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政治制度+社会治理+思想文化)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的管理,人们的经济活动包括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等活动。”(基础)
社会生活:“广义上包括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的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从经济与社会生活角度,通过6个与此相关的专题,揭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六个专题单独呈现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纵向演进过程,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古代
近代
现代
食物生产
社会生活
采集、渔猎→农业出现
私有制、阶级、国家出现
农业文明
食物物种交流
丰富物种、改善生活
农业现代化
消除饥饿、保障粮食安全
工业文明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农业生产→农业发展→农业革命的意义
【课堂导入】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三字经》
稻
粱
菽(豆类的总称)
麦
黍(俗称黄米)
稷(北方称谷子)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三字经》
一、农业的产生: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
1、时间:从人类产生到距今约1万年前(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
2、食物来源——采集和渔猎
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
材料: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虽然占主要地位,但因动物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很大,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因而采集和捕鱼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
4、生活方式:
①用火: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迁徙、群居;
3、生产工具: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材料:他们(采集者)对住地环境了如指掌……他们发明了许多种工具,包括刀具、斧头、刨子、锤子、锥子及针。同样,他们还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武器,……他们的许多发明创造……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1930年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曾将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有色骨骼和鹿角”带到巴黎博物馆,请该馆矿物研究室的人员对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骨、角标本上的黑色物质并非有色金属的污染,而是燃烧的结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材料: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比此后任何时候都更为平等,其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当时的女性对于团体获得食物的贡献不说大于男性,至少也是同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③社会有了简单分工:男性狩猎;
女性承担生育、抚养后代和采集更多社会责任。
——女性地位较高。---母系氏族阶段
材料:在人类的早期社会中,女性作为母亲,作为年轻后代的唯一确切知道的亲长,享有高度的敬重和威望,这种敬重和威望竟达到了女性的完全的统治。
--巴霍芬《母权论》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
1、背景:①在长期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学会了选 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②生产工具进步--磨制石器(新石器出现)
2、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
▲ 反映原始农业的壁画
材料1: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 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材料2: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号》
材料3:大约距今1万年前,在环境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下,局部的人地关系失衡导致了食物短缺和人类营生方式的转变。
———《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那么农耕和畜牧是如何产生的呢?
避免疾病或中毒
人口增长,禽兽不足
局部的人地关系失衡
材料4:农耕的产生只能在特定的地域——第四纪冰川期影响适度的地球中纬度地区。……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过程中将食物尝试种植,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待到冰期结束以后,由于食物相对充裕,他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将贮藏的种子用于种植,将一时吃不掉的野兽尤其是幼小的草食及杂食动物拘系起来。……一些草食动物,如牛、羊相对来说性情较温顺,它们就成为家养动物了,农耕和畜牧随之产生。
——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
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的掌握
气温降低,食物减少,迫使人类开始储备粮食
首先,人口的移动一定会受到地理环境或周边邻居的限制。其次,季节性资源必须是丰富而规律的。这类资源可以包括鱼、贝类、干果和植物种子,总之必须多产且源源不断。再次,人口的增长必须达到一个食物短缺、人口与食物供给失衡的程度。……导致食物生产的出现。 ——布赖恩·费根《世界史前史》
三大农业 起源中心 农耕 畜牧业
东亚
西亚
中美洲
粟、水稻
小麦、大麦
玉米、甘薯
猪、狗(距今约8500年)
骆马(距今约6000年)
水稻
粟
甘薯
3、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
玉米
绵羊、山羊(距今约9000年
4、特点: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大、具有多样性
二、农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四大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
共性
依据地图指出四大古代农业文明的共同特征?
依据地图指出四大古代农业文明的共同特征?
①地处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灌溉农业发达;
②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大事;
③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1、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前19-16世纪)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土地归属: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
(3)社会生活:《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劳力等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法律规范农业生产)。
(4)农耕条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水源。
两河流域乌尔王陵镶嵌画(局部)
此图截取自乌尔王陵中出土的乌尔王家军旗,表现的是苏美尔人提着鱼参加宴会的场景。
第四十五条:自由民以其田租与农人佃耕,并将收取其田佃金。
第二四五条:倘自由民租牛,因不慎或殴打致牛死亡,则彼应以牛还牛,赔偿牛之主人。
——《汉谟拉比法典》
(二)个性
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土地归属: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3)社会生活: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但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古埃及长诗
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成为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 古埃及人放牧壁画残片
这幅古埃及墓葬壁画,反映了古埃及人放牛的场景。
3、古代中国
(1)种植格局:
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农业区的原始种植结构
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2)土地所有:
①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②战国以后——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3)生产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补贴家用
农夫
集体耕作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
铁犁牛耕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国家政策:
(5)水利工程:
秦以后,国家重视水利工程。比如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6)生产分布:
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南宋 《耕获图》
(1)种植格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
(2)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战国开始)。
(3)经营方式:以个体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战国开始)。
(4)国家治理:兴修水利,农业赋税 重农抑商。
(5)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
(6)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
(7)耕作制度: 南方稻麦轮作,一年二熟或者一年三熟
战国时期铁锄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
南方:稻作农业区
北方:粟麦农业区
秦汉——隋唐
汉
龙首渠
秦国
都江堰
商与西周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集体耕作。
战国以后
铁犁牛耕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秦以后
重农抑商
小农经济:(生产关系)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生产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灌溉工具及水利)
4、古希腊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
▲古希腊陶瓶
这是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希腊陶瓶。瓶上的画描绘了雅典人收获橄榄的情景。
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土地所有——公民拥有土地,役使奴隶劳动
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斯巴达人将征服的希洛人全部变为奴隶,让他们承担所有的农业劳动。
5、古罗马
(1)食物生产: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2)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贵族、富人私有
(3)社会生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小农破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
土地贵族已经能够通过接管国有地产以及购买小农的土地发展成大地产(即大庄园)。大地主依靠奴隶和承租人的劳动,并常常集中种植、养殖商品作物,比如种植赖以酿酒的葡萄树,用以榨油的橄榄树和饲养产羊毛的绵羊等。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赶集的古罗马农民
这幅大理石浮雕,表现的是1世纪的古罗马农村场景。图中一位农民赶着牛,提着葡萄,背着猎物区赶集。
6、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个家族共同耕种。此外,还有专门供养祭司和军事首领的土地以及供军需用的军用地。这些土地用公社成员和奴隶来耕作。奴隶主要由战俘和债务奴隶构成,贵族和祭司一般都占有奴隶,用以从事耕作和建筑等劳动。奴隶也是买卖的对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1)食物生产: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 马铃薯。
(2)土地所有:贵族私有 村社公有 家庭份地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浮动园地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和西欧农业生产有那些差异?
材料: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卢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1)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
①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
②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
(2)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
①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②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举则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三)农业出现的意义
农业革命:距今大约一万年,最后一个冰期结束,气候渐趋变暖,人类历史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即人类由狩猎和采集时代过渡到定居农业时代。这一转折在历史上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三)农业出现的意义
(1)生产力: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身份转变: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物质基础变化: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③人口变化: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材料1: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
材料2: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农业的出现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材料3:有了原始农业,食物来源较前丰富了,生活较前有了保障,这样人们才有条件从事副业生产,如: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等,……由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要附着于土地,同时生活又较前有了保障,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
西安半坡遗址复原模型
①生活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生产方式:实现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劳动。
③精神生活: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
(3)农业的出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埃及太阳历
中国夏小正
古代印度的天文、历法、数学(1到9的数字,发明0;按位记值)成就。
古代印第安人:玛雅历、“零”的概念、20进制。
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①天文、历法都获得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 产 力: 定义: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要素:①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
生产关系:定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分配的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生产关系的变化
农业革命
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
男女地位变化
剩余产品
私有制
部落首领把集体
财务据为己有
贫富
分化
阶级产生
国家
强制机关
生产关系的变化
战争
剩余产品掠夺
自由民VS奴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材料:军队、法庭、监狱、政府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
——詹子庆主编 《中国古代史》
(4)生产关系的变化
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农业革命影响:
①第一次革命:从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增加食物供应,加速人口增长。
②生活日渐丰富:定居,聚落,出现制陶、采矿、冶炼等物质生活需要,和音乐、文学、宗教等精神生活需要。
③科学技术发展:农业需要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学科。
④男女地位变化:男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⑤国家应运而生:农业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国家形成。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第二次分工:是指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3)第三次分工: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交换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使商品生产出现并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交换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越来越不便利,于是专事交换的中间人一一商人应运而生。
【课堂练习】
1、(2022·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三阶段练习)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结合所学新石器时代的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并有了一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A项;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国家,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铁犁农耕推动下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
B
2、(2022·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期末·15)“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
A.呈现多元特征
B.起源时间完全一致
C.相互借鉴发展
D.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答案】A
【解析】在题干内容中主要述及了以下几个地区:西亚、东亚、美洲,在这些不同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不同文明,如“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呈现多元特征,故选A项
A
3、(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反映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B.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
D.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
【答案】D
【详解】依据图示可知,反映了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这说明当时嘉峪关地区百姓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排除A项;仅从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无法说明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养蚕缫丝技术,排除C项错误。故选D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