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容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
势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遣人之际,未免感伤,由是病势益增,饮食极减。至二十一日,使者
持恩命至,因初闻之,惶怖无地,不知所措,徐而思之,窃谓供职虽未能扶病而行,而恩命则不敢
不扶病而拜。因又虑,若稍涉迟疑,则不惟臣子之心有所不安,而踪迹高峻,已不近于人情矣。
是以即日拜受,留使者,候病势稍退,与之俱行。迁延至今,服疗百至,略无一效,乃请使者先行,
待病退,自备气力以行。望阁下俯加矜悯,曲为保全。
(节选自[元]刘因《上宰相书》)
书0上,朝廷不强致,帝闻之,亦曰:“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 ”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七十一》)
【注】①书:指刘因的《上宰相书》。②出自《孟子》:“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
B.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
C.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
D.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用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门,义为进人圣道之门;或谓孔子的门下,亦泛指传孔子之道者。
B.“先储皇”与“果不如先愿”(《孔雀东南飞》)中的“先”意思相同。
C.忧制,即丁忧制度。古代在职官员如父或母去世,须辞官回乡守制。
D.拜,此处的意思与“谨拜表以闻”(《陈情表》)中的“拜”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章开头表白自己本有为国家效力的想法,绝没有借辞官以求取名声的意图,努
力消除上司可能产生的误解。
B.当时有人把作者看作高人隐士,而作者先从往事说起,表明自己不是隐士,这一事实讲
得简洁,但对说明问题却很有力。
C.作者声情并茂,将自己病状心情写得细腻曲折,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上书的最
后,拜托宰相向皇帝传言,戛然而止。
D.作者的文章上交给朝廷后,朝廷也不勉强,皇帝得知这个情况后,很惋惜,说刘因是不召
之臣,表达了对刘因的不满。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吾人之所以得安居而暇食,以遂其生聚之乐者,是谁之力欤?(4分)
(2)而恩命连至,因尚敢偃蹇不出,食高尚之名以自媚。(4分)
14.同为婉拒之辞,本文与李密的《陈情表》所表达的拒绝原因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高二语文第6页(共8页)】
23501B高二年级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答案】A(3分)
【解析】A项,曲解文意。“这为理解爱情诗增加了一条通道”错误。从下文“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可以
看出,“把《诗经》里的爱情诗看成时事讽刺诗”是一种极端做法,应予以否定。
2.【答案】D(3分)
【解析】D项,因果倒置。“国人重视婚姻而轻松恋爱”是“因”,“潦倒无聊、悲观厌世者才寄情声色”和“隋场帝
等风流天子为世诟病”是“果”,因为“国人重视婚姻而轻松恋爱”,这才认为“寄情声色”便是“潦倒无聊、悲观
厌世”,这才“诟病”隋场帝等风流天子。
3.【答案】B(3分)
【解析】A项中《夜雨寄北虽然也写出了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但不是对爱恋对象的“怨”。C项中《关雎
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虽然也写到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但这不是对
对方的“怨”而是“爱”。D项中《兼葭》写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虽有追求不得的惆怅,但不是文中所
说的“怨”:而《扬州慢(淮左名都)》则不属于爱情诗。
4,【答案】总的来说,由西方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决定。①西方社会骨子里侧重个人主义,而爱情在个人生命中
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②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有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
往往可以与男子欣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每点2分,酌情给分)
5.【答案】恩格斯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中世纪并不存在,同时又指出这种爱情关系存在于古代官方社
会以外。(2分)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但在处于官方社会外的劳动人民中也不失恋爱的存在,作为古
代民歌的《静女》就是劳动人民大胆追求恋爱的赞歌。(2分)(意思对即可)
6.【答案】A(3分)
【解析】B.“表达凯旋的喜悦”于文无据,从诗句看是对此地风物美景有别于战场的赞美感概。C.“记录了新
墙从白墙黛瓦到受到自然、岁月侵蚀变得残败的全过程”表述有误,还记录了墙与许多鲜活的生命共生,充满
生气的过程。D.“摧毁乡村之美的工业文明应被批判”过度解读。
7.【答案】C(3分)
【解析】最后两句反诘责问”错,语气并没有达到责问的强烈程度。
8.【答案】①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②感悟了经历岁月风雨依然要保持蓬勃奋发的精神:③融入了作者
对社会变迁,历史文明与逝去的思考。(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9.【答案】①镜头主要采取中近景,特写聚焦培体培面或周围环境。②主要拍摄三个画面:洁白如纸的新墙,被
细雨湿雾侵蚀过的有线条、斑点、光影的墙,历尽岁月风雨折磨仍附着绿色生意的墙:突出墙上的岁月痕迹与
勃发生命力。③在背景音乐选取上,每个画面可分别配以虫鸣鸟叫等自然之音,风雨之声,节奏轻快明朗的
乐声。(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0.【答案】D(3分)
【解析】参考标点: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
11.【答案】B(3分)
【解析】“先储皇”的“先”意思是已去世的;“果不如先愿”中的“先”意思是从前的,过去的。
12.【答案】D(3分)
【解析】表达了对刘因的不满”错,应是对刘因的赞扬。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50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