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生产工具”视角下的社会革命与探索
课程标准: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的兴起与发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曲折艰难。
1.通过生产工具的演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通过探究十月革命的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了解苏俄(联)的社会主义探索,认识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所做的努力,树立责任担当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爆发之“力”:历史的必然
影响之“深”:格局的演变
探索之“难”:道路的困局
壹
爆发之“力”
——历史的必然
俄国1915年农业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现场一
社会革命:当现存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
障碍时,就要通过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
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
——《辞海》
英国1915年农业生产工具
材料1:
列宁主义
共产主义将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的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
由于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所以“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选集》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导火线
一战中的俄国士兵
排队购买面包的队伍
材料3:
一战期间,俄国沙皇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力一半……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濒于崩溃。
——摘编自(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探究1:俄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基本矛盾)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领导力量)
列宁主义的指导。(理论武器)
导火线:“一 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探究1:俄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1942年著《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进行社会
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
革命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4月
1917年7月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四月提纲
指方向
七月流血
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曙光
二月革命
倒沙皇
展示交流:
十月革命的历程
和平夺权到
武装起义
2021年杨坤同学被俄罗斯普希金学院
录取(公派公费)
2021年杨坤同学被俄罗斯普希金学院录取(公派公费)
民众谈历史
影响之“深”
——格局的演变
贰
材料1: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 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列夫·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
探究2:结合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3:(一战后)在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古老的秩序正在接受怀疑和挑战。……许多欧洲人都期待着美国的威尔逊和苏俄的列宁这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纪元
新格局
新道路
十月革命的影响
(1)对俄国:结束了 沙皇和资产阶级统治,奠定社会主义和国家现代
化的基础。
(2)对世界:①对帝国主义:打击了;
②对社会主义:推动了;
③对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
④对国际关系:推动历史发展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时代。
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拖拉机
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后。
——摘自《毛泽东年谱》
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拖拉机
“生产工具”现场三
叁
探索之“难”
——道路的困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苏联模式”
(1936---1991)
农业
工业 普遍国有化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
经济 体制
探究3:苏俄(联)是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苏联模式”
(1936---1991)
农业 余粮征集制 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
工业 普遍国有化 国有+私营
工业化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
经济 体制 特殊时期以共产主义的原则调整生产和分配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探究3:苏俄(联)是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
苏俄政府派到农村去的一支支征粮队在收集所谓农民的余粮(1920年)
地方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
(1922年)
材料1: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成功地应付了数年战争留下的直接危机。
——《全球通史》
材料2:“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
时间刻度:(20世纪30年代中期)
为什么要我们上交生产资料,加入集体农庄,我们怎么吃饭?
你们自己留着,怎么建立社会主义,怎么促进工业发展。至于怎么吃,国家统一分粮。
材料4:有的地方政府采用了强制行政手段,迫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材料1: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3:从1926年到1940年,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为14.1%,而农业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5%。
——杨敏敏《浅析斯大林工业化及影响》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材料2:苏联工业增长示意图
材料5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全球文明史》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意图(1921-1940)
跛足的巨人
轻重失调成顽疾
社会主义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摘自《邓小平理论》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产业升级
社会保障体系
人口规模巨大
构建国际新秩序
共同富裕
社会立法与监督
一带一路
环境治理
和平发展道路
节能减排
新型工业化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
无人化科技助力种好中国粮,端好中国碗
“生产工具”现场三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建设社会
主义的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理论 指导
基础 保障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模式”
列宁
继承 发展
斯大林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新经济政策
农业集体化
苏联成立
形成、内容、作用
背景、过程、影响
重
难
利
弊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