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自然经济为主,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2)外国商品很多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
(3)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
无力购买英国工业品。
1856——1860年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英法
提出
修约
拒绝
中国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思考: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
“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借口而已。
2、借口: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二)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从原因上看,两次战争的爆发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从发动者及进程上看,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是英国,战火主要在东南沿海;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英法联军,战火由东南沿海燃烧到北京,破坏程度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结果上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时 间:
侵略者:
1856年10月
英法联军进攻, 俄美充当帮凶
过 程:
攻陷广州,
逼近天津。
结 果:
签订《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 1856─1858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黄 海
东
海
河
运
河
长
江
汕头
宁波
《天津条约》:(1858年)
1、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北京
营口
黄 海
东
海
黄
河
运
河
长
江
汕头
天津
宁波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58
1858
1859
1860
第二阶:1859─1860
广州
北京
天津
1、火烧圆明园
2、签订《北京条约》
1860年
英、法联军
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1、火烧圆明园
时间:
制造者:
过程:
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
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朗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
圆明园仅有的一套金编钟中的两枚。
景泰蓝麒麟
漆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贪婪的士兵
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物证)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大英博物馆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装饰有十二生肖喷泉的海晏堂
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怀抱
看着圆明园原来的辉煌、被焚毁的惨烈和近年来圆明园文物的回归,你有怎样的感想呢?
落后就要挨打
要避免再次遭受侵略,就要强大起来
中国人民有着高超的智慧与工艺
2、签订《北京条约》
(1)《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增加赔款额。
1860年
时间:
内容: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部
共计
150多万平方千米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内 容 内 容 影 响
割地
通商
赔款
其他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英)割九龙司
(俄)割乌苏里江
以东
割香港岛
增开天津
增开十口
五口通商
赔偿损失
(2100万银元)
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并使原本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追加赔款
(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赔偿损失
(600万两白银)
公使进京
舰船在长江
航行
协定关税
更多的主权遭到破坏,便利西方侵略势力进一步对中国的侵略
签约有效
十处通商,
公使驻京,
巨额赔款,
长江航行。
签约有效,
增开天津,
割地九龙,
赔款大增。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
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
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 A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④
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处废墟(右图)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B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3.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B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4.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B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C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6、材料题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3)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美国。 (3)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