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第八章 压强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复习;第八章 压强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19 15:4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压强 迎期中考试复习训练试卷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5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c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p1为   Pa;如果先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①,则物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2;如果再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②,则物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1   p3(选填“>”“=”或“<”)。
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B点处的液体压强为3×103Pa,则A点处压强为   Pa;液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
3.如图所示,将下口盖有轻质薄塑料片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距离水面0.1m,则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为   pa。移开手指,慢慢向玻璃管内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管内外液面差为    cm。如果注入的是水,则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水的质量   注入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酒精=0.8g/cm3)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4.乘客在动车站台候车时一定要站在警戒线以内,否则动车进站时,乘客易被“吸”向车身而造成伤害事故,这是因为   ;如图是进站后的动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此时它受到的重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是小雨用玻璃瓶和塑料吸管自制的气压计,她将塑料吸管内的水面高度调整到刚好比瓶内水面高10cm,则瓶内水面处的液体压强为   Pa;她拿着该气压计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高铁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高铁列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体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为避免事故,要站在安全线外。
二.选择题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C.泰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1.01×106Pa 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8.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  )
A.甲所受的重力较大
B.甲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C.甲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甲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9.某班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酒精,如图所示,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根据题中已知的信息以及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乙杯是盐水,甲杯是酒精
C.甲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最大
D.乙杯对桌面的压力最小
10.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没有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大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11.下列属于减少压强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
B.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C.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
D.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12.如图中的物理现象,利用的物理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甲图,“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
B.乙图,孔明灯升上了天空
C.丙图,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使船身露出水面
D.丁图,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上来并喷出
13.(双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的密度ρA=ρB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14.(双选)如图所示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吸盘挂钩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
B.堵在充满热空气的烧瓶口的去皮熟鸡蛋被吞入瓶中
C.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
D.管中的水使管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
三.作图题
15.在图中画出图钉对竖直墙壁压力F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满水,容器下半部分的形状是半球形,A是容器底部的中心,在A处和容器侧壁的B处各有一块面积等大的微小区域,画出A、B两处微小区域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18.利用容积为1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5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横截面积;
(5)则大气压的值为    Pa;
(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
19.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五.综合应用题
20.“五一”假期小明全家自驾出行旅游,小汽车满载质量为1.5×103kg,如图甲所示,若汽车在水平公路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车子总重的0.2倍,汽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10~15s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
(2)10~15s内,小汽车满载时受到的支持力和牵引力;
(3)若小轿车静止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则地面受到的压强。
21.如图所示,边长为0.1m、密度为4×103kg/m3的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2×10﹣2m2、高为0.3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乙容器内盛有0.2m深的水。求:
(1)甲的质量m甲。
(2)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将一个体积为3×10﹣3m3的实心物体丙分别置于正方体甲上方和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中,甲对桌面增加的压强Δp甲恰好为水对乙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Δp水的6倍,求乙对桌面增加的压强Δp乙。
答案
一.填空题
1.100;>。2.1000;1×103。3.980;2.5;等于。4.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支持力。5.1×103;升高。6.列车;静止;小。
二.选择题
7.B。8.A。9.B。10.C。11.C。12.B。13.AC。14.AB。
三.作图题
15. 16.
四.实验探究题
17.(1)凹陷程度;(2)甲、乙;(3)受力面积;(4)错误;比较时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18.(1)P=;(2)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3)刚被拉动;(4)带刻度部分;(5)9.5×104;(6)采用小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19.(1)不漏气;B;(2)800;(3)增加;(4)密度;(5)ρ水h4/h2。
五.综合应用题
20.解:(1)由图像可知,10~15s内,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30m/s,由v=S/t可得,10~15s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s=vt=30m/s×5s=150m;
(2)小汽车满载时的重力G=mg=1.5×103kg×10N/kg=1.5×104N,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支持力F支=G=1.5×104N,
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0.2G=0.2×1.5×104N=3×103N,
匀速直线运动时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象可知,在10~15s内,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故牵引力的大小F=f=3×103N;
(3)小轿车静止时地面受到的压力F压等于汽车满载时的重力G,则地面受到的压强:
p=F/S=G/S=1.5×104N/0.04m2=3.75×105Pa。
答:(1)10~15s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为150m;
(2)10~15s内,小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为1.5×104N,牵引力为3×103N;
(3)地面受到的压强为3.75×105Pa。
21.解:(1)甲的边长a甲=0.1m,物体的体积为V甲=a甲3=(0.1m)3=10﹣3m3,
根据ρ=m/V可知:甲物体的质量为m甲=ρ甲V甲=4×103kg/m3×10﹣3m3=4kg;
(2)已知水的深度h=0.2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水=ρ水gh=1×103kg/m3×9.8N/kg×0.2m=1960Pa;
(3)若乙容器装满水增加的体积为:ΔV=S容器Δh=2×10﹣2m2×(0.3m﹣0.2m)=2×10﹣3m3<3×10﹣3m3,所以水会溢出,
水增加的深度为:Δh′=0.3m﹣0.2m=0.1m,
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为:Δp水=ρ水gΔh′=1×103kg/m3×9.8N/kg×0.1m=980Pa;
由题意知,甲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Δp甲恰好为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水的6倍,即Δp甲=6Δp水=6×980Pa=5880Pa;
甲对桌面增加的压强:Δp甲=ΔF/S甲=G丙/a2甲=G丙/(0.1m)2=5880Pa,解得物体丙的重力为:G丙=58.8N;
溢出水的重力为:G溢=m溢g=ρ水gV溢=ρ水g(V丙S容器Δh′)=1×103kg/m3×9.8N/kg×(3×10﹣3m3﹣2×10﹣2m2×0.1m)=9.8N,
乙对桌面增加的压强为:Δp乙=ΔF′/S容器=(G丙-G溢)/S容器=(58.8N-9.8N)/2×10-2m2=2450Pa。
答:(1)甲的质量m甲为4kg;(2)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为1960Pa;(3)乙对桌面增加的压强Δp乙为2450P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