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9 19: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书写
1.读拼音,写词语。
1. yì sōu( )帆船正在海面上háng xíng( ),水手们有的在 chuán cāng( )里休息,有的则坐在甲板上欣赏 h i ōu( )的飞行。
2.表弟个性活泼,瞧:他正龇牙liě zu ( )地假装 xià hu( )别人,dòu( )得大家哈哈大笑。
3.一到假期,我和小伙伴们就可以 fàng sì( )地玩耍,或者用 yú gōu( )钓鱼,或者坐在牛背上大声地说笑,有时还拿小石子在河里打水漂。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仿(mó) 放肆 (shì) 撕开(sī)
B.桅杆(wéi) 瞄准(miáo) 咧(liē)嘴
C.一艘(sōu) 吓唬 (hǔ) 龇牙 (zī)
D.桅杆(gān) 模样(mú) 钻来钻去(zuān)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放肆 吓唬 摩拳擦掌 B.船舱 海鸥 胸有成足
C.猜测 扭打 遥遥领先 D.桅杆 航行 心惊胆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B.一只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C.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D.我心惊胆战地走在摇摇晃晃的索桥上。
三、填空题
5.比一比,组词语。
咧( ) 舱( ) 鸥( ) 瞄( ) 扭( )
例( ) 枪( ) 鸣( ) 描( ) 纽( )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放肆——( ) 模仿——( ) 吓唬——( )
反义词:灵巧——( ) 勇敢——( ) 故意——( )
7.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风平浪( ) ②( )笑不得 ③龇牙( )嘴 ④心惊胆( )
1.写出词语①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词语①中“平”和“静”是一对近义词,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部首查字法查找“龇”字,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____。
3.画横线词语所填字的意思是( )
A.打仗 B.打败 C.斗争 D.发抖
4.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1)孩子(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 ),光着头站在那里。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大海 ( )的猴子 ( )的桅杆
( )的孩子 ( )的水手 ( )的船长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跳水)这篇课文讲了( )上的人和( )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讲的是-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的水手拿( )取乐,( ) 更加放肆,又拿( )取乐,摘走了( )的帽子。( )爬上桅杆追( ),自尊和幼稚使( )丢开桅杆走向横木。这时( )机智 、沉着地喝令( )跳水,( )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 )脱险。
四、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要开枪了!一!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大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海里。(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信息匹配
11.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点:①事物的方面或部分:②量词,表示少量或用于事项:③规定的钟点;④指点,启发;⑤一个个地查对。
(1)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 )
(2)这孩子聪明,一点就通了。( )
(3)妹妹的优点很多。( )
(4)吃点儿东西再走。( )
充满:①布满、填满;②充分具有。
(5)这笑声充满了理想。( )
(6)欢呼声充满了整个会场。( )
1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说明孩子所处的境地。
A.绝境 B.乐境 C.险境 D.窘境
①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
②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
③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
④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魂飞陷阱
在我们山区,每逢暑假,小孩子都要帮大人干点活儿,这不,我的好朋友志辉来约我了,我立刻带上竹篮、铲子,和他顺着蜿蜒小道上山掘笋。
钻进竹林,真好玩啊!一缕缕阳光从密密匝匝的竹叶缝隙中穿过,投影在地上就像一串串鸡蛋。黄莺在枝头排练节目,溪水在岩石上叮叮咚咚地弹着琵琶。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竹叶,踩上去像弹簧床。我兴奋得像一只撒欢儿的羊羔,举着铲子四处蹦跳。刚跑了没几步,忽然脚下踩了个空,我一个鲤鱼打挺,双手随惯性向后一甩,铲子正巧插进坑洞边的土中。我抓紧铲柄,双脚悬空,低头一看,惊叫一声:“妈呀,陷阱!”洞底的竹扦子插得就像成年人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树叶簌簌往下掉,一股寒气直逼心头。我吓得拼命大叫:“救命,救命啊!”志辉正低头掘笋,突然听见惊叫却不见了我的人影,他慌忙奔过来,俯身一看,发现我正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便“啊”的一声跳起来,逃走了。
求生的本能支撑着我。我腾出一只手想抓住坑洞边的草藤,不料刚一动,铲子边的泥块便噼噼啪啪地落下来,我不敢再动了,只好用脚踩着粗糙的洞边,以减轻手臂的承受力。竹林中,余晖消失了,山谷中回荡着我的惨叫。我低头望一望陷阱,一支支竹扦子就像猛兽的獠牙,似乎在颤动、在呐喊:“掉下来呀!快掉下来呀!让你变成一个马蜂窝!”偏偏我的脑中又闪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是真的掉下来一只野兽,那还得了!我吓得更是浑身酥软。这时,一个幽幽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我的身子也飘飘然飞出了洞口。“啊!你不是小山子吗?三年来怎么一点儿也没长高呀?”小山子叹了口气说:“我还能长高吗?三年前的今天我不幸掉进陷阱,竹扦子戳进我的肺,妈妈不忍心拔出竹扦子,在送我去医院的路上,我就……不想三年之后,陷阱边还没插警告牌……”说着,他就来抓我的手,我害怕得大声叫起来:“我不要死!我不去!……”
“兰心,别怕,大叔来救你了!”啊!是志辉的爸爸。他探进来半截身子,抓住我的手,洞口外的志辉和爷爷拽着他的双脚,大家像猴子捞月般地把我拖了上来。
“好危险哪!这孩子竟然没事,真是命大!”来看我的邻居都这样说。爸爸说:“劫后余生,这是不可多得的生活体验,也是你人生中一笔可贵的财富!”
13.“我”和志辉去竹林干什么?(  )
A.看羊羔 B.掘笋
C.玩耍 D.赏景
14.“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小山子遇险的时刻。
B.脑中闪过可怕念头的时刻。
C.志辉正低头掘笋的时刻。
D.“我”掉进陷阱的时刻。
15.画“﹏﹏”的句子,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体现“我”害怕到极点的心理?(  )
A.联想 B.对比 C.比喻 D.排比
16.有人说,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林美的句子跟文章主题矛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一艘 航行 船舱 海鸥 咧嘴 吓唬 逗 放肆 鱼钩
【详解】本题主要利用拼音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书写“艘、舱、咧、嘴、唬、肆”时笔画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航、舱、鸥、逗、肆、钩”易写成同音别字,要加以区分。
2.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放肆(sì)
B.咧(liě)嘴
C.吓唬(hu)
3.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B项“胸有成足”应为“胸有成竹”。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病句的理解和辨析。
A.本句中“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不能用来形容校园,可以换成“安静”。
B.本句中副词使用错误,可以把“果然”删去。
C.本句中关联词使用错误,“不但”不能和“所以”搭配,可以将“所以”改为“而且”。
5. 咧嘴 船舱 海鸥 瞄准 扭身 例子 枪口 鸣叫 描绘 纽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咧:读“liē”、“liě”、“lié”,可以组词咧扯、咧开、咧嘴等。
例:读“lì”,可以组词常例、旧例、变例等。
舱:读“cāng”,可以组词车舱、舱位、船舱等。
枪:读“qiāng”,可以组词步枪、机关枪、枪口等。
鸥:读“ōu”,可以组词海鸥、银鸥、燕鸥等。
鸣:读“míng”,可以组词鸣唱、鸣叫、鸟鸣等。
瞄:读“miáo”,可以组词等瞄准、瞄球、抛瞄。
描:读“miáo”,可以组词描述、描绘、描写等。
扭:读“niǔ”,可以组词扭曲、扭打、扭捏等。
纽:读“niǔ”,可以组词纽扣、纽带、枢纽等。
6. 放任 仿照 威胁 笨拙 怯懦 无意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放肆一词意思是指任意作为,不加拘束。近义词为放任。
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近义词为仿照。
吓唬意思是威胁人,使害怕,吓唬,近义词为威胁。
反义词: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
灵巧指聪慧灵敏的才思。反义词是笨拙。
勇敢意思是指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反义词为怯懦。
故意意思是存心,有意识地,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反义词为无意。
7. 静 哭 咧 战 汹涌澎湃 旁敲侧击 眼疾手快 察言观色 齿 6 zī D ④ ②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1. 本题中词语①是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反义词有刀山火海、甚嚣尘上、汹涌澎湃、刀光剑影、波澜壮阔、此伏彼起、风吹浪打等。词语中第二四两个字是近义词,类似的词语还有左邻右舍、吆五喝六、眼疾手快、和颜悦色、改朝换代、左顾右盼、见多识广、察言观色、粉身碎骨、七拼八凑、狂风暴雨、旁敲侧击、道听途说、良师益友。
2.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本题中“龇”的部首是“齿”,总共有14画,部首有8画,所以除部首外再查6画,读音是zī
3. 本题中划线词是“心惊胆战”意思是形容十分害怕。所以“战”的意思是发抖。
4. 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结合词语的特点和语境的内容进行辨析。
“心惊胆战”意思是形容十分害怕。
“哭笑不得”意思是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8. 湛蓝 调皮 高高 聪明 年轻 威严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把词组成短语的练习形式,是组词的引申,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一要注意词义搭配必须合乎事理,看一看词的意义适用于说什么事、什么东西或情况,意义上能不能配合。二要注意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语言习惯。
本题都是偏正短语,“的”前修饰语一般为形容词,所以括号内填写带有形容词特点的词即可。如“湛蓝的大海”、“高高的桅杆”、“聪明的孩子”等。
9. 一艘环游世界的船 猴子 猴子 猴子 孩子 孩子 孩子 猴子 孩子 船长 孩子 水手们 孩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跳水》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了一艘轮船上的人和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文章主要写了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航行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水手们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就去戏弄船长的儿子,把孩子的帽子摘走,孩子为了追回被猴子抢走的帽子,不知不觉爬上桅杆顶端的横木,情况十分危险。在紧急关头,船长急中生智,逼儿子跳水,这一沉着、机智、果断的处事方式,使孩子脱离了险境的故事。
10.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他就要开枪了,一,二。 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天上飘动的白云,像一群奔腾的骏马。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将感叹号改为逗号,句末的感叹号改为句号。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
本题词语搭配不当,“果然”的意思是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此处用来形容猴子明显知道的事情不恰当,可改为:显然。
3.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
例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用比喻词“像”,将孩子比作炮弹。
使用“像”写句子时,可充当比喻词,可将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即可。
11. ⑤ ④ ① ②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和多义词。
(1)结合“伸出指头点数儿”可知,点数:点数量。点:是一个一个地查对。故选:⑤。
(2)结合“一点就通了”可知,是指一指点,一启发就明白了。点:指点、启发。故选:④。
(3)优点:指的是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或者事物实用或者好的方面。故选:①。
(4)结合“吃点儿东西”可知,点的意思是:指东西的数量。故选:②。
(5)结合“笑声充满了理想”可知,笑声里充分具有理想。故选:②。
(6)结合“欢呼声充满了整个会场”可知,欢呼声布满了整个会场。故选:①。
12. B D C 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绝境:现在指没有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以前指与世隔绝的地方。
乐境:乐土;快乐的境地。
险境:危险的境地。
窘境:十分为难的处境。
①从“笑得很开心”可以看出是“乐境”;②从“哭笑不得”可以看出是“窘境”;③从“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是“险境”;④从“也难以回转身来”可以看出是“绝境”。
13.B 14.D 15.A 16.不同意。这些句子不仅写出了竹林美,也衬托出“我”高兴的心情,为后面遇险埋下伏笔。 17.比喻。写出了竹扦子的多、可怕。
【解析】13.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短文内容“我的好朋友志辉来约我了,我立刻带上竹篮、铲子,和他顺着蜿蜒小道上山掘笋。”可知。
14.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刚跑了没几步,忽然脚下踩了个空,我一个鲤鱼打挺,双手随惯性向后一甩,铲子正巧插进坑洞边的土中。我抓紧铲柄,双脚悬空,低头一看,惊叫一声:“妈呀,陷阱!”洞底的竹扦子插得就像成年人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树叶簌簌往下掉,一股寒气直逼心头。”可知“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我”掉进陷阱的时刻。
15.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划线句子主要写小山子回想三年前的情景。作者运用联想的写作手法来体现“我”害怕到极点的心理。
16.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不同意。这些句子不仅写出了竹林美,也衬托出“我”高兴的心情,为后面遇险埋下伏笔。
17.此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
“洞底的竹扦子插得就像成年人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一句是比喻句,把竹扦子比作蜡烛。“一支支竹扦子就像猛兽的獠牙” 一句是比喻句,把竹扦子比作猛兽的獠牙。写出了竹扦子的多、可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