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自相矛盾》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自相矛盾》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9 19: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自相矛盾》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 (2)不可同世而立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B.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宁信度( )( )
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 )同( )
(2)反归取之 ( ) 同( )
7.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1)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 )
9.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
三、课外阅读。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cí):祭祀。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④固:本来,原来。⑤子:对人的尊称,您。 ⑥ 安能:怎么能;哪能。⑦遂:于是;就。⑧亡:丢失,失去。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赐其舍人卮酒 赐:赏给 B.舍人相谓曰 相:互相
C.一人饮之有余 余:剩余 D.终亡其酒 亡:死亡
11.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舍人相谓曰翻译:门客们互相商量说
B.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翻译: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翻译:“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D.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翻译:认为蛇有脚的那个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1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应答 存在 2.C 3.有的人问:“如果用你的矛去攻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说话做事应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需要认真的理解字词的含义。
根据阅读可知:
(1)其人弗能应也: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其中“应”的意思是“回答”。
(2)不可同世而立: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其中“立”的意思是“存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断句,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文言文并断句。
根据阅读可知: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正确。
译文: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需要对文言文准确的翻译。
根据阅读文言文可知: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理解,需要认真的体会其中文言文的思想感情。
根据结合文言文的白话文,可知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在集市上叫卖自己的矛和盾,称:自己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自己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后被一个围观的路人问了一句“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他便无言以对的故事。
本故事告诉了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讲究科学。
5. duó 测量 dù 拿 dù 相信 6. 坐 座 反 返 7. 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8.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9.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死守教条
【解析】5.本题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多音字的掌握。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dù: 计量长短 ~量衡。[duó],推测;估计 揣~。测~。
①句意: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度:测量,读“duó”。
②句意: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持:拿。读“dù”。
③句意: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信:相信。读“dù”。
6.本题考查通假字的辨析。
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①句意: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坐通“座”,座位。
②句意: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7.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何:为什么之:代词以:用句意: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②重点词有:及:等到市罢:集市散了遂:于是句意: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8.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积累。
解答这类题主要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做有心人,平时学习中多多积累。
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刻舟求剑、叶公好龙、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故事具体情节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抓住关键句子“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郑人买履》讲了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到了集市上却忘记拿尺码,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再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他却回答,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0.D 11.D 12.那些不顾客观需要,自作聪明而凭主观设想,做些脱离实际的事,不但徒劳无益,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分析】译文: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官员,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还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然后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选项D终亡其酒:最终失掉了那壶酒。亡:丢失。
1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选项D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12.考查对寓言表达道理的理解,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画蛇添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不要卖弄聪明、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