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20: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固)+2HCl(气)CoCl2(气)+H2(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o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 D.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容器2中的温度为600℃
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碳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终止后过滤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雾
C.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搅拌
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氨水
6.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MgCl2反应生成沉淀
7.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有关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氢氧化钾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氢氧化镁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于干燥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
8.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初中所学范围内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  )
甲 乙 丙 丁
A C Fe2O3 H2SO4 CaCO3
B Fe Na2CO3 HCl AgNO3
C H2O CO2 Ca(OH)2 Al2O3
D Na2CO3 H2SO4 Ba(OH)2 HCl
A.A B.B C.C D.D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生锈的铁钉上滴加稀盐酸
A.A B.B C.C D.D
10.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硫
B.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上方有大量白烟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喝了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C.蒸发食盐水时,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D.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CO2、SO2等气体
12.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和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B.酸、碱和盐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二、填空题
13.2020年11月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成功从月球带回1731g月壤,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
(1)硅单质制作的太阳能电池为探测器提供能源,已知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硅单质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为液氢,其主要优点之一是_______。MgH2可与水反应得到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4.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硫酸和盐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2)硫酸和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
(3)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盐酸的下列用途中能用硫酸代替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
①除铁锈
②制备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少量的NaOH
④与KOH做中和反应实验
(5)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溶质不变的是______。
①烧碱
②浓硫酸
③浓盐酸
④生石灰
15.小清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以及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单质A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
A O2 B H2 CAg D Cu E Fe F Zn
(2)氧化物B和氧化物C是:CO2、CO、CuO、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推断氧化物B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碱与氧化物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要求生成物中要有沉淀生成);
(3)物质D属于______(填“酸”“碱”“盐”),酸和碱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三、推断题
16.日常防疫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物质王国的六种物质组成“防疫之心”,其中A、F为黑色固体,C俗称熟石灰,E、F为单质。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图中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反应)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F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
(3)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17.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C、D、E分别属于酸、碱、盐中的的一种,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和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A的化学式:_____。
(2)B与C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物质F在化学实验室的用途_____。
(4)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有气泡产生的是 _____ (填序号),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_____ 。
(2)B烧杯中先出现的现象是 _____ ,若加入的稀盐酸过量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反应类型为 _____ 。
19.某同学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氧化钙的俗称____,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氧化钙在生活中的用途,请举一例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B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用试剂____或_____等;方案流程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填A、B、C)。
(3)若方案Ⅱ是加入少量氧化钙,出现白色浑浊液的原因是___。
A 氧化钙遇水放热 B 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 C 溶液B可能是饱和溶液
(4)①图一,在未加水前,根据A与B液面相平,说明____(填编号)
A 装置漏气 B 气密性良好 C 无法判气密性 D 里外压强相等
②图二,在加水后、观察到液面A低B高,说明___,过了一段时间,观察到液面____。
五、计算题
20.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向4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pH的变化(曲线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计算:
(1)当溶液的pH为7时,用去稀盐酸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温馨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C 7.D 8.D 9.C 10.D 11.D 12.A
13.(1)原子
(2) 热值高
14. H+ 红 ①④ ③
15. EF CuO、Fe2O3 (合理即可) 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16.(1)HC
(2)炼铁、作燃料等
(3)
(4)或
(5)分解反应
17. Fe 复分解反应 干燥剂等
18. D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 Fe+2HCl═FeCl2+H2↑ 置换反应
19. 生石灰 CaO+H2O=Ca(OH)2 食品防腐剂 CO2 紫色石蕊 AC ABC CD 气密性良好 液面恢复至原来位置
20.(1)60g;(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