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1 22: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第二课时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鲁迅逝世13周年时,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怀念,而且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整首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1节是第一部分,第2~4节是第二部分,第5~7节是第三部分。
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提出了不同的人,其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迴异的观点,道出了参加鲁迅纪念活动的最深感触,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
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甘为子牛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根据第一部分表达的感受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课文配有陈逸飞所绘的鲁迅先生画像,画作中的先生脸庞清瘦,目光坚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鲁迅的直观印象。
“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呢?
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甘愿为人民做牛做马的人
齐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像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两个“活”与两个“死”的含义相同吗?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不同。第一个“活”指生命存在,“死”指精神已死;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死”指生命逝去。
从生与死的价值的对比中,你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精神和身体是可以分开的,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课文主题: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并且热情歌颂了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那些人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本文不仅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
.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迅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想让自己名字永垂不朽,不让别人活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指的是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群众“伟大”,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不让别人活下去的人。
俯下身子做牛马,情愿作野草,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样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指的是一生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
想一想:人民为什么这样“恨”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他们骑在人民头上时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残酷地欺压人民。
他们骑在人民头上表情会很傲慢,很得意。
是那些自吹自擂比人民群众“伟大”,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不让别人活下去的人。
问题1:把名字刻入石头,不让别人活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思考下面的问题:
指的是一生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
问题2:“情愿作野草”“ 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样的人指的是什么人呢?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被人民忘记和摔垮。
问题3:人民群众对待他们的态度分别怎样?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会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憎恨
爱戴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被人民怀念和爱戴的是哪些人?被人民唾弃和憎恶的是哪些人?
欺压人民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
压迫人民的人
为人民服务的人
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给人民做牛马的人     
流芳百世    
遗臭
万年    
拓展延伸
泰戈尔
《某人》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