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023新课标
5 生物圈中动物和植物
专题三 生物的多样性
绿色植物
四大类群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孢子植物
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一、绿色植物分类
1. 藻类植物
(1)代表植物:
(2)生活环境:
(3)形态结构:
(4)与人类的关系:
单细胞:衣藻;多细胞:水绵、海带
多数(淡、海)水中;部分陆地。
无根、茎、叶的分化。
释放氧、鱼饵、制碘酒、食用等。
2. 苔藓植物
(1)代表植物:
(2)生活环境:
(3)形态结构:
(4)与人类的关系:
地钱、葫芦藓、墙藓
阴湿处
植株矮小;
有假根(只有固着作用)。
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拓荒者。
葫芦藓
3. 蕨类植物
(1)代表植物:
(2)生活环境:
(3)形态结构:
(4)与人类的关系:
肾蕨、里白、卷柏、桫椤
阴湿处
植株高大(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药用、食用、饲料、观赏
有根(固着和吸收)、茎、叶的分化。
桫椤
肾蕨
4. 种子植物
(1)分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有果皮(有果实),种子不裸露
无果皮(无果实),种子裸露
有 无 果皮
苏铁、银杏、松、柏、杉
绿色开花植物
(2)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子叶1片;
子叶2片;
多数有胚乳;
多数无胚乳;
平行叶脉
网状叶脉
都有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食用主要部分——子叶)
玉米、小麦、水稻
瓜子类(西瓜、向日葵)、豆类、花生
(食用主要部分——胚乳)
5. 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生殖方式的区别
项目 生殖方式 特点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生殖(无性)
生殖离不开水
分布范围广
种子生殖(有、无性)
孢子是生殖细胞;种子是生殖器官。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
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动物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
二、动物的类群
依据:体内有无脊柱
1、无脊椎动物
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腔肠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
水螅(淡水)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自由生活:涡虫;
寄生: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寄生: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蛭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缢蛏、河蚌、石鳖、蜗牛、
章鱼、墨鱼、鱿鱼、鲍鱼
节肢动物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蜘蛛、蜈蚣、鼠妇、虾、蟹
昆虫:蝗虫、七星瓢虫、蝉、蜻蜓、蜂、蝶、蛾、家蚕
鱼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大家鱼:青、草、鲢、鳙;海马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
爬行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龟、鳖(甲鱼)、蛇、鳄鱼、蜥蜴
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家鸽、猫头鹰、鸵鸟、野鸡、企鹅
哺乳动物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家兔、藏羚羊
2、脊椎动物
蚯蚓 河蚌 蝗虫 鱼 青蛙 鸟 哺乳动物
呼吸器官 湿润的体壁 鳃 气门 鳃 肺和 皮肤 肺 肺
运动 肌肉与刚毛 足 足和翅 鳍 四肢
3、呼吸与运动的比较
4、各动物体表特点
动物类群 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鱼 青蛙 爬行 动物 鸟 哺乳动物
体表 刺细胞 角质层 刚毛或疣足 外骨骼 鳞片 皮肤裸露,湿润 角质的鳞片或甲 覆羽 被毛
关节头
关节窝
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覆盖着关节软骨
增加关节的牢固
性,属于结缔组织
内有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面
骨
1、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
关节腔:
关节
关节囊:
杠杆
支点
动力
三、动物的运动
关节窝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肌肉:骨骼肌
一块骨骼肌属于器官。
肌肉:骨骼肌
特性:受刺激而收缩
组成:肌腹、肌腱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2、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神经刺激
骨骼肌收缩
骨绕关节运动
3、屈肘和伸肘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屈肘时:
伸肘时:
当我们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双手自然下垂时呢?
提水时,都收缩;
自然下垂时,都舒张。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提供能量。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四、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
(1)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获得途径:生来就有
(3)举例: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
(1)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2)获得途径:后天学习获得
(3)举例:老马识途、鹦鹉学舌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先天性行为满足生存基本需要;学习行为适应复杂环境变化。
3、 社会行为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2)社会行为的特征: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蚂蚁、蜜蜂、猴、狒狒、象、鹿
动作、声音、气味
五、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