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图)詹建俊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图)詹建俊
自学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晋察冀根据地
日 寇
大举进犯
读一读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寇
是指一只手举着有杈的棍子(或鞭子)的人,这种闯进门来行凶的人,所以“寇”就有强盗的意思。
晋察冀根据地 日寇 大举进犯
沉着指挥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昂首挺胸
横七竖八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开了花
读一读
理一理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品一品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观察图示,你发现了什么?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千米。环山共有五陀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悬崖峭壁,山势险峻。东西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
为什么称这条路为绝路?
品一品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马宝玉说话时“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他简洁但坚定的语言“走!”,感受到作为班长的他在生死抉择面前那种坚定果敢,毫不犹豫。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战士们认同班长的决定,也愿意舍生取义,牺牲自我保全群众和连队的安全。
品一品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马宝玉说话时“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他简洁但坚定的语言“走!”,感受到作为班长的他在生死抉择面前那种坚定果敢,毫不犹豫。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战士们认同班长的决定,也愿意舍生取义保全群众和连队的安全。
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步:默读课文,找出体现五壮士英勇气概的句子。
第二步:选择其中一处,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批注。
第三步:小组内分享。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
第二课时
(图)詹建俊
读一读,说一说。
骁勇善战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舍生取义
顶天立地 正气凛然 疾恶如仇 慷慨就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面
面
点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动作
神态
表现出五位战士对日寇的痛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面
面
点
点面结合有什么好处呢?
同桌互助学习
1.默读“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两个场面,选择其中一个场面描写,用“——”标清“点”,“~~~~”标出“面”。
2.细读思考作者是如何展开点面描写的。
3.同桌分享。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聚集“点” 比较异同
内容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 “壮烈跳崖”
学以致用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活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