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热身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热身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19 15: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三(江苏盐城)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1.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
A.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400kg B.中学生的重力为150N
C.空气的密度为1.29g/cm3 D.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2.关于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大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旱冰鞋装有滑轮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雪天轮胎绕上链条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5.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6.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减速进站的火车 B.路道上起飞的飞机
C.正在拐弯的汽车 D.空中沿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
7.假如没有摩擦,下列哪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地面上滚动的球很难停下来 B.手拿不住笔写字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8.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9.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0.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
A.水平向右,3.4N B.水平向左,3.4N C.水平向左,2.6N D.水平向右,2.6N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12.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二.填空题(共24分)
13.有一种手机贴膜近期十分热销。这种膜用刀刻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说明它有很高的  。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   小。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延展性/弹性/磁性)。
14.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   (变大/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应   (上调/下调),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   。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8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则实心球是   球,密度为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16.一架正在升空的直升机,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它除了具有动能外,还具有   能。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从图甲变成图乙时,以“天地分界线”为参照物,飞机可能在   (向上爬升/向下俯冲)。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他们对滑板的压力大小F甲   F乙;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对甲的推力为   N.乙向后退,看到甲的运动状态是   (静止/向后退/向前进)。
18.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玻璃杯的重为1N,杯中水的质量为0.2kg。则杯中水的体积为   m3,水受到的重力为   N,水平桌面对玻璃杯的支持力为    N.(取g=10N/kg,ρ水=1.0×103 kg/m3)
19.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下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等于_____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 ℃范围内,水具有_________(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因此水___________作为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能/不能)。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钩码的重为   N;从开始提升到hA=30cm的过程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
三.解答题(共52分)
21.(5分)作图题
(1)(2分)如图所示,物块A以一定的速度沿接触面斜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2)(3分)如图,A、B两电小球,画出A、B球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
22.(4分)某汽车重力是1.6×104N,在一次测试中,该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1min内匀速行驶了1800m,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取g=10N/kg)求:
(1)汽车运动的速度;
(2)汽车的质量;
23.(6分)《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容积为0.95L的瓶内盛有750g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20g的同规格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7枚同规格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ρ水=1×103kg/m3,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kg/m ?
24.(10分)小明和小白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室所用天平的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调好的托盘天平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小白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   ;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改正错误后重新测了金属块的密度,在图丙上描出对应的点A.接着换用另一个金属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丙上又描出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以ρA、ρB分别代表对应的密度,则ρA   ρB.(选填“<”、“>”或“=”)
(4)小白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质量为9.8g,则他在天平右边托盘里放的砝码的数值分别是   。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重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5)小白接着做水的凝固实验,在这个容器中装有30cm3的水冷却成冰,则容器和冰的总质量为   g,假设冰与容器间无空隙,则冰面要比水面   。(填高/底/一样平)(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25.(9分)晓丽去买蜂蜜,发现蜂蜜在瓶内向下流动得比较慢,不像流水那样。她猜想: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她联想到: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液体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用微波炉加热,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如图甲),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蜜蜂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1)晓丽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   (填“增大”或“减小”).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   的图象来表示。在上述探究中,晓丽经历了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她在实验时控制了  和  等不变;
(3)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度”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来完成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中用到相同方法的是   。
A.探究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
B.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C.用天平测一堆螺母个数。
26.(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   直线运动,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示数   (大于/等于/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   ;
(3)由   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丽按照甲、丙两图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3>F1,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有关。她的结论是   的(正确/错误),理由是   。
(5)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   (可靠/不可靠),原因是   。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黑洞与宇宙
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内的一些国内机构参与了此次国际合作,他们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其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该望远镜“拍照”重点黑洞对象之一,就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首张黑洞真容,如图所示。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黑洞是宇宙众多天体的一种“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点,于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不同星体的远离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s成正比,即“y=Hs”,式中H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
(1)在银河系中心的天体是( )
A.中子星 B.太阳 C.黑洞 D.恒星
(2)从上述材料可知,黑洞是由   演化形成的。
(3)在黑洞的形成过程中,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关于宇宙的起源,下列说法中与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B.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5)由“v=Hs”及我们所学的速度公式,假设某星体在宇宙大爆炸后远离我们的时间为t其计算式为t=   (用“哈勃常数H”表示)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共24分)
1.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D )
A.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400kg B.中学生的重力为150N
C.空气的密度为1.29g/cm3 D.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2.关于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大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D )
A.旱冰鞋装有滑轮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雪天轮胎绕上链条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B )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5.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B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6.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D )
A.减速进站的火车 B.路道上起飞的飞机
C.正在拐弯的汽车 D.空中沿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
7.假如没有摩擦,下列哪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C )
A.地面上滚动的球很难停下来 B.手拿不住笔写字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8.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9.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0.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C )
A.水平向右,3.4N B.水平向左,3.4N C.水平向左,2.6N D.水平向右,2.6N
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B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12.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二.填空题(共24分)
13.有一种手机贴膜近期十分热销。这种膜用刀刻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说明它有很高的  。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   小。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延展性/弹性/磁性)。
【答案】硬度;密度;延展性
14.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   (变大/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应   (上调/下调),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   。
【答案】变小;下调;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80g、64g,体积分别是50cm3、8cm3.则实心球是   球,密度为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答案】B;8;15
16.一架正在升空的直升机,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它除了具有动能外,还具有   能。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从图甲变成图乙时,以“天地分界线”为参照物,飞机可能在   (向上爬升/向下俯冲)。
【答案】空气;重力势;向上爬升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他们对滑板的压力大小F甲   F乙;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对甲的推力为   N.乙向后退,看到甲的运动状态是   (静止/向后退/向前进)。
【答案】=;60;向后退
18.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玻璃杯的重为1N,杯中水的质量为0.2kg。则杯中水的体积为   m3,水受到的重力为   N,水平桌面对玻璃杯的支持力为    N.(取g=10N/kg,ρ水=1.0×103 kg/m3)
【答案】2×10﹣4;2;3
19.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下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等于_____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 ℃范围内,水具有_________(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因此水___________作为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能/不能)。
【答案】 4 热缩冷涨 不能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钩码的重为   N;从开始提升到hA=30cm的过程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
【答案】1.8;2;20
三.解答题(共52分)
21.(5分)作图题
(1)(2分)如图所示,物块A以一定的速度沿接触面斜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2)(3分)如图,A、B两电小球,画出A、B球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
【答案】
22.(4分)某汽车重力是1.6×104N,在一次测试中,该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1min内匀速行驶了1800m,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取g=10N/kg)求:
(1)汽车运动的速度;
(2)汽车的质量;
解:(1)汽车运动的速度:v===30m/s;
(2)由G=mg知汽车的质量:m===1.6×103kg;
答:(1)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0m/s;(2)汽车的质量1.6×103kg;
23.(6分)《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容积为0.95L的瓶内盛有750g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20g的同规格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7枚同规格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ρ水=1×103kg/m3,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kg/m ?
解:(1)水的密度由可得瓶内水的体积
(2)瓶子容积
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27块小石块的总质量
石块的密度
答:(1)瓶内水的体积为750cm3;(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为200cm3;(3)石块的密度为2.7×103kg/m3。
24.(10分)小明和小白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室所用天平的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调好的托盘天平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小白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   ;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改正错误后重新测了金属块的密度,在图丙上描出对应的点A.接着换用另一个金属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丙上又描出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以ρA、ρB分别代表对应的密度,则ρA   ρB.(选填“<”、“>”或“=”)
(4)小白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质量为9.8g,则他在天平右边托盘里放的砝码的数值分别是   。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重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5)小白接着做水的凝固实验,在这个容器中装有30cm3的水冷却成冰,则容器和冰的总质量为   g,假设冰与容器间无空隙,则冰面要比水面   。(填高/底/一样平)(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答案】(1)减少;52;2.6×103;(2)直接把潮湿的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称量;偏大;(3)<;(4)20g、5g;1;(5)39.8;高。
25.(9分)晓丽去买蜂蜜,发现蜂蜜在瓶内向下流动得比较慢,不像流水那样。她猜想: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她联想到: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液体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用微波炉加热,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如图甲),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蜜蜂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1)晓丽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   (填“增大”或“减小”).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   的图象来表示。在上述探究中,晓丽经历了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她在实验时控制了  和  等不变;
(3)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度”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来完成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中用到相同方法的是   。
A.探究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
B.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C.用天平测一堆螺母个数。
【答案】(1)变小;B;猜想与假设;(2)蜂蜜质量;试管倾斜程度;(3)蜂蜜流淌时间; B。
26.(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   直线运动,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示数   (大于/等于/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   ;
(3)由   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丽按照甲、丙两图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3>F1,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有关。她的结论是   的(正确/错误),理由是   。
(5)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   (可靠/不可靠),原因是   。
【答案】(1)匀速直线;等于;(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甲、丙;(4)错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变;(5)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黑洞与宇宙
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内的一些国内机构参与了此次国际合作,他们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其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该望远镜“拍照”重点黑洞对象之一,就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首张黑洞真容,如图所示。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黑洞是宇宙众多天体的一种“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点,于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不同星体的远离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s成正比,即“y=Hs”,式中H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
(1)在银河系中心的天体是( )
A.中子星 B.太阳 C.黑洞 D.恒星
(2)从上述材料可知,黑洞是由   演化形成的。
(3)在黑洞的形成过程中,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关于宇宙的起源,下列说法中与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B.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5)由“v=Hs”及我们所学的速度公式,假设某星体在宇宙大爆炸后远离我们的时间为t其计算式为t=   (用“哈勃常数H”表示)
【答案】(1)C;(2)恒星;(3)变大;(4)A;(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