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星球,我国将于2050年左右,实现首次载人登陆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2.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一颗恒星
B.月球是一颗晚上会发光的卫星
C.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
D.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核两层
4.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 D.③②①④
5.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①处的太阳活动叫做( )
A.日珥 B.耀斑 C.太阳风 D.太阳黑子
6.战国时期的甘德在其著作《岁足经》中提到,有一颗小赤星依附在木星近旁,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关于木星卫足的记录。则小赤星与木星组成的天体系统最类似于宇宙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7.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对应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8.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同时按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则该实验可以模拟( )
A.地壳变动 B.四季变化 C.昼夜交替 D.地球公转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者关系,若甲为银河系,则乙和丙最合理的是( )
A.宇宙、地月系 B.宇宙、太阳系
C.河外星系、地月系 D.太阳系、地月系
10.太阳、地球、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关于三个星球认识正确的是( )
A.常见的太阳活动只有日珥和耀斑两种
B.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行星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D.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类型
11.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有关太阳或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太阳黑子在太阳的色球层上
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1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白昼和黑夜 B.月相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13.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②→③→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C.6月21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④
D.地球从①处运行到②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向北移动
14.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这个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5.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16.图甲为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的示意图,图乙是四种月相照片。请回答:
(1)今年教师节恰逢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当天地球所处的大致位置是甲图中标志为 (填序号)的区间内。
(2)中秋节晚上的月相最接近图乙中的 (填字母编号)。
17.宁宙中的天体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常利用这些规律服务我们的生活。
(1)人们在野外可根据北极星来指示北方。则图甲中能帮助我们找到北极星的是 (填字母)
(2)人们根据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制定并演化成如今的农历。如图乙所示的月相所对应的农历日期可能是 。
(3)太阳高度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如图丙为某小区楼幢设计及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为保证一年四季所有住户的采光需求,则应适当 (填“增大”、“减小”)两幢楼的间距。
18.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甲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乙图是嫦娥四号拍摄的月球背面照片,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月坑,即 。
19.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动(如图所示)。
(1)在位置1时,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相是 。
(2)从位置1到位置2,月相变化刚好经历了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表示 (选填“农历”或“公历”)一个月。
20.2022年6月7日(五月初七) 10点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发射当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甲中 (填字母) 位置,诸暨昼夜长短情况是
(2)当晚的月相为图乙中的 (填序号)。图丙中符合当晚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21.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选填“太阳高度变化”或“昼夜交替”)现象。
(3)A地正处于 (选填“清晨”或“黄昏”) 。
22.某同学为解释北半球中高纬度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分别绘制了夏季、冬季某天正午杆影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杆影是由于光 形成的。
(2)图中箭头B表示的是 (选填“正东”、“正西”、“正南"或“正北)方向。
(3)图中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天正午的是 (选填“甲"或“乙")。
23.地球自转和太阳光照射情况如图所示,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是从 极(选填 “北”或“南" )上空观察的:
(2)根据太阳光照射的范围可知,这天所属节气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
24.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
(3)A地正处于 (选填“清晨”、“中午”、“黄昏”或“深夜”)。
25.小科为“观察太阳方位变化”,按如下步骤开展活动: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再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②在地球仪上找到丽水的大致位置,用双面胶将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
③按由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请回答:
(1)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 一致;
(2)若你站在“十”字方向标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 ;
(3)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 。(填字母)
A.是一个半圆 B.与太阳光线垂直 C.平分整个地球
26.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火柴梗模拟“人”: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
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
(1)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
(2)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 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
(3)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
27.小安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纬、纬线一致;
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⑤观察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
(2)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
四、解答题(共3题;共29分)
2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将在轨工作6个月。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请回答:
(1)对接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会环绕地球不断地运动,逐渐靠近空间站,请你判断飞船在绕地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并说明理由。
(2)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的轨道高度低于空间站,这也意味着飞船的速度 (填“大”、“小”或“等”)于空间站,当飞船抵达空间站后下方约50千米的相对位置并逐渐靠拢后,两者建立相对通信和导航。
(3)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右图甲为日、地、月三者运动和位置关系的模式图,那么c代表 。
(4)太阳高度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太阳能热水器在安装时,集热板尽量与太阳光垂直。金华地区夏季时集热板的放置情况如图乙,进入冬季时应使倾斜角度a (填“增大”、“减小”、“不变”)。
29.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给了地球光亮和温暖,更给了地球生命维持所需的能量。
(1)除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 两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2)已知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千米,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 s,求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
(3)太阳光需穿透地球大气层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如果地球大气层消失,会出现________(选填字母)。
A.日出、日落都延迟 B.日出、日落都提前
C.日出提前、日落延迟 D.日出延迟、日落提前
30.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
资料一: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
(1)如图甲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2)小应画了一幅科幻画一心中的月球(如图乙),图中呈现了类似地球上雨后"彩虹"光晕。月球上真的有彩虹吗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资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
火星距离地球很遥远,若距离取 5.5×1010米,则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需要多少时间 (电磁波的速度为3×108m/s)
(4)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从着陆器中驶出。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g火=3.76NKg),共有6个车轮,若每个车轮与火星表面的接触面积为4.0×10-3m ,求"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A2.A3.C4.B5.A6.A7.B8.C9.D10.D11.A12.D13.D14.A15.A
16.【答案】(1)②
(2)C
17.【答案】(1)A
(2)十五或十六
(3)增大
18.【答案】(1)日珥
(2)环形山
19.【答案】(1)新月或朔
(2)农历
20.【答案】(1)B;昼长夜短
(2)②;B
21.【答案】(1)自西向东
(2)昼夜交替
(3)黄昏
22.【答案】(1)直线传播
(2)正北
(3)甲
23.【答案】(1)北
(2)夏至
24.【答案】(1)自西向东
(2)昼夜交替
(3)黄昏
25.【答案】(1)经线、纬线
(2)南方
(3)B;C
26.【答案】(1)自西向东
(2)B
(3)西南(或西)
27.【答案】(1)自西向东
(2)西南方(西方)
(3)B
28.【答案】(1)飞船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其做圆周运动,所以其运动的方向时刻发生改变,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飞船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大
(3)月球
(4)增大
29.【答案】(1)水星、金星
(2)t=s/v=1.5×1011m/3×108m/s=500s
(3)D
30.【答案】(1)D
(2)这不是月球上的彩虹。地球上雨后“彩虹”光晕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雨滴色散形成的,而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因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液态水,因此不会下雨,故不具备“彩虹”光晕形成的条件。
(3)
(4)火星车对地面的压力F=G=mg火星=240kgx3.76N/kg=902.4N
火星车对地面的压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