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联考
历史
叁春管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B项正
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的人们编撰农书、
确。宗教改革运动之前就已经有民族观念的产生了,排
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这些活动皆与农业相关,说
除A项:基督教影响力的丧失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明两河流域的居民比较重视农业生产,A项正确。材料
材料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
没有说明楔形文字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原始?.B【解析】根据材料“8世纪中叶”“地方设州、郡、县
农业出现于距今约1万年左右,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
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仿
除C项;材料没有将两河流域的天文学成就与其他地区
效唐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和科举制度,说明其仿效唐
相比,无法得出两河流域天文学成就领先世界的结论,
朝的典章制度,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朝鲜学习唐朝先
排除D项。
进制度,与民族意识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朝鲜
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印度、古希腊、罗
学习唐朝制度,而非制度创新,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朝
马都在古代产生了形态各异的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呈现
鲜学习唐文化的表现,不能说明唐朝学习朝鲜文化,无
出多元化特点,A项正确。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有一定
法体现文化互动,排除D项。
的影响,但“取决于”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科学,排除B8.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人侵”“同化”等信息可知,材
项:材料只说多元,并没有趋同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
料反映了古代西北非洲地区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项正
体现了多元而非同源异流,排除D项。
确。A,C,D三项表述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述帝国在9.C【解析】根据材料“15世纪”“在印度不到3杜卡的胡
新建立的行省设置驿站,并派官员和军队管理,说明驿
椒,在开罗则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价格已经是
站是帝国地方治理的组成部分,B项正确。亚述帝国强
印度的50倍”可知,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香料等生活必
制推行邮驿制度,其目的是巩固帝国统治,不是服务百
需品,但是高昂的价格促使欧洲人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
姓,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强制奴隶服役,排除C项;交
路,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
通建设有利于军事征服但不能保证其胜利,“保证了”一
格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此时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A
说过于绝对,排除D项。
项:香料涨价推动了新航路开辟,而不是推动欧洲农业
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的远征过程热衷于
种植结构变动,排除B项:材料与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传播希腊文化,B项正确。被征服地区与希腊地区文明
无关,排除D项。
类型不同,文明程度高低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10.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
现亚历山大对希腊文化的向往和传播,没有他的统治方
地区孤立发展的状态,推动世界日益密切联系为一个
式,排除C项:希腊人文精神源于希腊政治经济的发展
整体,推动了世界格局演变,D项正确。全球航路开辟
和自然地理环境,并非由亚历山大远征所催生,排除
推动了各地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而非覆灭,排除A
D项。
项:材料只说围绕中国形成白银贸易网络,没有表明出
5.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封君封
现贸易逆差,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
臣制,一个封臣一般只对应一个封君,并要向封君效忠,
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
而材料提及一个封臣对应多个封君,若封君间有对立,11.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学者
对于封臣米说,效忠于谁绝非易事,A项正确。德国封
努力把美洲印第安人的几近灭绝归因于来自旧大陆疾
臣对应多个封君与德国四分五裂相关,与城市工商业发
病的传染,这是在淡化殖民主义的罪行,C项正确。
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封君封臣制度,与民族
“病毒是印第安人口诚少的主因”只是材料的表面含
国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封君封臣法律上的
义,并不是材料的实质,排除A项;西方学者努力把美
平等,排除D项。
洲印第安人的几近灭绝归因于来自旧大陆疾病的传
.B【解析】材料描述了欧洲中世纪经历了只知有(宗)
染,掩盖了殖民主义罪行,排除B项;材料与自然环境
教,不知有国,到教、国并重再到纳宗教于国家观念之中
的改善无关,排除D项。
1南丰一中黎川一中
A.驿站旨在服务百姓生活
郑
宜黄一中南城二中
B.驿站是帝国地方治理的组成部分
蟈
金溪一中广昌一中
2022一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C.亚述帝国强制奴隶服役
乐安县实验学校
D.交通建设保证了军事征服的胜利
◇
高一历史试卷
4.在远征路上的亚历山大经常向宙斯、雅典娜等希腊诸神致敬,找希腊预言家占卜,举办希腊式
的体育、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赛事。一批优秀的希腊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其他各个
沙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方面的学者陪伴在他左右。由此可见,亚历山大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炉
A.提高了被征服地区文明程度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
B.热衷于传播希腊文化
s
试卷上无效。
C.借助希腊文化实行专制统治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D.催生了希腊人文精神
◇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5.13世纪时,一个德国男爵同时从20个封君那里领取土地,有的封臣甚至有43个封君。这
长
合题目要求的。
现象
1.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
A.对封臣忠诚度是一种考验
然
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
B.源于城市工商业逐渐发展
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C,反映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A.两河流域的居民重视农业生产
D.表明封君封臣法律上平等
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关系密切
6.欧洲在中世纪经历了只知有(宗)教,不知有国,到教、国并重再到纳宗教于国家观念之中的过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程。这一过程
粉
D.两河流域天文学成就领先世界
A.开始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2.古代两河流域基于建设浩大水利工程的需要,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体制并制定了严酷的法
B.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和
典一《汉漠拉比法典》;古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古希腊在海外殖民中演进出独特的城邦体
C.反映了基督教影响力的丧失
好
制;古罗马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这些可用来证明,人类文明
D.推动了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7.8世纪中叶,新罗(今朝鲜)在中央设执事省,地方设州、郡、县、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以
B.取决于地理环境类型
《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这反映出,当时的朝鲜
毁
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
A.民族意识淡薄
棕
D.呈现出同源异流特征
B.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棕
3.据记载,亚述帝国在征服叙利亚中部后,设置行省进行管理,并在该行省设置了三个驿站,驿
C.重视制度创新
站配有邮驿长和军队指挥官,又迁移30户家庭对其进行照料。这说明
D.与唐朝文化形成互动
高一历史第1页(共8页)】
高一历史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