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时培优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地区中被称为“冰雪高原”的是( )
A.北极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极地区 D.高原地区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科学考察站是( )
A.泰山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3.以下卡通人物的形象来自于南极的是( )
A. B. C. D.
4.关于极地地区位置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②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③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④北极地区周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语句可以描述南极地区的是( )
A.到处是鸟语花香,野果漫山遍野
B.森林茂密,大象常常出没
C.冰山漂浮,企鹅悠闲漫步
D.洁白的冰山世界,常受狂风暴雨的洗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加速消融,北极航道的开通变成可能。读图完成6-8小题。
6. 图中①为( )
A.西北航道 B.东北航道 C.东南航道 D.西南航道
7. 航行在北极航道上的船员可以看见( )
A. B.
C. D.
8. 北极航道开通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缩短时空距离航程 B.节约运费
C.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D.保护极地环境
9.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西方 B.正南方 C.正东方 D.正北方
10.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
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④北极地区人口更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11.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 ,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 。
12.北极和南极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和 。
13.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叫 ,建于 年,在南极洲的 岛。
14.北极地区一般指 以内的地区,这里少量的居民除了 人,还有沙米人.
15.近年来南极旅行成了一种时尚,旅游者在南极大陆附近的海面上能欣赏到的独特的自然景观是 .
三、综合题
16.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左图为冰岛简图,右图为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程贴士】
出发时间 2023年6月
交通工具 破冰船
衣物装备 羽绒服、冲锋衣 专业登陆靴(防水防雪)
(1)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任选一条旅程贴士,依照范例,解释原因。
(2)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专业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冰面行走。【第一站冰火之国】
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
读图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 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 数量多。
(3)【第二站诺亚方舟】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人类建有一座全球种子库。图12是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
斯瓦尔巴群岛全年 (填气候特征),有利于种子保存。
(4)【第三站世界尽头】
北极点,一个终年被浮冰覆盖的神秘之地,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也有700公里。这里是真正的世界尽头。
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 (缩小/扩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
(5)【行程感悟】
“在美丽神秘却也脆弱至极的净土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缥缈的极光,看着平静海面和蓝得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
有人认为北极地区的旅游开发会让当地生态环境存在风险,请谈谈你的看法。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22年3月,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东南极冰盖处的气温比其正常水平高出10~30℃。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约0.8℃,而且上升趋势总体在加快。这一升温趋势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曲线几乎完全吻合。
材料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图1)和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图2)。
(1)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其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形成这种生物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2)阅读材料一可知,由于 问题,近年来极地地区出现异常高温天气。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为缓解该问题,我们作为中学生可以做到的有 (答一点)。
(3)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冰雪高原是指南极,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纬66.5度~90度的广大地区,由于那里属于极地地区,太阳光照最弱,所以最冷。南极整块大陆被冰雪冰封着。南极原来的海拔不是很高,但是积雪慢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冰层覆盖住了南极的土地。这层冰层有2000多米,把南极裹成了一个高原,故此,冰雪高原就是这样得名而来。
2.【答案】D
【解析】【分析】1985年,我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3.【答案】B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企鹅是南极的主人。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基本是陆地为主,北极基本是海洋为主,南极气候比北极更寒冷,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是北极熊。
4.【答案】B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 ,北极地区中心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抱。故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南极地区的主要植物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酷寒,周围的海面上有冰山漂浮,其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6.A
7.A
8.D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6.图为北极航线路线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在北半球俯视图中,地球为逆时针自转,箭头朝东,箭尾朝西,由此可判断该航线朝向西延伸。越靠近北极越偏北,由此可判断该航线向北延伸。①航线为西北航道,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7.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性动物,故船员在北极航道可以看见北极熊,A正确。磷虾主要生活在南极地区,B错误。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的代表性动物,C错误。帝企鹅为南极的代表性动物,D错误。故答案为:A。
8.北极航道开通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缩短时空距离航程;② 节约运费;③促进沿线经济发展,ABC不符合题意。北极航道的开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使当地的人类活动更加频繁,导致北极环境恶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9.【答案】D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所在的地方是北方,南极所在的方向是南方。经过南极点的所有经线都指向北方。由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相反方向为正北方,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0.【答案】C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其原因是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气温更低,②③正确;南极地区纬度和北极地区相当,①错误;北极地区人口更多不是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④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1.【答案】北极熊;企鹅
【解析】【分析】南北两极地区,气候寒冷。但是耐寒的生存本领,形成两极不同的代表动物。北极特有动物是北极熊,南极是企鹅。
【点评】通过认识南北两极不同的代表动物,理解独特的两极动物在寒冷气候环境中生存的特殊本能。
12.【答案】北极熊;企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南极基本是陆地为主,北极基本是海洋为主,南极气候比北极更寒冷,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是北极熊。考查了两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常见基础题。
13.【答案】长城站;1985;乔治王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成,开启了我国研究南极地区的新篇章。
【点评】作为地球上自然环境恶劣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南极地区,我国科学家也积极投身于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的行列。通过填空,掌握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的名称、建立时间及所处位置。
14.【答案】北极圈 ;因纽特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该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因纽特人、拉普人等.故答案为:北极圈;因纽特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15.【答案】冰山
【解析】【分析】两极地区每年要产生大约1 200立方千米的浮冰﹣﹣冰山.大量漂流的浮冰,既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也给航海和探险构成较大威胁.浮冰露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庞大,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
故答案为:冰山.
【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16.【答案】(1)出发时间选择在6月份,因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极的暖季或北极正值极昼),北极地区气候较温暖,便于科考;交通工具选择破冰船,原因是北极地区洋面大多被冰面覆盖;衣物装备准备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是因为此区域纬度较高,气温低。
(2)冰川;火山
(3)寒冷干燥
(4)缩小;全球变暖
(5)北极地区生态脆弱,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北极生态环境恶化,如气温升高,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出发时间选择在6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能够出现极昼现象,便于旅游;此时北极气候较为温暖,也便于旅游和科考;虽然6月份为夏季,但是北极气温仍较低,洋面多被海冰所覆盖,所以交通工具应选择破冰船;同时由于北极的低温,所以游客和科考人员应选择保暖较好的羽绒服、冲锋衣和登陆靴,以更好的应对当地寒冷气候。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冰岛纬度较高,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故其冰川广布;由于该国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火山活动频繁。
(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斯瓦尔巴群岛大部分月份均温在0℃以下,且月降水不足50毫米,气候寒冷干燥。
(4)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使得北极海冰融化增加。
(5)由于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北极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在北极活动可能造成当地气温升高,同时人类在北极游览考察过程中可能会污染北极环境,破坏动植物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7.【答案】(1)南极气候寒冷
(2)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随手关灯,环保节能;节约能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多使用新能源等
(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高,大约2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南极大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厚厚的冰层具有反射光的能力;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巨大,陆地比海洋降温快。
【解析】【分析】(1)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的企鹅,体内脂肪厚度达4厘米,企鹅的脂肪能源效率比较高,这一脂肪层是企鹅日常活动、保持体温和抵御寒冷的主要能源,形成这种生物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南极气候寒冷。
(2)由材料分析,由于人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地区出现异常高温天气;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意识,生活中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环保节能;节约能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多使用新能源;出现乘坐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等。
(3)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巨大,陆地比海洋降温快。南极大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南极大陆几乎全部掩盖在厚厚的冰盖之下,厚厚的冰层具有反射光的能力;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点评】(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