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信息卷(二)——数学(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信息卷(二)——数学(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16: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信息卷(二)——数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向量,,,若为实数满足,则( )
A. B. C.1 D.2
3.在一些比赛中,对评委打分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余下评分的均值作为参赛者的得分.在一次有9位评委参加的赛事中,评委对一名参赛者所打的9个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一定不变的数字特征为( )
A.平均值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命题若,则,命题存在,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为真命题 B.为假命题 C.p为假命题 D.q为真命题
5.已知命题:,使得;命题:,,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B. C. D.
6.昆虫信息素是昆虫用来表示聚集、觅食、交配、警戒等信息的化学物质,是昆虫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包括利它素、利己素、协同素、集合信息素、追踪信息素、告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性信息素等.人工合成的昆虫信息素在生产中有较多的应用,尤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的预报和防治中较多使用.研究发现,某昆虫释放信息素t秒后,在距释放处x米的地方测得的信息素浓度y满足,其中k,a为非零常数.已知释放信息素1秒后,在距释放处2米的地方测得信息素浓度为m;若释放信息素4秒后,距释放处b米的位置,信息素浓度为,则b=( )
A.3 B.4 C.5 D.6
7.曲线和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轴旋转一周后,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8.已知椭圆和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P是它们的一个交点,且,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3
9.在中,已知的面积为,设D是边的中点,且的面积为,则等于( )
A.2 B.4 C. D.
10.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都有,若,则( )
A. B.0 C.1 D.
11.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直线与双曲线E相交于A,B两点, ,,则双曲线E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
12.设正实数a,b满足3a=7b,下面成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若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则__________.
14.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___.
15.在中,点在边上,,则边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6.若函数为奇函数,且,若,则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数列满足,.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设,证明.
18.如图,已知菱形中,,点为边的中点,沿将折起,得到且二面角的大小为,点在棱上,平面.
(1)求的值;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9.现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新的考验,为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凝聚力,某学校高二年级组织举办了“中国国情和当今世界局势”的知识对抗竞赛,主要是加深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最新世界经济、政治时事的了解.组织者按班级将参赛人员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均为两名选手,每组对抗赛开始时,组织者随机从准备好的题目中抽取2道试题供两位选手抢答,每位选手抢到每道试题的机会相等.比赛得分规则为:选手抢到试题且回答正确得10分,对方选手得0分;选手抢到试题但回答错误或没有回答得0分,对方选手得5分;2道题目抢答完毕后得分多者获胜.已知甲、乙两名选手被分在同一组进行对抗赛,每道试题甲回答正确的概率为,乙回答正确的概率为,两名选手回答每道试题是否正确相互独立.2道试题抢答后的各自得分作为两位选手的个人总得分.
(1)求乙总得分为10分的概率;
(2)记X为甲的总得分,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其左顶点为A,上顶点为B,且到直线的距离为(O为坐标原点).
(1)求C的方程;
(2)若椭圆,则称椭圆E为椭圆C的倍相似椭圆.已知椭圆E是椭圆C的3倍相似椭圆,直线与椭圆C,E交于四点(依次为M,N,P,Q,如图),且,证明:点在定曲线上.
21.已知函数.
(1)若时,试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时,求a的取值范围.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当时,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2)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若|AB|=2,求的值.
23.已知函数,.
(1)若,求不等式的解集;
(2)已知,若对任意,都存在,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对数的性质,结合集合交集和补集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或,
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A
2.B
【分析】利用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求解即可
【详解】,


故选:B
3.B
【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得定义进行判断,并举出反例.
【详解】一共9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分别为,则为中位数,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一共有7个数据,选取第4个数据,即仍然为中位数,故中位数一定不变,
其余数据可能改变,不妨设9个分数为,
平均数为,众数为3和5,
方差为,
去掉最高分10和最低分3后,平均数为,众数为5,
方差为,
平均值,众数和方差均发生变化.
故选:B.
4.A
【解析】先判断命题p和q的真假,再逐一判断选项中的复合命题的真假即可.
【详解】由时,求导得,故命题p是真命题;
因为,故不存在,使,即命题q是假命题.
故选项A中,为真命题,故正确;
选项B中,是真命题,为真命题,故错误;
选项C中,p为假命题,错误;
选项D中,q为真命题,错误.
故选:A.
5.B
【分析】先判断出命题,的真假,再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命题,因为,故命题为假命题,
对于命题,令,则,所以在单调递增,所以,即,,故命题为真命题,
则为假命题,故A错误;为真命题,故B正确;
因为为假命题,所以为假命题,为假命题,故CD错误.
故选:B.
6.B
【分析】根据已知的浓度解析式,代入变量,结合对数的运算,化简求值.
【详解】由题意,,
所以),
即.又,所以.
因为,所以.
故选:B.
7.A
【解析】欲求曲线和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x轴旋转一周后,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可利用定积分计算,即求出被积函数在上的积分即可.
【详解】设旋转体的体积为,
则.
故选:A
8.A
【分析】设椭圆的长半轴为,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焦距为2c,根据椭圆及双曲线的定义及余弦定理可得,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得.
【详解】如图,设椭圆的长半轴为,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则根据椭圆及双曲线的定义:

所以,
设,因为,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化简得:,即,
从而有,
整理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选:A.
9.A
【分析】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求出角A及bc,再利用向量运算求解作答.
【详解】在中,,而,
代入得,
若,,则,则,显然不合题意,
则,又,于是,从而,解得,
因为D是边的中点,则,
所以.
故选:A
10.D
【分析】由已知可推得,.根据周期性可得,,又,所以.
【详解】因为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
又由可得,,
所以有,则,所以,
所以是周期函数,周期.
又,所以,
又,,所以.
故选:D.
11.D
【分析】由题可得,然后利用条件可求,进而可得,即求.
【详解】如图,设双曲线E的左焦点为,由对称性,
∴,即,,
设点,则有,解得,
则,
∴,解得,
∴,.
故选:D.
12.B
【分析】设3a=7b=t,(t>0),则a=log3t,b=log7t,从而=log7t×logt3=log73,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比较与和1的大小.
【详解】∵正实数a,b满足3a=7b,
∴设3a=7b=t,(t>0),则a=log3t,b=log7t,
∴=log7t×logt3==log73,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两数比值的范围的求法,考查对数的性质、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3.
【分析】求出原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导数值为可求得的值.
【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
对函数求导得,
由已知条件可得,整理可得,,解得.
故答案为:.
14.145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再求得展开式的通项,分别求,,,再利用多项式乘法即可得到的系数.
【详解】由,
其中展开式的通项,
令,得;
令,得;
令,得,
所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故答案为:145.
15.1
【分析】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的关系,再结合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详解】令,则,又,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化简整理得,因为,所以,所以,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1.
故答案为:1
16.
【分析】由奇函数的性质结合得出函数的周期为4,再由周期性求函数值.
【详解】因为,所以.
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
即,故函数的周期为4.

故答案为:
17.(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已知可得出,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可证得结论成立;
(2)计算得出,利用裂项相消法可证得结论成立.
(1)
证明:因为,,则,,,
以此类推可知,对任意的,,
由已知得,即,
所以,,且,
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
证明:由(1)知,,,

.
18.(1)
(2)
【分析】(1)首先通过面面平行的性质证明,则,再利用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到答案;
(2)利用二面角定义得到,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点坐标,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余弦值即可.
【详解】(1)连接,设,连接,
取中点点,分别连接,,
则,平面,平面,则平面,
又因为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又因为平面与平面平面相交,则交线,故,
因为为中点,且底面为菱形,故,
又在菱形中,,所以,
所以.
(2)因为,,所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而根据折叠过程可知,
且平面平面,平面,,
因此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则,
如图,以点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据题意,
从而
设平面的法向量,
由得到,
由得到.

设平面的法向量,
由得到,
由得到.
令.
因此,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19.(1)
(2)分布列见解析,
【分析】(1)由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2)分X可能取值为0,5,10,15,20,结合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得概率得分布列,然后由期望公式计算出期望.
【详解】(1)由题意,乙得10分的基本事件有{乙抢到两题且一道正确一道错误或没有回答}、{甲,乙各抢到一题都回答正确}、{甲抢到两题都回答错误或没有回答}
所以乙总得分为10分的概率.
(2)由题意得,甲的总得分X可能取值为0,5,10,15,20

;;

分布列如下:
X 0 5 10 15 20
P
所以.
20.(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已知条件推导出,,由此能求出椭圆的方程.
(2)分别联立直线与椭圆、椭圆的方程消元,可证明线段、中点相同,然后结合可得,由此可证明.
【详解】(1),
直线的方程为,即,
到直线的距离为,

又,解得,,
椭圆的方程为:.
(2)椭圆的3倍相似椭圆的方程为,
设,,,各点坐标依次为,,,,,,,,
将代入椭圆方程,得:,

,,

将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

线段,中点相同,,
由可得,
,所以,
,化简得,满足式,
,即点在定曲线上.
21.(1)具体见解析
(2)或
【分析】(1)由题意,明确函数解析式,求导,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讨论导数零点的取值范围,可得答案;
(2)先研究时,函数的零点个数,再根据零点的定义,验证不是零点,整理函数,化简研究存在两个不同的零点,利用导数研究其单调性,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1),,,
若,则令,解得,,解得,
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若,令,得,
①当,即时,,解得或,在和上单调递减,,解得,在上单调递增;
②当,即时,,解得或,在和上单调递减,,解得,在上单调递增;
③当,即时,恒成立,故在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
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单调递减;
当时,在和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2).
当时,,,令,则,
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增.
由且,
当时,,,故恒成立,
,由在上单调递增,
则只有一个零点;
当时,,此时不是的零点,时,,
令,由题意可知,有两个零点等价于在且时有两个零点,
,若,则,单调递增,最多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若,令,解得或,
当或时,,单调递增;
当或时,,单调递减,
而,,
当时,此时,而,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当即,此时在上无零点,故在上需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故,即,
此时当时,,故当时,.
而当时,,,故.由零点存在定理及的单调性可得此时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当,即,此时,故在上不存在零点.此时当时,,当时,,由零点存在定理及的单调性可得此时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综上,或.
22.(1),;
(2).
【分析】(1)根据加减消元法,结合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直线参数方程参数的意义,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当时,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消去参数得,
即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
则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中得
,化简得,
设A,B两点对应的参数为,,则,,
因为直线过点,
则,
解得.
23.(1)
(2)
【分析】(1)当时将写出分段函数,再分类讨论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求出,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得到,解得即可.
【详解】(1)解:当时,,

当时,即,;
当时,即,;
当时,即,,
综上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2)解:,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又,且,,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
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或,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