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用卷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用卷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18:00:4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用卷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2023五上·宝安期末)在水槽中放点燃的线香,同时用激光笔照射,随着线香的烟气逐渐变浓,我们发现水槽内的光线越来越明显,这个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答案】丁达尔现象、光沿直线传播、香烟微粒反射光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该实验是利用丁达尔效应的原理来证明光线是直线传播。
2.(2023五上·宝安期末)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
3.(2023五上·宝安期末)在远古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答案】天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在古代人们以天作为计时单位,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4.(2023五上·宝安期末)我国新疆某地区的蘑菇岩(如图所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的作用。
【答案】风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蘑菇岩通常出现于沙漠地区,它们是数千年前孤立的岩石底部风化程度高于顶部时形成的,主要受到风的侵蚀作用。
5.(2023五上·宝安期末)   的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答案】心脏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跳动将血液输送到动脉中,通过血液将氧气和养料送到整个身体。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6.(2023五上·宝安期末)我们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饮食习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但也与饮食习惯有关,合理均衡饮食,会加快生长,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发育。
7.(2023五上·宝安期末)水钟、沙漏和燃香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在无外界因素影响时燃香 、水钟、沙漏的速度大致是均匀,具有等时性,所以它们都可以用来计时。
8.(2023五上·宝安期末)火山喷发会导致周围动植物死亡,所以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明答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但火山灰及其中的多种矿物质是宝贵的资源,在覆盖了火山灰的土壤上,各种植物生长非常快,长势也非常好。
9.(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进入一间完全无光的暗房中,无论过多久他们都无法看到对方。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完全没有光的环境下,是不可能看到物体的。
10.(2023五上·宝安期末)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长时间高强度地学习可以让大脑保持活力。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中心,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用脑,适当休息可以保持大脑活力。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1.(2023五上·宝安期末)体育课排队时,同学们恰好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此时科科看到奇奇的后脑勺,却看不到安安的后脑勺,这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沿曲线传播
C.光沿抛物线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科看到奇奇的后脑勺 , 却看不到安安的后脑勺 ,是因为奇奇挡住了安安反射的光。
12.(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在日常生活看到的下列现象,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A.池塘里树的倒影
B.水中的筷子“断了”
C.树下的影子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池塘里树的倒影、树下的影子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筷子“断了”属于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视觉现象。
13.(2023五上·宝安期末)园艺工人正在浇水,喷洒的水雾中出现了一道彩虹。科科解释说“这是因为太阳照射到空中的小水滴时发生了色散”。在《玄贞子》中记载了唐朝张志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背日喷水,成霓虹状”。想要制造彩虹或彩色光带,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白光
A.正对太阳喷水
B.背对太阳喷水
C.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到墙上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的形成是由下过大雨后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汽通过太阳光的折射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形成的,喷出的水雾就像水蒸气,背对着太阳就像站在彩虹的源头一样。
14.(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用平面镜使教室外的阳光“照射”到教室里黑板上的字,下面能正确表示此过程的示意图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教室外的阳光“照射”到教室里黑板上的字的过程中光路图是教师外的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黑板上。
15.(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打算用纸盒来制作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制作潜望镜,他需要两面平面镜
B.摆放平面镜时需要将反射面相对
C.通过潜望镜,他们可以看到经过4次反射后的物体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将两块平面镜分别置于潜望镜两端的转角处,两镜面平行且相对,角度都是45度,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看到外面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2次反射。
16.(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一起观察世界地形图(如图所示),他们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喜马拉雅山是地震形成的
B.地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C.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复杂多样
【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观察出海洋和地球的面积对比,海洋的面积要远大于地球的面积;通过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看不出来的是喜马拉雅形成的原因。
17.(2023五上·宝安期末)古诗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与(  ) 描述的一致。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的,所以有 “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描述。
18.(2023五上·宝安期末)2022年10月22日,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为研究地震成因,科科将多条毛巾叠放在桌面,然后把手放在毛巾上,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的中间凸起来(如图所示)。毛巾模拟的是(  )。
A.岩层 B.地幔 C.地核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毛巾模拟的是地震的成因,描述的是岩层受力后向中间挤压造成的。
19.(2023五上·宝安期末)下列地形地貌,可能是由地震形成的是(  )。
A.岩层弯曲
B.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C.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岩层弯曲是地震形成的,黄土高原的地形是水的侵蚀造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
20.(2023五上·宝安期末)有关地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震可能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剧烈的
B.地震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C.地震发生时,处于建筑高层的人应立即乘坐电梯到低层避险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很可能造成停电,不可以乘坐电梯。地震发生后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堰塞湖等,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剧烈的。
21.(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欣赏校园里种植的玫瑰花。安安不小心碰到玫瑰花枝上的刺,他赶紧缩回了手。结合神经传递示意图(如图),安安的手碰到刺时,手上的皮肤会将这一信号通过(  )传到神经中枢。
A.大脑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身体受到刺激后的信号会通过传入神经传入中枢,在通过传出神经将反馈的信号传递到身体做出反应。
22.(2023五上·宝安期末)安安在缩手时不小心打到了科科的脸。科科很愤怒,打了安安一拳,此时安安应该(  )。
A.大声辱骂科科,因为是科科先打人的
B.向科科道歉,并说明原因,等科科冷静后,再告诉科科应该友善沟通
C.出手打科科
【答案】B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首先错在安安,虽然是不小心打了科科的脸,但是先出错的是安安,所以安安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向科科道歉,再友善的进行沟通交流。
23.(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用矿泉水瓶制作水钟。他把水瓶剪开,在瓶盖上钻一个洞,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水钟。并在上部的瓶子中装入200毫升的水,他们发现漏出50毫升的水需要1分钟,由此推测漏出剩下的150毫升水可能需要(  )分钟。
A.2 B.3 C.5
【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自制的水钟中随着水位的降低滴水的速度回降低,所以需要的时间要大于3分钟,所以可能需要5分钟。
24.(2023五上·宝安期末)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水钟计时准确性的是(  )
A.增加上面水瓶里的水量来增高水位线
B.增大漏水孔的大小来增加漏水
C.在上面再增加一个漏水的瓶子来保持中间水瓶的水位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在自制水钟中,水位降低后水流的速度会降低,导致水钟计时准确性降低,所以在上面再增加一个漏水的瓶子来保持中间水瓶水位不变时可以提高水钟的准确性。
25.(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学实验室有一个摆钟(如图所示),科科和安安发现(  )。
A.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B.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同
C.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比上一分钟摆动次数多10次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时钟可以计时是因为时钟摆动时具有等时性,所以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6.(2023五上·宝安期末)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科科和安安分别自制了一个摆,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下列表述不属于摆的运动特点的是(  )
表1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科科的摆(1号摆) 48 48 48
安安的摆(4号摆) 56 55 55
A.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B.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C.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不同摆因为摆绳长度不同摆动的次数也不同。
27.(2023五上·宝安期末)他们在原来两个摆的基础上,又做了三个摆(如图所示的4~5号摆),他们比较1、2、3号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想研究(  )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A.摆锤质量 B.摆绳长度 C.摆幅大小
【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比较 1、2、3号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时,变量是摆锤的质量,是想研究摆锤的质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28.(2023五上·宝安期末)由他们所测得的数据( 如表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2不同的摆30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摆 25 24 24
2号摆 24 24 23
3号摆 24 24 24
4号摆 27 28 28
5号摆 34 34 33
A.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快,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慢
B.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快
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摆锤质量都有关。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别的因素无关。
29.(2023五上·宝安期末)他们决定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在调试的过程中,下列方法中最耗时的是(  )。
A.每次增加或减少1厘米,再测调整后的摆的摆动次数
B.先将摆绳减半,再根据情况确定摆绳长度范围或再减半
C.测量时,测摆15秒是否摆了15次,不用每次都测1分钟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摆动时具有等时性,所以可以测量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不必每次都测试1分钟的时间,这样可以节约时间;通过改变摆绳的长度可以改变摆摆动的次数,但每次增加或减少1厘米进行测试时最耗时的。
30.(2023五上·宝安期末)结合图表数据,(  )厘米长的摆绳最可能达到要求(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摆 25 24 24
2号摆 24 24 23
3号摆 24 24 24
4号摆 27 28 28
5号摆 34 34 33
A.15 B.25 C.35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的次数越小,所以25厘米时最有可能达到要求。
31.(2023五上·宝安期末)下列计时工具中,计时最准确的是(  )。
A.燃香钟 B.水钟 C.摆钟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计时工具的准确性,燃香种、水钟、摆钟中,摆钟的准确性更高。
32.(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拿出自己的体质检查报告(如表3所示)。安安仔细阅读后,根据不同项目给科科提出相应的健康行为计划,其中建议(  )能改善表3中对应健康情况。
表3 科科的体质检查报告
  五年级男生正常范围 科科 健康行为计划
体重指数
(BMI)
(千克/米2) 肥胖:≥24.2
超重:21.5-24.1
正常:14.4-21.4
低体重:≤14.3 23.44 A
视力 视力一般达到5.0
视为正常 左眼:4.5
右眼:4.8 B
肺活量
(毫升) 及格:1300-2110
良好:2200-2450
优秀:2700-2900 1500 C
50米跑
(秒) 及格:10.8-9.0
良好:8.8-8.7
优秀:8.6-8.4 8.8
一分钟跳
绳(个) 及格:56-119
良好:126-132
优秀:138-148 102
一分钟仰
卧起坐(个) 及格:18-36
良好:38-41
优秀:44-50 40
表中数据来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A.注意坐姿,眼睛和书本保持适当距离
B.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C.每周两次慢跑、两次跳绳练习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科科属于超重、近视,所以可以通过多锻炼来减轻体重。
四、探究实践题(分值见具体题目,共30分。)
33.(2023五上·宝安期末)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科科查阅资料发现地球内部结构有点类似一个熟鸡蛋,他对半切开一个熟鸡蛋(如图所示)。
(1)蛋壳、蛋白和蛋黄分别表示地球内部结构的   、   、   三个圈层。
(2)地球最外层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   和变质岩构成。
【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
(2)沉积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
(1)将地球比如鸡蛋,蛋壳代表地壳、蛋白代表地幔、蛋黄代表地核。
(2) 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是沉积岩,岩石圈的主体是岩浆岩。
34.(2023五上·宝安期末)降雨会给地表带来变化吗?科科和安安找来如图1所示的材料进行探究。
(1)用喷水壶喷水模拟    ,在泥土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   。
(2)科科画出“降雨”前后小山丘的变化(如图2所示),这种变化说明降雨会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
(3)科科还想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降水对地表的影响,他找来了水果打包盒、矿泉水瓶、泥土、细沙、草皮等材料,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条件下降水对地表侵蚀的影响
过程 ①分别在打包盒底部一角扎一个小孔,再制作坡度和植被覆盖情况不同的小山丘模型 ②用矿泉水瓶制作喷壶,分别对着小山丘的顶部喷水。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现象 径流中的泥土、细沙情况 ①:较多②:少③:很多
选择①和③来进行对比分析,科科是想研究   对地表侵蚀的影响; 进行对比实验时,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4)科科可以通过(  ) 来观察土地被雨水侵蚀程度。
A.径流的浑浊程度 B.雨水的大小 C.植被覆盖情况
(5)如果选择②和③来进行对比分析,是想研究   
根据实验现象,科科能得出的结论是:   。
(6)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哪些措施可以减弱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答案】(1)降雨;观察降雨前后土壤位置的变化
(2)雨水冲刷使土壤流失
(3)坡度(大小);有无植被覆盖 、降雨量、降水高度、降水时间
(4)A
(5)有无植被覆盖对地表侵蚀的影响;有植被覆盖能减轻土壤被侵蚀的情况
(6)减缓土地坡度、多种绿植固定土壤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模拟降雨对地形的影响。
(1)在模拟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是在模拟降雨,在泥土表面上撒带颜色的沙子可以方便观察降雨后土壤位置的变化。
(2)在降雨前后小丘上沙子的位置是会产生变化的,说明降雨会使土壤流失。
(3) 选择①和③来进行对比,变量是土壤的坡度,所以是想研究坡度大小对地表侵蚀的影响,在实验中变量是土壤的坡度,其他条件是不变的。
(4)通过观察径流的浑浊程度可以判断土壤水土流失的程度。
(5)选择②和③来进行对比,变量是是否有植被对地表侵蚀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有植被覆盖可以减轻土壤被侵蚀的作用。
(6)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减缓土壤坡度、多植树造林可以减弱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35.(2023五上·宝安期末)探究完后,科科和安安在阅读课外书籍时了解到,手的上臂前侧有肱二头肌,后侧有肱三头肌,这些肌肉通过收缩或舒张带动骨骼运动,使手臂屈曲和伸直。(如图所示)
他们拿出家中的卡纸、棉绳、螺丝钉等材料,准备制作了一个运动模型来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作方法:先用卡纸剪出骨骼和手掌模型,再用螺丝钉将骨骼固定,最后将两根长度一样的棉绳固定在骨骼上。(如图所示)
(1)其中,模型中被螺丝钉连接的部分是模拟   ;棉绳1和棉绳2模拟   。
(2)如图所示,安安为了模拟肌肉带动骨骼运动的过程,直接推动骨骼,使模型做出屈曲、伸直的动作。你认为安安的模拟方法合理吗?
我认为    (合理/不合理) ,理由是   。
【答案】(1)关节;肌肉
(2)不合理;应该拉棉线,模拟肌肉发力带动骨骼做出弯曲、伸直的动作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考查模拟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1)在模拟实验中被螺丝钉连接的部分模拟的是关节,棉绳1和棉绳2模拟的是肌肉。
(2)关节运动时是肌肉发力带动骨骼进行运动,并不是骨骼带动肌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用卷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2023五上·宝安期末)在水槽中放点燃的线香,同时用激光笔照射,随着线香的烟气逐渐变浓,我们发现水槽内的光线越来越明显,这个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2.(2023五上·宝安期末)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3.(2023五上·宝安期末)在远古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4.(2023五上·宝安期末)我国新疆某地区的蘑菇岩(如图所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的作用。
5.(2023五上·宝安期末)   的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6.(2023五上·宝安期末)我们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饮食习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7.(2023五上·宝安期末)水钟、沙漏和燃香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8.(2023五上·宝安期末)火山喷发会导致周围动植物死亡,所以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9.(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进入一间完全无光的暗房中,无论过多久他们都无法看到对方。
10.(2023五上·宝安期末)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长时间高强度地学习可以让大脑保持活力。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1.(2023五上·宝安期末)体育课排队时,同学们恰好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此时科科看到奇奇的后脑勺,却看不到安安的后脑勺,这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沿曲线传播
C.光沿抛物线传播
12.(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在日常生活看到的下列现象,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A.池塘里树的倒影
B.水中的筷子“断了”
C.树下的影子
13.(2023五上·宝安期末)园艺工人正在浇水,喷洒的水雾中出现了一道彩虹。科科解释说“这是因为太阳照射到空中的小水滴时发生了色散”。在《玄贞子》中记载了唐朝张志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背日喷水,成霓虹状”。想要制造彩虹或彩色光带,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白光
A.正对太阳喷水
B.背对太阳喷水
C.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到墙上
14.(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用平面镜使教室外的阳光“照射”到教室里黑板上的字,下面能正确表示此过程的示意图是(  )。
A.
B.
C.
15.(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打算用纸盒来制作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制作潜望镜,他需要两面平面镜
B.摆放平面镜时需要将反射面相对
C.通过潜望镜,他们可以看到经过4次反射后的物体
16.(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一起观察世界地形图(如图所示),他们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喜马拉雅山是地震形成的
B.地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C.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复杂多样
17.(2023五上·宝安期末)古诗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与(  ) 描述的一致。
A.
B.
C.
18.(2023五上·宝安期末)2022年10月22日,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为研究地震成因,科科将多条毛巾叠放在桌面,然后把手放在毛巾上,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的中间凸起来(如图所示)。毛巾模拟的是(  )。
A.岩层 B.地幔 C.地核
19.(2023五上·宝安期末)下列地形地貌,可能是由地震形成的是(  )。
A.岩层弯曲
B.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C.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20.(2023五上·宝安期末)有关地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震可能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剧烈的
B.地震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C.地震发生时,处于建筑高层的人应立即乘坐电梯到低层避险
21.(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和安安欣赏校园里种植的玫瑰花。安安不小心碰到玫瑰花枝上的刺,他赶紧缩回了手。结合神经传递示意图(如图),安安的手碰到刺时,手上的皮肤会将这一信号通过(  )传到神经中枢。
A.大脑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22.(2023五上·宝安期末)安安在缩手时不小心打到了科科的脸。科科很愤怒,打了安安一拳,此时安安应该(  )。
A.大声辱骂科科,因为是科科先打人的
B.向科科道歉,并说明原因,等科科冷静后,再告诉科科应该友善沟通
C.出手打科科
23.(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用矿泉水瓶制作水钟。他把水瓶剪开,在瓶盖上钻一个洞,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水钟。并在上部的瓶子中装入200毫升的水,他们发现漏出50毫升的水需要1分钟,由此推测漏出剩下的150毫升水可能需要(  )分钟。
A.2 B.3 C.5
24.(2023五上·宝安期末)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水钟计时准确性的是(  )
A.增加上面水瓶里的水量来增高水位线
B.增大漏水孔的大小来增加漏水
C.在上面再增加一个漏水的瓶子来保持中间水瓶的水位不变
25.(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学实验室有一个摆钟(如图所示),科科和安安发现(  )。
A.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B.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同
C.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比上一分钟摆动次数多10次
26.(2023五上·宝安期末)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科科和安安分别自制了一个摆,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下列表述不属于摆的运动特点的是(  )
表1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科科的摆(1号摆) 48 48 48
安安的摆(4号摆) 56 55 55
A.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B.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C.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
27.(2023五上·宝安期末)他们在原来两个摆的基础上,又做了三个摆(如图所示的4~5号摆),他们比较1、2、3号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想研究(  )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A.摆锤质量 B.摆绳长度 C.摆幅大小
28.(2023五上·宝安期末)由他们所测得的数据( 如表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2不同的摆30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摆 25 24 24
2号摆 24 24 23
3号摆 24 24 24
4号摆 27 28 28
5号摆 34 34 33
A.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快,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慢
B.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快
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摆锤质量都有关。
29.(2023五上·宝安期末)他们决定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在调试的过程中,下列方法中最耗时的是(  )。
A.每次增加或减少1厘米,再测调整后的摆的摆动次数
B.先将摆绳减半,再根据情况确定摆绳长度范围或再减半
C.测量时,测摆15秒是否摆了15次,不用每次都测1分钟
30.(2023五上·宝安期末)结合图表数据,(  )厘米长的摆绳最可能达到要求(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摆 25 24 24
2号摆 24 24 23
3号摆 24 24 24
4号摆 27 28 28
5号摆 34 34 33
A.15 B.25 C.35
31.(2023五上·宝安期末)下列计时工具中,计时最准确的是(  )。
A.燃香钟 B.水钟 C.摆钟
32.(2023五上·宝安期末)科科拿出自己的体质检查报告(如表3所示)。安安仔细阅读后,根据不同项目给科科提出相应的健康行为计划,其中建议(  )能改善表3中对应健康情况。
表3 科科的体质检查报告
  五年级男生正常范围 科科 健康行为计划
体重指数
(BMI)
(千克/米2) 肥胖:≥24.2
超重:21.5-24.1
正常:14.4-21.4
低体重:≤14.3 23.44 A
视力 视力一般达到5.0
视为正常 左眼:4.5
右眼:4.8 B
肺活量
(毫升) 及格:1300-2110
良好:2200-2450
优秀:2700-2900 1500 C
50米跑
(秒) 及格:10.8-9.0
良好:8.8-8.7
优秀:8.6-8.4 8.8
一分钟跳
绳(个) 及格:56-119
良好:126-132
优秀:138-148 102
一分钟仰
卧起坐(个) 及格:18-36
良好:38-41
优秀:44-50 40
表中数据来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A.注意坐姿,眼睛和书本保持适当距离
B.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C.每周两次慢跑、两次跳绳练习
四、探究实践题(分值见具体题目,共30分。)
33.(2023五上·宝安期末)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科科查阅资料发现地球内部结构有点类似一个熟鸡蛋,他对半切开一个熟鸡蛋(如图所示)。
(1)蛋壳、蛋白和蛋黄分别表示地球内部结构的   、   、   三个圈层。
(2)地球最外层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   和变质岩构成。
34.(2023五上·宝安期末)降雨会给地表带来变化吗?科科和安安找来如图1所示的材料进行探究。
(1)用喷水壶喷水模拟    ,在泥土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   。
(2)科科画出“降雨”前后小山丘的变化(如图2所示),这种变化说明降雨会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
(3)科科还想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降水对地表的影响,他找来了水果打包盒、矿泉水瓶、泥土、细沙、草皮等材料,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条件下降水对地表侵蚀的影响
过程 ①分别在打包盒底部一角扎一个小孔,再制作坡度和植被覆盖情况不同的小山丘模型 ②用矿泉水瓶制作喷壶,分别对着小山丘的顶部喷水。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现象 径流中的泥土、细沙情况 ①:较多②:少③:很多
选择①和③来进行对比分析,科科是想研究   对地表侵蚀的影响; 进行对比实验时,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4)科科可以通过(  ) 来观察土地被雨水侵蚀程度。
A.径流的浑浊程度 B.雨水的大小 C.植被覆盖情况
(5)如果选择②和③来进行对比分析,是想研究   
根据实验现象,科科能得出的结论是:   。
(6)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哪些措施可以减弱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35.(2023五上·宝安期末)探究完后,科科和安安在阅读课外书籍时了解到,手的上臂前侧有肱二头肌,后侧有肱三头肌,这些肌肉通过收缩或舒张带动骨骼运动,使手臂屈曲和伸直。(如图所示)
他们拿出家中的卡纸、棉绳、螺丝钉等材料,准备制作了一个运动模型来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作方法:先用卡纸剪出骨骼和手掌模型,再用螺丝钉将骨骼固定,最后将两根长度一样的棉绳固定在骨骼上。(如图所示)
(1)其中,模型中被螺丝钉连接的部分是模拟   ;棉绳1和棉绳2模拟   。
(2)如图所示,安安为了模拟肌肉带动骨骼运动的过程,直接推动骨骼,使模型做出屈曲、伸直的动作。你认为安安的模拟方法合理吗?
我认为    (合理/不合理) ,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丁达尔现象、光沿直线传播、香烟微粒反射光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该实验是利用丁达尔效应的原理来证明光线是直线传播。
2.【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
3.【答案】天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在古代人们以天作为计时单位,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4.【答案】风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蘑菇岩通常出现于沙漠地区,它们是数千年前孤立的岩石底部风化程度高于顶部时形成的,主要受到风的侵蚀作用。
5.【答案】心脏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跳动将血液输送到动脉中,通过血液将氧气和养料送到整个身体。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但也与饮食习惯有关,合理均衡饮食,会加快生长,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发育。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在无外界因素影响时燃香 、水钟、沙漏的速度大致是均匀,具有等时性,所以它们都可以用来计时。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明答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但火山灰及其中的多种矿物质是宝贵的资源,在覆盖了火山灰的土壤上,各种植物生长非常快,长势也非常好。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完全没有光的环境下,是不可能看到物体的。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中心,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用脑,适当休息可以保持大脑活力。
11.【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科看到奇奇的后脑勺 , 却看不到安安的后脑勺 ,是因为奇奇挡住了安安反射的光。
12.【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池塘里树的倒影、树下的影子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筷子“断了”属于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视觉现象。
13.【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的形成是由下过大雨后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汽通过太阳光的折射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形成的,喷出的水雾就像水蒸气,背对着太阳就像站在彩虹的源头一样。
14.【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教室外的阳光“照射”到教室里黑板上的字的过程中光路图是教师外的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黑板上。
15.【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将两块平面镜分别置于潜望镜两端的转角处,两镜面平行且相对,角度都是45度,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看到外面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2次反射。
16.【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观察出海洋和地球的面积对比,海洋的面积要远大于地球的面积;通过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看不出来的是喜马拉雅形成的原因。
17.【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的,所以有 “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描述。
18.【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毛巾模拟的是地震的成因,描述的是岩层受力后向中间挤压造成的。
19.【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岩层弯曲是地震形成的,黄土高原的地形是水的侵蚀造成的,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
20.【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很可能造成停电,不可以乘坐电梯。地震发生后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堰塞湖等,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剧烈的。
21.【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的身体受到刺激后的信号会通过传入神经传入中枢,在通过传出神经将反馈的信号传递到身体做出反应。
22.【答案】B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首先错在安安,虽然是不小心打了科科的脸,但是先出错的是安安,所以安安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向科科道歉,再友善的进行沟通交流。
23.【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自制的水钟中随着水位的降低滴水的速度回降低,所以需要的时间要大于3分钟,所以可能需要5分钟。
24.【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在自制水钟中,水位降低后水流的速度会降低,导致水钟计时准确性降低,所以在上面再增加一个漏水的瓶子来保持中间水瓶水位不变时可以提高水钟的准确性。
25.【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时钟可以计时是因为时钟摆动时具有等时性,所以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6.【答案】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不同摆因为摆绳长度不同摆动的次数也不同。
27.【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比较 1、2、3号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时,变量是摆锤的质量,是想研究摆锤的质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28.【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别的因素无关。
29.【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摆摆动时具有等时性,所以可以测量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不必每次都测试1分钟的时间,这样可以节约时间;通过改变摆绳的长度可以改变摆摆动的次数,但每次增加或减少1厘米进行测试时最耗时的。
30.【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的次数越小,所以25厘米时最有可能达到要求。
31.【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计时工具的准确性,燃香种、水钟、摆钟中,摆钟的准确性更高。
32.【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科科属于超重、近视,所以可以通过多锻炼来减轻体重。
33.【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
(2)沉积岩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
(1)将地球比如鸡蛋,蛋壳代表地壳、蛋白代表地幔、蛋黄代表地核。
(2) 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是沉积岩,岩石圈的主体是岩浆岩。
34.【答案】(1)降雨;观察降雨前后土壤位置的变化
(2)雨水冲刷使土壤流失
(3)坡度(大小);有无植被覆盖 、降雨量、降水高度、降水时间
(4)A
(5)有无植被覆盖对地表侵蚀的影响;有植被覆盖能减轻土壤被侵蚀的情况
(6)减缓土地坡度、多种绿植固定土壤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模拟降雨对地形的影响。
(1)在模拟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是在模拟降雨,在泥土表面上撒带颜色的沙子可以方便观察降雨后土壤位置的变化。
(2)在降雨前后小丘上沙子的位置是会产生变化的,说明降雨会使土壤流失。
(3) 选择①和③来进行对比,变量是土壤的坡度,所以是想研究坡度大小对地表侵蚀的影响,在实验中变量是土壤的坡度,其他条件是不变的。
(4)通过观察径流的浑浊程度可以判断土壤水土流失的程度。
(5)选择②和③来进行对比,变量是是否有植被对地表侵蚀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有植被覆盖可以减轻土壤被侵蚀的作用。
(6)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减缓土壤坡度、多植树造林可以减弱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35.【答案】(1)关节;肌肉
(2)不合理;应该拉棉线,模拟肌肉发力带动骨骼做出弯曲、伸直的动作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考查模拟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1)在模拟实验中被螺丝钉连接的部分模拟的是关节,棉绳1和棉绳2模拟的是肌肉。
(2)关节运动时是肌肉发力带动骨骼进行运动,并不是骨骼带动肌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