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7.3.2 氮肥及氮氧化物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的含氮化肥
2.认识各类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3.认识氮氧化物对世界发展带来的影响与防治
课前热身
1.默写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氯化铵受热分解
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③实验室固固加热装置制取氨气
一、含氮化肥的种类
一、含氮化肥的种类
1.铵态氮肥:
思考
如何贮存铵态氮肥,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a.低温保存,深施盖土,避免受热;
b.不可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①特点:
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
②注意事项:
一、含氮化肥的种类
2.硝态氮肥:
a.保存在干燥的地方;
b.硝态氮肥多用于冷凉的旱地
①特点:
a.易溶于水,NO3-不易被以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粒所吸附
b.在潮湿的土壤中流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
c.在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会造成硝态氮肥的损失
②注意事项:
一、含氮化肥的种类
3.尿素:
a.在作物需肥期前4~8天施用;
b.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对土壤破坏力小;
c.尿素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氮肥。
①特点:
a.分子式为CO(NH2)2,属于有机氮肥
b.白色晶体,是目前固态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化肥
c.由氨气与二氧化碳合成,是中性化肥
②注意事项:
常见氮肥及使用
请根据氮肥的特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硝态氮肥不宜在高温天气、多雨的水田区施用,而多用于冷凉的旱地?
(2)为什么适应在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优先使用硝态氮肥,而适应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优先使用铵态氮肥?
拓展视野
复合化肥:
(1)植物生长必需的三种营养元素是什么?
(2)复合化肥是指什么?具有什么优点?
(3)常见复合化肥有哪些?
二、氮氧化物
1.定义: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①NO2会形成酸雨
2.主要危害:
②氮氧化物与臭氧和碳氢化合物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酸雨pH<5.6
③破坏臭氧层
氮氧化物主要来源是车辆尾气排放、工业上产生的废气
二、氮氧化物
3.减少氮氧化物的措施
(1)以甲醇、液化气代替汽油。
(2)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将NOx转化为中性的、无污染的氮气;净化装置中NO、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以液化天然气(LNG)或高效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的新型环保汽车。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铵盐易溶于水,可用作氮肥,贮存时要密封包装且放于阴凉处。 ( )
(2)NH4HCO3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OH-===NH3↑+H2O。 ( )
(3)检验NH3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
(4)颜色、热稳定性是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 ( )
√
×
×
×
课堂训练
2.根据下表中所列化肥的性质,从下列使用注意事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可选多项),将其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的最右栏中。
a.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
b.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c.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d.不宜长期使用。
课堂训练
编号 化肥 性质 注意
事项
① 碳酸 氢铵 (碳铵) 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物质
② 硝酸铵 (硝铵) 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
③ 硫酸铵 (硫铵) 易溶于水,吸湿性小,常温下稳定,遇碱时放出氨气;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④ 硫酸钾 易溶于水;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bd
abc
ab
d
作业布置
1.默写课本专题七上的所有化学式
2.预习专题八第一单元甲烷
观
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