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数学复习要点
一.最后复习策略
1.回归基础,回扣课本;2.准确把握考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知识网络化;3.注重通性、通法;4.关注典型题的解法 ;5.注意规范训练,提升答题技术;6.复习既要重点 又要全面;7.注重考前的强化记忆
二.六大“主干”命题解析
六个大题所考查的内容:三角(向量)、概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计应用题,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数列等高中数学中的热点内容。前三题难度与去年持平,后三题计算量较去年少。
1.三角题不要太复杂,要简单,用诱导公式,基本关系(即同角三角基本关系,和,差,倍半公式)就行,主要考查基本运算能力。要注意正余弦定理。
2.概率、统计应用题:要注意知识点不要重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率内容与实际生活较密切,实际生活的“彩票”、“体育比赛”、“股市与楼市的涨跌”等都与概率有关,文科要注意用列举法求概率:理科要注意的是离散型随机就是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计算
3.立体几何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图形较为简单,如四面体等。
(1)简单证明(证明线面的平行与线面的垂直占主导地位)。
(2)求角,距离,面积或体积等问题(理科要注意二面角)
理科:由于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立体几何中求空间角的题,一般都是应用向量的方法来求。但也要注意用传统方法求二面角。
4.数列问题与去年一样,文科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理科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与不等式等的结合。
5.解析几何: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主要考查运算能力
解析几何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的基本思想,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特点和性质。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计算要根据题目中曲线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所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基础。而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个“因式”作为一个整体处理,这样就可大大简化计算。
6. 最后的一题要蕴含高等数学思想(即函数与导数,积分结合)考查综合能力
函数问题更多的与导数相结合,应用导数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函数的性质,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是近几年全国各省高考数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函数问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和思想方法的紧密结合,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有限与无限等思想都 进行了深入的考查,对函数问题仍然作为重点为来考查。
(二)高考数学答题策略与技巧.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共120分,而你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分数为150分的考卷,算一算就知道,每分钟应该解答1分多的题目,所以每一分钟的时间都是重要的,要做到的就是分秒必争。
一、每分必争
1.答题时间共120分,而你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分数为150分的考卷,算一算就知道,每分钟应该解答1分多的题目,所以每1分钟的时间都是重要的。试卷发到手中首先完成必要的检查(是否有印刷不清楚的地方)与填涂。之后剩下的时间就马上看试卷中可能使用到的公式,做到心中有数。用心算简单的题目,必要时动一动笔也不是不行(你是写名字或是写一个字母没有人去区分)。
2.在分数上也是每分必争。你得到89分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90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不合格一个是合格。高考中,你得556分与得557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它决定你是否可以上重本线,关系到你的一生。所以,在答卷的时候要精益求精。对选择题的每一个选择支进行评估,看与你选的相似的那个是不是更准确?填空题的范围书写是不是集合形式,是不是少或多了一个端点?是不是有一个解应该舍去而没舍?解答题的步骤是不是按照公式、代数、结果的格式完成的,应用题是不是设、列、画(线性归化)、解、答?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把它写在考卷上,也许它就是你需要的关键的1分,为什么不去做呢?
3.答题的时间紧张是所有同学的感觉,想让它变成宽松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会放弃,准确的判断把该放弃的放弃,就为你多得1分提供了前提。
4.冷静一下,表面是耽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了时间,其实是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可能创造出奇迹。在头脑混乱的时候,不防停下来,喝口水,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就在呼出的同时,你就会得到灵感。
5.题目分析受挫,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被你忽略,所以重新读题,仔细读题才能有所发现,不能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思维层面不变。联想你做过的类似的题目的解题方法,把不熟悉的转化为你熟悉的也许就是成功。
6.高考只是人生的重要考试之一,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人生是由每一分钟组成的。把握好人生的每一分钟才能真正把握人生。高考就是广州三模罢了,其实真正的高考是在你生活的每1分钟里。
二、答题策略选择
1.先易后难是所有科目应该遵循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而数学卷上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填空题的后一题,解答题的后两题是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的简单题目也可能是自己的难题,所以题目的难易只能由自己确定。一般来说,小题思考1分钟还没有建立解答方案,则应采取“暂时性放弃”,把自己可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解答;
2.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重点把握选择支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确。切记不要“小题大做”。注意解答题按步骤给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断。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到答卷上。多写不会扣分,写了就可能得分。
三、答题思想方法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 ;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二选一的二题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注意转化的方法,平面几何重视与圆有关的知积,必要时可以测量;
16.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7.(理科)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8.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9.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20.关于中心对称问题,只需使用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关于轴对称问题,注意两个等式的运用:一是垂直,一是中点在对称轴上。
四、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启发
1.试卷上有参考公式,80%是有用的,它为你的解题指引了方向;
2.解答题的各小问之间有一种阶梯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后面的问要使用前问的结论。如果前问是证明,即使不会证明结论,该结论在后问中也可以使用。当然,我们也要考虑结论的独立性;
3.注意题目中的小括号括起来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