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3《水受热以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3《水受热以后》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22: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冷和热
第三节《水受热以后》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认识融化和沸腾的概念。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三课。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影响其状态变化的条件主要有温度和压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冰、水和水蒸气非常熟悉,也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对于转化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并不十分清楚。本课着重从受热这一条件下,揭示冰-水-水蒸气转化过程的特点。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流冰、水和水蒸气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运用多种感官,将冰、水和水蒸气进行比较,发现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猜想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第二部分,做冰融化的实验,观察并描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建立融化的概念。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曲线图,认识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第三部分,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在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发现: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变少。
第四部分,了解满壶的水烧开后产生的现象及原因。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已经了解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对于冰和水蒸气已有初步的认知。通过《冷热与温度》与《热胀冷缩》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测温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四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已经能有意识地主动去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科学课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已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
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
3. 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三、学习重点
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
四、学习难点
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6、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1.师:水、冰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播放介绍水、冰和水蒸气的视频)2.学生汇报: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形态,冰是固态,它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水是液态,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水蒸气是气态,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3.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呢?4.学生汇报: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5.在视频中我们看到冰川融化成了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冰会融化成水呢?6.学生回答:加热、受热。7.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受热以后》(齐读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1.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思考,积极回答。2.观看视频,学生说看到的现象。3.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比较冰、水和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发现冰、水和水蒸气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猜想它们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步骤一: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步骤一: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步骤二: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4分钟,停止加热。步骤三: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3.想一想: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4.进行试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到水加热过程中温度记录表中。5.画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③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我们发现: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位下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8.知识卡片:在一般情況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活动一: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明确实验步骤。2.分组实验并记录。3.学生分析曲线图的特点。4.小组汇报实验讨论结果,得出结论。活动二: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思考,积极回答。2.分组实验并记录。3.学生分析曲线图的特点。4.小组汇报实验讨论结果,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记录冰融化的过程,分析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了解冰受热后是如何从固态变成液态的。通过观察、记录水沸腾的过程,分析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从而了解水受热后是如何从液态变成气态的。
三、拓展延伸 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 ;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回答。 本活动一方面巩固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认识,即沸腾常伴随大量气泡产生;另一方面让学生关注到凝结现象,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有三态变化:液态、固态和气态。掌握了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以及水加热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沸点的科学概念。同时,能运用融化和沸腾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七、板书设计
水受热以后(课题)
水受热以后 融化:升高----保持----升高
沸腾:升高----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