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文化常识
“文学”概念的变迁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如张文学、李文学等。
汉武帝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每年由各郡国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考者称为“贤良文学”。贤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载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
诗歌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且富于感彩的语言艺术形式,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尚书.虞书》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历史,因此被称为“诗的国度”。
诗歌的分类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也属古体诗。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
每首四句,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称五律,七言的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乐府
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机关,最早见于汉惠帝时,汉武帝将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主要功能是收集民间音乐,创作歌词,改编曲谱,以供宫廷娱乐和庙堂祭祀,使当时的民歌得到很好的保存。
后人把乐府里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乐府诗”或“汉乐府”。
汉乐府的特点
汉乐府的最大特点就是叙事性,即“缘事而发”,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是汉乐府的杰出代表。东汉时期还出现了文人模仿乐府形式的五言诗。
汉乐府不仅哺育了当时文人的诗歌,而且对魏晋乃至唐代诗人都有巨大影响,建安文人都喜欢用乐府旧题反映社会的离乱;唐代李白、杜甫也都有乐府题诗作,白居易更是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并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民歌
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中的“国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
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乐府、乐章、琴趣、诗余。起源于五代与唐,盛于宋。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的改变而改变。
明代徐师把词的形式概括为:“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总的来说,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一般来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只是相当于词谱而已。到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牌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一般词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且每个词牌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4、词一般都分为上下阕(或上下片),极少数只有一阙,或三阙以上。
词的分类
词按照字数大致氛围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按照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北宋的李清照、柳永、秦观、周邦彦和晏殊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一般有三个来源。
一是来自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西江月》、《风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一类的。
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江南》本名《望江南》,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
三是来自词的题目。《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著名“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竹枝词
是一种把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的诗体。
竹枝词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刘禹锡于长庆二年任夔州刺史时,见到民间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边唱边舞,以“曲多为贤”。因此受到启发,作《竹枝》九篇。他的新词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格调,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不仅在民间得到广发流传,以后历史文人也不断传唱。宋代苏轼、黄庭坚,元代杨维祯,明代袁宏道,清代王世贞、孔尚任都有佳作传世。
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是指20世纪初,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唐五代民间词曲,也成为敦煌歌辞。
现存的敦煌曲子词,不仅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同时在艺术上也保留了民间作品那种质朴与清新的特点,风格也较为多样。
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的原始形态,可以说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同时,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里,还保存下一些在现存唐代文人此种很少见的长调。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几乎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多有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做辙,押韵叫合辙。
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是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四声是按印度三声发展而来,由周顒、沈约等用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四声,后经王融、刘韬等完成四声二元化,从而诞生平仄。
对仗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强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
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汉赋
赋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赋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是汉代文学最有特色的一种文体。
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形式上,“铺采摛文”,着重铺叙和描写,以铺张的手法描摹所赋事物景况;在内容上则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分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鸿篇巨制,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班固等;
小赋则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代表作家有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
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骈文
骈文又称骈俪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
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四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骈文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辞藻和用典。
由于骈体文注重形式技巧,所以内容的表达往往受到束缚,但若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如“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骈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庚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这种文体开始衰落。
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是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逸事的小说体式。
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日渐成熟,唐传奇涌现出大量名家名作,如李明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
内容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
南戏
南戏是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也是中国戏剧最早成熟的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戏是由顺口可歌的村坊小曲发展起来的,作者多为下层文人,词语通俗,不为士大夫所重视,今主要流行于今浙东、福建地区。
后来吸收杂剧及其他民间技艺,兼采众长,后来者居上,演员队伍迅速扩大,到南宋末年,渐由民间繁衍而盛行于都下。
最早的作品有《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负桂英》。
宋元话本
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
话本的内容有佛经故事(说经)、历史故事(讲史),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武打、人物(小说)等。其中,最为世人喜欢的是小说。
宋代传到今天的“话本”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及《京本通俗小说》等。
以“说话”为主的艺人称“说话人”,”话本“各有独立的科目。
宋代各大城市都有不少娱乐场所,如瓦子、勾栏等。“说话人”不仅在这些场所表演,还经常深入到农村。
陆游曾以诗记述宋代“说话”艺术的景况:“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宋代笔记本
笔记文是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之“笔”意即散记、随笔、琐记。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有此体,唐代笔记已多,到宋代又有发展。
用“笔记”两个字做书名,则始于北宋宋祁的《笔记》3卷。
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又称北杂剧、北曲。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等。
其主要特点有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
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元杂剧往往在四折戏外,即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个小段独立的戏,称谓“楔子”。
其显著特色是“一人主唱”。另外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
“制艺”、“制义”、“八比文”、“回书文”。
它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的文体。
它以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中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注释为依据。
它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文章的格式必须包括规定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历史上把这种文章叫做“八股文”。
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诗言志”最早大约见于《左传》,其中有“诗以言志”之语,意思就是“赋诗言志”,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某种政教怀抱。
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
《尚书》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意思是说“诗是言使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
到汉代,《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们开始逐渐明确“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一诗歌的本质特征。
兴观群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观点,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和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和奋发。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人群的和谐。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遵循。
(文学批评:按照一定标准对作品和文学现象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
风雅颂
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
“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
“雅”是周王京畿(ji)的乐歌,又分大雅、小雅。
“颂”是形容、赞颂的雅思,是当时统治者进行祭祀的乐歌。
赋比兴
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
“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进行直接陈述。
“比”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形象化方法。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的文学观点是宋代周敦颐提出来的。
“道”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
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算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教化服务;
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点范畴。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意象是诗的基础,结合意象的目的是创造“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他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相应。
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如在目前”的“实境”,一是“见于言外”的“虚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线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际的具体描绘上。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即公元196至220年。
在这前后的文学统称为建安文学(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创作主要在建安年间,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这段时间的文学)。
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中最强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在感伤悲离乱中悲悯百姓,激发及时建功立业的豪情,显得“志沉笔长”、“慷慨多气”。
建安文学对后世产产生深远影响。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表现出对其的追慕之情。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和风格。
南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的反映了人们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的反映了北方动乱不断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气。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歌《木兰诗》分别代表了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玄言诗
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
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自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学以求全身远祸。到了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诗歌创作。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佛教的盛行,玄学和佛教逐渐结合,许多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
玄言诗的代表有孙绰、徐询等。由于他们的诗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艺术形象和真挚感情,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
山水诗
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由谢灵运开创,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旋律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山水诗的出现,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田园诗
田园诗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
其融诗歌画于一体,优美清丽,情趣盎然,描绘出乡村生活和田园山水景色,表现了远离世俗尘世、倾情自然的出世事态。
王维、孟浩然是盛唐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田园诗具有独特的地位,体现了传统的文人精神。
从东晋时代的陶渊明,到盛唐时代的王维、孟浩然,一直到南宋的范成大,田园诗形成了一个“美的历程”。它以颇有“意味”的内容和形式引起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骚客的赞叹和共鸣。
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边塞诗创作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边塞诗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一时蔚为风气。
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行西征》等。
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唐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体现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新乐府运动的精神为晚唐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所继承,他们的诗作深刻的揭露了唐朝末年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