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单元综合复习
输入标题
单元导图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复式条形统计图
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总结交流
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1.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公式法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综合练习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总结交流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或多个)数据,需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标明图例。
2.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更直观、清楚、整齐美观、易于比较。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不同,其他都相同。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方便。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做一做
1.打字小组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5人,1分钟共打字420个;第二小组6人,1分钟共打字492个。哪个小组的同学打字的速度更快?
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每分钟打字:
420÷5=84(个)
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每分钟打字:
84>82
答:第一小组的同学打字的速度更快。
492÷6=82(个)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做一做
2.下图是我国2006—2011年电话用户数统计图。
(1)哪年的固定电话用户最多?哪年的移动电话用户最多?
2006年
2011年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做一做
2.下图是我国2006—2011年电话用户数统计图。
(2)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信息:移动电话用户数逐年增加。
问题:哪年的固定电话用户最少?
问题:哪年的移动电话用户最多?
2011年
2011年(答案不唯一)
输入标题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做一做
3.聪聪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平均每天读 25 页,以后每天读 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聪聪在这 10 天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4×25+40×6)÷10 = 34(页)
答:聪聪在这 10 天里平均每天读 34 页。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想一想
1.一班有 40 名同学,二班有 42 名同学,三班有 45 名同学,开学又转来 11 名同学,怎样分才能使各班人数相等?
(40+42+45+11)÷3=46(名)
46-40=6(名)
46-42=4(名)
46-45=1(名)
答:给一班分 6 名同学,二班分 4 名同学,三班分 1 名同学就能使各班人数相等。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想一想
2.说一说,计算平均得分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如果某个评委因为个人因素出现高分或低分,就会削弱平均数对这组数据的代表性。
6号选手得分情况:
评委 1 2 3 4 5 6 7
分数 92 99 91 93 82 95 94
去掉一个最高分9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2分,6号选手的平均得分是93分。
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想一想
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31,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思路分析】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就是三个数中间的那个数。先求出中间的数,再求最大的一个数。
231÷3=77
77+1=78
答:最大的一个是78。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综合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我知道了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组数据不同的地方,很有用。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知识梳理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综合练习
统计本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求出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和体重。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