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己亥杂诗》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己亥杂诗》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0 16:2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南宋的陆游被罢官后去游览了山西村,晚清的龚自珍辞官后又会有何打算呢?让我们走进《己亥杂诗》
21 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语气。
2、展开想象,体会诗中美景和民风。
3、结合背景,体会诗人情感和哲理。
4、品析手法,感受诗歌妙处。
读一读
己亥 杂诗(其五)
龚 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把握韵律
hài
gōng
译一译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义,读懂意思
[参考译文]
离愁浩荡如水,又逢日落西斜,
扬鞭向东而去,从此远赴天涯。
枝头纷纷飘下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
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更多春花。
知识卡片
[天干地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是指中国传统纪年历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己亥杂诗:写于1839年(己亥年)
了解作者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了解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即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351枚,盖作诗351首也”,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知识卡片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品一品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抒发离愁的诗句是哪句?
品一品
(1)哀伤不舍:浩荡离愁白日斜
(2)担忧沉重:“白日”喻国势江河日下
(3)轻松愉快:吟鞭东指即天涯
结合诗句,结合背景,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离愁?
品一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除了写离愁,作者还写了什么?
以落花自喻,抒发自己的报国之志、爱国情怀。
诗歌主旨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南归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比一比
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写“落花”的诗句?试着找几句,比一比,体会与《己亥杂诗》写落花的不同之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伤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惋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亡国之痛)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葬花吟》 (伤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奉献精神)
诗歌赏析
任选角度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提示:可以从炼字、修辞、写法等角度)
①炼字:用“浩荡”修饰“离愁”,正面写出离愁的深广;用“白日斜”“天涯”两词侧面衬托“离愁”,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等复杂情感。
②修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离愁比作水,抒发了诗人离京时深广的的怅惘、失落等情怀。
③写法:描写和记叙相结合。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的豪放洒脱的气概。
诗歌赏析
任选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提示:可以从炼字、修辞、情感等角度)
①修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高贵品质。
②情感哲理:这两句诗现在多用来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比一比
诵读《己亥杂诗》的其他诗,感受龚自珍的情怀。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其九十六
少年击剑更吹箫,
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
万千哀乐集今朝。
课堂寄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为心怀天下,我们的诗人在得意时会吟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期许未来勇攀生命高峰,也会吟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往无前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们也会在人生低落时闲看风云,告诉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在远离庙堂愁心浩荡时,许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誓言;他们,也会跳出个人忧患,仰观宇宙生命,发出人生乃至人类命运的深沉叹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让我们得意时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让我们失意时吟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