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语下《狼》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七语下《狼》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05 20: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科《狼》导学案(共2课时)
课型 问题生成解决课 主备孔宪萍 复备_______
班级__ ____ 组名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重点难点】
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知识链接】
谋篇立意: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学法指导】
1、情节紧张曲折,波澜层迭,引人入胜。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记叙,一开始就造成了强烈的悬念,扣人心弦:一人遇两狼,天晚力薄。杀狼部分是故事的高潮,行动果断有力。“转视”使“狼”的阴谋破产,屠户取得彻底胜利。
2、语言简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你有关于狼的知识有多少?狼的形态怎样?狼的叫声能否模仿?带有“狼”字的成语能说出几个?
二、知识预习
1、填空:
⑴《狼》节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字____,号____, 清朝著名_____家。
⑵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狼的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⑶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句。
⑺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
⑻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  )——(  )——杀狼。
2、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合作探究】
1、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2、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当堂测评】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1、止有剩骨 ( ) 2、缀行甚远 ( )
3、一狼仍从 ( ) 4、并驱如故 ( )
5、并驱如故 ( ) 6、屠大窘 ( )
7、前后受其敌 ( ) 8、顾野有麦场( )
9、积薪其中 ( ) 10、苫蔽成丘 ( )
11、弛担持刀 ( ) 12、投以骨 ( )
13、眈眈相向 ( ) 14、少时 ( )
15、一狼径去 ( ) 16、犬坐于前 ( )
17、目似瞑 ( ) 18、屠暴起 ( )
19、意暇甚 ( ) 20、意暇甚 ( )
21、方欲行 ( ) 22、一狼洞其中( )
23、意将隧入 ( ) 24、止露尻尾 ( )
25、自后断其股( ) 26、乃悟前狼 ( )
27、前狼假寐 ( ) 28、盖以诱敌 ( )
29、狼亦黠矣 ( ) 30、变诈几何哉(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解释词语
1、久之,目似瞑 ( )
又数刀毙之 (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2、止有剩骨 ( )
一狼得骨止 ( )
3、恐前后受其敌 ( )
盖以诱敌 ( )
【合作探究】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拓展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他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 》,是一部 。
三、阅读理解
1、本文写了屠夫从 的经过,生动地揭示了狼的
的本质,细致刻画了屠夫由惧狼到奋起杀狼的变化过程,赞扬了屠夫的 。启发了我们:
。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 2、结合文中描写屠夫和狼的语句分析两者的特点:
屠夫:
狼:
3、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