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中考图表材料论述题
一、学习目标
我能通过做题提升图表信息阅读能力、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时间、事件、变化趋势等最大的信息;能够将教材所学知识和学习活动中已经掌握的解题技能等,归纳整合、灵活运用于解答表格类材料论述题。
一起探寻图表类材料论述题的答题规则,答题思路,学会规范答题。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二、重难点
(一)、重点
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时间、事件、变化趋势等最大的信息;学会正确解答图表类论述题;分层练习,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答表格类材料论述题。
(二)、难点
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答表格类材料论述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A类)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简单写出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影响。(4分。要求:选取1952年-2001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分别标注出这两个历史事件;时间轴上事件顺序要正确)
三、解题小达人 (一)动手动脑勤动笔
1952年
2001年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类)
根据上表中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两个历史时期,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三、解题小达人 (一)动手动脑勤动笔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C类)
阅读上述材料,选取其中2-3个历史时期,根据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确立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三、解题小达人 (一)动手动脑勤动笔
三、解题小达人 (二)现场评分
评分 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答题反映出的状态
6-8分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结构完整,首尾呼应
5-6分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有结构,并形成适当的说明
3-4分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有结构,观点与材料没有联系
1-2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没有观点,只是材料中史实的罗列和堆积
评分细细则表
能写就得分,材料有史实,不写就没分。千万不空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C类)
根据上表中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两个历史时期,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三、解题小达人 (三)探讨解题技巧
读题技巧
一、读两遍
(通读+精读)
二、审设问
三、读图表
时空限制
答案来源
中心语
提示语
二、解题小达人 (二)、读图
方法 图表聚焦
1、看标题、看出处、获取最大信息
2、定位时空、读取数值、横向对比,看变化
3、综合比、看趋势
4、根据内容、回顾教材、原因归类
标题
“1952-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
1952-1956年(679亿元-1028亿元)(119.8亿元-224.7亿元);1956-1978年(1028-3624.1亿元)(224.7亿元-1607亿元);
1978-2001年(3624.1亿元-89404亿元)(1607亿元-39570亿元)。
1952-1956年增加;1956-1978年增加;1978-2001年增加迅速;
教材内容1952-1956年(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1956-1978年(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1978-200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农村和城市改革等)
总之:一定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注重对表格数据变化和趋势总结等方面的归纳分析。
图表类问题设置的角度
1、根据图表内容分析阐述类
历史时期:写出时间段。
发展情况:陈述性语句。
用好三段式
主要原因:两个史料,史论结合(史实+评价)。
2、自拟主题阐述类
主题:陈述性语句。
论述:两个史料,史论结合(史实+评价)
结论:回扣论题 适当升华。
用好三段式
(2023年昆明市诊断检测)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关若村、于秀丽《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孔子的人物概述补充完整。(2分)
(2)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中西思想界两位奠基性的先哲,他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塑造了中西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关于他们二人的思想,有人评价:“从思想内容来看,孔子和苏格拉底身上有‘智者所见略同'的相似之处”;也有人认为:“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他们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不同点”。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写出你的理由。(8分。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观点:陈述性语句。
理由:两个史料,史论结合(史实+评价)
结论:回扣观点 适当升华。
用好三段式
3、观点理由阐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