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0 23:19:04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导入新课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电影《列宁在十月》攻占冬宫片段
米高扬说“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赫鲁晓夫说“当时只死了一个人”。
导入新课
什么是民心?
1917年俄国民众最基本诉求是什么?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民心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史料了解十月革命的背景、过 程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2.了解列宁主义,明确列宁主义植根于俄国社会培养唯物史观能力
3.理解和阐释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民心所弃沙皇政
01
民心所向苏维埃
民心称量苏建设
目录
CONTENT
02
03
目录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 民心所弃沙皇政
民心所弃沙皇政
探究历史明诉求
合作探究一: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理清1917年俄国的农民、工人、士兵和有识之士的诉求。( 2分)以答记者(老师)问的方式进行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15年开始,不仅对城市居民和军队的供应发生困难,甚至在农村中都出现了粮食危机。工人名义工资的增长远远跟不上飞涨的物价,莫斯科地区工人平均工资1916年比1914年增加84%,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增加了4-5倍甚至更多。
—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二卷
战场上的俄国娃娃兵
“为了数百万牺牲的生命,为了流淌成河的鲜血,为了我们对于把我们派到这里来的人民所承担的责任,我们将斗争到底,直到政府负起责任为止。”
—1916年11月1日米留可夫在杜马年会上的演说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20
探究历史明诉求
(俄国)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
——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沙皇尼古拉二世
3月8日,参加游行示威的人数超过9万;
3月9日,参加游行示威的人数超过20万;
3月10日晚,沙皇下令采取恐怖手段镇压;
3月11日晚,600名士兵起义
12日早
10200名士兵
12日午
12日晚
66700名士兵
25700名士兵
3月15日(二月革命),沙皇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民心所弃沙皇政
沙皇失民心,人民倒沙皇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我们要和平!
我们要土地!我们要面包!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没有任何正常的安全秩序,没有任何正常的经济生活,再这么下去全体人民都得饿死,或者是整个国家被敌对国占领。
——邵丽英《叙述创新与问题转换——俄国“十月革命”再思考》
对和平、土地、面包的诉求从未停止,1917年7月1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50万人上街游行示威,遭到临时政府镇压,造成400多人伤亡
七月流血事件
民心所弃沙皇政
工农需求未满足,临时政府失民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四月提纲
目录
二 民心所向苏维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民心所向苏维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91、P92完成下表(学历案探究问题2和3)
民心所向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著,李娜等翻译《震撼世界的十天》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民心所向苏维埃
3.《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一切权利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2. 《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顺应民心,创辉煌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民心所向苏维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工农兵苏维埃取代了人类历史数千年来旧有的上层建筑,第一次作为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权力。
——冯建平 《世界共产党现状及发展趋势》
十月革命是一场__________的革命
自主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完成下填空。(学历案探究问题4)( 2分钟 )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头脑风暴
120
民心所向苏维埃
十月革命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
政治
无产阶级领导、自下而上
经济
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思想
丰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俄国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影响
标志人类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思维
被殖民地
鼓舞人民解放
世界
改变世界格局
帝国主义国家
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民心所向苏维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基本诉求是什么?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基本诉求是什么?
顺应民心,创历史
目录
三 民心称量苏建设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民心称量苏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
(1917-1921)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特征 特殊时期以共产主义的原则调整生产和分配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固定粮食税
中小企业允许私人经营
允许自由贸易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苏联模式
(1928开始1936确立)
农业集体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排斥市场、国家指令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民心称量苏建设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列宁《论粮食税》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1920年苏俄民谣,来源于姚海:《俄国革命》
民心称量苏建设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民心称量苏建设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民心称量苏建设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合作探究二:如果生活在苏联你更愿意生活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和苏联模式时期?说明你的理由。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倾听农民、工人和士兵心声( 2分钟)
120
(结合学历案探究问题1,继续扮演原角色)
民心称量苏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 (1917-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苏联模式
(1928开始1936确立)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固定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
工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中小企业允许私人经营 社会主义工业化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国家指令
经济体制 特殊时期以共产主义的原则调整生产和分配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得了民心,稳了政权
强了国家,凉了民心
赢了战争,失了民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初心连民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习近平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初心连民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习近平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育心连心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谢谢(共23张PPT)
【课程标准】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
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3、了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认识其历史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探索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导入:中俄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习近平主席第8次访问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受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乘船游览涅瓦河,共同登上曾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目 录
绝望年代寻明路
——列宁主义的形成
革命岁月辟新路
——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设时期择道路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01
02
03
绝望年代寻明路
——列宁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关系
帝国主义的定义
对俄国的认识
一国胜利论
建立政权方式
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继承

发展
1
理论形成——列宁主义的诞生: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一、绝望年代寻明路——列宁主义的形成
【学习聚焦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①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②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革命岁月辟新路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岁月辟新路——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
类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性质
对象
力量
结果
两者 联系
【知识拓展】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掌权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十月革命的特点
2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连连看
理论角度
革命道路
革命性质
革命方式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 《和平法令》:
3.《土地法令》:
列宁宣布新政府成立
1917.1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列宁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欧洲遍地。欧洲及其它地区的发达国家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它们共同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击着资本主义的统治。 ——《二十世纪的世界革命》
材料一: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②分号: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4
意义——伟大的开端
“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句号;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分号和感叹号。”
【探究】如何理解“句号”、“分号”、“感叹号”,根据史料及教材内容归纳十月革命胜利意义?
①句号:
结束了俄国的专制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启了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新道路。
③感叹号: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世界格局。

道路

纪元

格局
探索时期择道路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战争。城市和前线物资极度匮乏情况下…
(2)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内战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3)重要措施:
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3)
主要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核心)
工业 大中企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垄断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
劳动 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特点:利用军事、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
单一公有制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平均主义
假如你是列宁,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道路抉择?
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列宁《论粮食税》
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影响: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将有限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政权。
1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实践结论:战时共产主义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面对现实的退却:新经济政策(1921—1927)
2
材料∶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步,"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分析新经济政策内容,理解“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的实质?能否迅速改变农民的境况?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推行国有化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
固定的粮食税
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恢复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
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实行粮食税后,农村播种面积恢复,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农民的货币收入增加。1924—1925年度他们出售粮食获得2.77亿卢布,1925—1926年度已经是4.7亿卢布。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①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践结论: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条正确途径         
(1)背景: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地图(1940年)
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沙俄
1547年—1917年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17年—1922年
1922年—1991年
1991年以后
正当苏联人民沐浴在新经济政策的春风中时,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
3
1927年联共十五大
农业集体化
1925年联共十四大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6年斯大林模式确立【后称“苏联模式”】
1937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过程
1928-1932
1933-1937
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模式(体制) 表现
经济
政治
(3)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的内容:
思考2:请结合教材P93和材料,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苏联模式的表现:
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材料:苏联(斯大林)模式是为实施一种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赶超战略服务的制度。
——梁孝:《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①权力高度集中:一党专政
②滋生个人崇拜
(4)影响
材料2: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全球通史》
材料1: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评价斯大林
材料3: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做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
——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思考:结合以下材料,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①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
②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③开创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借鉴。
积极性:
思考:当时苏联家庭为什么会出现“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现象?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漫画《片面的经济》
苏联时期,曾流传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
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的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苏联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影响苏联的发展。
实践结论:斯大林模式不能很好协调国民经济各种关系,影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消极性:
(1)任何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2)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要推动轻重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4)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道路抉择的借鉴:
苏联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有哪些启示?
“列宁主义”的形成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
政策调整“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