分析地震。图中的地震仪质量为3千克,和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当地震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帕。
【答案】(1)A;C
(2)5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解答】(1)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要迅速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区,如果来不及撤离到室外的,要躲在课桌下、卫生间、建筑的角落处,从而减轻建筑物脱落、倒塌带来的伤害;不可贸然跳窗逃离,楼层过高时,直接跳窗伤害更大;故AC正确;
(2)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故答案为:(1)AC;(2)500.
33.(2020·浙江模拟)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中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景象,如图所示。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现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答案】(1)自东向西
(2)①②之间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在地球上能过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金星上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说明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2)1月28日处在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之间3月21日,即 ①②之间;
故答案为:(1)自东向西;(2) ①②之间.
34.(2020·越城模拟)自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后,“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十八个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经受住了十八个月夜的寒冷考验。
(1)月球车有六个宽大的车轮,有利于   ;
(2)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自转周期一致,因此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则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当天“玉兔二号”正在经历   (选填“烈日暴晒”或“寒冷月夜”)。
【答案】(1)减小压强
(2)满月;寒冷月夜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根据月相的变化,判断月相的情况就行。
【解答】(1)月球车的轮子做得宽大且数量较多(6个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陷入松软的土壤中。
(2) 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自转周期一致,因此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则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当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因为由图中可以看出太阳没有把月球遮住,因此人可以看到太阳光照射到月球的样子,由于 2019年1月3日是冬季,所以 满月当天“玉兔二号”正在经历寒冷月夜。
故答案为:(1)减小压强(2)满月;寒冷月夜
35.(2020·台州模拟)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
(1)如图能反映浙江中考晚上月相的是 。
A. B. C. D.
(2)如图为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请在图中用“●”标出6月26日地球所处的大致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1)B
(2)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解答】 (1)浙江2020年中考时间:6月26日至6月27日,若天气晴朗,到时夜晚将出现上弦月。上弦月是左半边是黑暗,右半边是明亮的,因此B符合题意。
(2)A位置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夏至是6月22日左右,B点就是秋分日,秋分日是9月23日左右,那么6月26日至6月27日 就是在AB之间。如图中小黑球所处位置
(3)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断进行自转,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1)B;(2)见上图;(3)B
36.(2020·路桥模拟) 2020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③位置时,此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   季。
【答案】(1)A;C;D
(2)夏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A、火星存在公转现象,所以火星上有四季的变化;故A正确;
B、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等;故B错误;
C、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火星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此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故C正确;
D、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很稀薄,有太阳照射时气温升高的快,而没有太阳照射时气温下降的也很快,所以昼夜温差较大;故D正确;
(2)由图可知, 图中③位置,太阳直射在火星的北半球,这时相当于地球的夏季;
故答案为:(1)ACD;(2)夏。
37.(2020·玉环模拟)如图是反映月球表面局部状况的一张照片。读图回答:
(1)月球表面明暗状况不同,明亮部分是月球上的   ;
(2)你可以发现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众多的环形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1)高地(月陆)、环形山
(2)小天体撞击或月球上古老火山喷发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解答】(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高地或者环形山;
(2)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是小天体撞击导致的,以及月球形成初期火山喷发形成的;
故答案为:(1) 高地(月陆)、环形山;(2) 小天体撞击或月球上古老火山喷发。
38.(2020·仙居模拟)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是   附近,月球所处的位置   。
【答案】B;C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是夏至,所以B点是秋分,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因此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B点附近。由于这天是满月,因此地球在中间,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月球所处的位置在C。
故答案为:B;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