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1课时《平均数》精品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第1课时《平均数》精品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18: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平均数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输入标题
学习目标
平均数
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重点
输入标题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情境导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输入标题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情境导入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矿泉水瓶。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输入标题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矿泉水瓶。
你们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平均代表什么?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平均代表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
自主探究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输入标题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矿泉水瓶。
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呢?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通过移多补少可以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自主探究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输入标题
自主探究
还有其他方法吗?
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
要使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可以先把该小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量求出来。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输入标题
自主探究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13就是4这个数的平均数。
(14+12+11+15)÷ 4 = 13
……
……
……
总数量
总份数
平均数
÷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输入标题
交流讨论
“13”这个平均数量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吗
小组讨论
“13”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有的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数量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自主迁移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男生队
女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哪个队的成绩好?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自主迁移
不公平!两队的人数都不一样。
男生队:(19+15+16+20+15)÷5=17(个)
女生队:(18+20+19+19)÷4=19(个)
19个>17个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
可以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比较。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自主迁移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平均数的意义。
一级标题
巩固练习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亮 王 波 刘飞 张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 )
一级标题
巩固练习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
( )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一级标题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巩固练习
3.体育课上,两个小组进行仰卧起坐比赛。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100÷4=25(个)
110÷5=22(个)
答:第一小组的成绩好些。
25个>22个
一级标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2.求平均数的方法:①移多补少法。②计算公式求平均数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因此可以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
1.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平均数。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拓展延伸
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批新床,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有的旅客的身高会超过平均身高,所以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批新床不合理。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教材P93第1、2、5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