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教学课件 7-1-2氮循环相关练习(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教学课件 7-1-2氮循环相关练习(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1 08: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2.1.2 氮循环练习
学以致用
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①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 
②NO2和H2O 反应生成HNO3和NO 
③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 
④NO被空气氧化为NO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C
学以致用
2.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 ==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的质量比为4/5
D.在反应3Mg+N2 ==Mg3N2中,N2作氧化剂
C
学以致用
3.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Mg3N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B中可依次加入浓硫酸、NaOH溶液
B.若去掉装置C,对产品纯度无影响
C.实验时应先加热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再加热D
D.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C
氮氧化合物溶于与水
5.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
C.不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能是NO2一种气体
B
思考探究
我们知道二氧化氮溶于水如果通入足量的氧气,是可以完全转化成硝酸的。那么如何书写这个化学方程式呢?
① 3NO2 + H2O = 2HNO3 + NO
② 2NO+O2=2NO2
消掉NO:①X2+②
4NO2+O2+2H2O=4HNO3
消掉NO2:①X2+②X3
4NO+3O2+2H2O=4HNO3
学以致用
6.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
①1.2 mL ②2.4 mL ③3 mL ④4 m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学以致用
7.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C
课时作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是化学变化
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C.化石燃料燃烧通常不释放出氮氧化合物
D.植物秸秆燃烧时放出氮氧化合物,参与了氮的循环
C
课时作业
5.Murad等三位教授关于一氧化氮分子在人体内的独特功能的研究,曾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关于一氧化氮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B.一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C.一氧化氮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D.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B
课时作业
7.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
B
9.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NO2、NH4+之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NH4)(HNO2)]+是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
C.X是HNO2,是还原产物
D.上述历程的总反应为2NH3+NO+NO2 ====2N2+3H2O
D
课时作业
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2
2NO+O2===2NO2
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烧杯中的水倒吸入烧瓶中
3NO2 + H2O = 2HNO3 + NO
13.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
B.过程⑤的发生需要还原剂
C.过程①~⑤都属于化学变化
D.向海洋排放含NH4+的废水会影响NO3- 的含量
AC
作业布置
1.预习2.2.1《氨气的用途与性质》,写《导与练》知识点一
2.默写雷雨发庄稼相关反应,氮氧化合物与氧气、与水的相关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