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90浓硫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将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减少的是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2.(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或事实,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固体石蜡受热融化
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块状生石灰受潮粉化
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3.(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盐酸 B.大理石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4.(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存放下列物质的试剂瓶打开瓶塞后,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浓硫酸
5.(2022·广西·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对实验现象的记录,错误的是
A.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固体生成
D.同时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粉反应更剧烈
6.(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
C.铅笔芯导电 D.浓盐酸挥发
7.(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达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
D.向氢氧化钠洛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8.(2022·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CO2等气体
C.氯化铵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9.(2022·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列证据,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错误的是
证据 推理
A 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在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B 居室放置茉莉花,进屋就能闻到扑鼻香气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用pH试纸测得某品牌洗涤剂的pH=12 该洗涤剂含NaOH
D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 浓盐酸易挥发
A.A B.B C.C D.D
10.(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各组对比结论不正确的是
A.铁和生铁的硬度不同
B.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元素组成不同
C.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挥发性不同
D.白磷和红磷燃烧的现象不同
11.(2021·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生石灰④烧碱,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2021·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关于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B.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C.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D.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3.(2021·天津·统考中考真题)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A.铁钉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浓硫酸
14.(2021·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15.(2020·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纯碱
16.(2020·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盖后瓶口形成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7.(2020·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2020·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出现白雾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19.(2020·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A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
B 浓盐酸的挥发性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有白雾产生
C 鉴定某溶液是氯化铁溶液 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 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 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A.A B.B C.C D.D
20.(2020·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B.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都会减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将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正确;
B、将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C、将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D、将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固体石蜡熔化变为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是由于微粒之间有空隙,微粒进入对方的空隙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受潮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反应为CaO+H2O=Ca(OH)2,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则溶液质量会减少,符合题意;
B、大理石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则溶液质量会增多,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会潮解同时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则质量会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
4.B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吸水性,打开瓶塞后会潮解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在瓶口附近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大量的盐酸的小液滴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白雾现象,符合题意;
C、生石灰具有强吸水性,打开瓶塞后会潮解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和脱水性,打开瓶塞后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形成白雾,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不是白烟,故A错误;
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
C、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附着在铁钉上,铁钉上有紫红色的固体生成,故C正确;
D、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同时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粉反应更剧烈,故D正确。
故选A。
6.B
【详解】A、铁矿石粉碎属于物理粉碎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蓝莓酿红酒时蓝莓中的糖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铅笔芯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是物质的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故A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无明显现象,故C错误;
D、向氢氧化钠洛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故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用于干燥气体,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说法错误;
C、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可作氮肥,氯化铵与碱性草木灰反应会产生氨气,所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降低肥效,故说法错误;
D、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故说法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在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铁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
B、居室放置茉莉花,进屋就能闻到扑鼻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测得某品牌洗涤剂的pH=12,说明该洗涤剂显碱性,不能说明该洗涤剂中含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D、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故形成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铁和生铁的硬度不同,一般的合金都比其组成金属硬度大,选项正确;
B、生石灰是氧化钙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由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在成,正确;
C、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选项正确;
D、白磷和红磷都是有磷元素组成的单质,燃烧时都生成五氧化二磷,故此现象都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现象相同,选项错误;
答案为:D。
11.A
【分析】存放于烧杯中质量变大且变质,即发生化学反应使自身质量增加,在空气中烧碱与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自己变质,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此题。
【详解】①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②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③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符合题意;
④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变质,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有氯化氢挥发,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选C。
13.B
【详解】A、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质量增加,错误。
B、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会有HCl挥发,质量减少,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错误。
D、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浓盐酸易挥发,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浓硫酸易吸水,导致溶液的质量增大,故B错误;
C、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减少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正确;
D、烧碱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15.A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氯化氢挥发出去导致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7.B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不能说出氧化镁,故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时,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瓶口会产生白雾不是白烟,故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错误。故选B。
18.B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所以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与酸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应该变红,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浓硫酸能够使白纸失去碳元素和氢元素发生炭化,观察到白纸变黑,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选项正确,故选B。
19.C
【详解】A、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设计合理;
B、浓盐酸易挥发,HCl极易溶于水,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设计合理;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应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不一定是氯化铁,也可能是硫酸铁、硝酸铁等,设计不合理;
D、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磷酸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设计合理。
故选:C。
20.B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B、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