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满分:100分 时量:75分钟
得分:__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用什么制度取代了禅让制(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内外服制
2.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尊奉的是下列哪种思想( )
A.黄老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隋唐时期创立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授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唐朝时,进行税制改革,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该税制是( )
A.方田均税法 B.一条鞭法
C.两税法 D.募役法
5.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是( )
A.南、北面官制 B.猛安谋克制
C.行省制 D.“四等人制”
6.下列人物中,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韩愈 D.王夫之
7.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多个侧面的作品是( )
A.《红楼梦》 B.《本草纲目》
C.《水浒传》 D.《农政全书》
8.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下列哪个事件中,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 D.维新变法运动
10.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和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与科学 D.“三民主义”
11.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 )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
12.下图是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一场重大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全国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B.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转变为公有制
1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A.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15.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B.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6.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7.有人评价他说:“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里的“他”是( )
A.汉谟拉比 B.苏格拉底
C.亚历山大 D.大流士一世
18.某校组织一个文明展,其中可以用在阿拉伯文化展板中的内容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这说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
B.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这与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欧、亚、美三大洲有关
C.阿拉伯人广泛融合东西文化,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突出成就
D.阿拉伯人发明了造纸术,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19.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到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 )
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B.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C.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20.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文艺复兴后( )
A.人终于拥有了现世生活 B.人的价值开始得到肯定
C.人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 D.人摆脱了基督教的信仰
21.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22.据统计,殖民扩张时期,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途中而损失和牺牲的。该材料反映的是( )
A.亚洲劳动力短缺
B.血腥的殖民掠夺
C.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
D.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23.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旧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对外扩张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劳动者的政治经济权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点的做法是( )
A.大力推动第三产业
B.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C.主动抛弃了凯恩斯主义
D.积极顺应“新经济”发展潮流
25.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国之间建立了各种内涵不同的“战略关系”“伙伴关系”,出现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有摩擦又有协调的新局面。这一新局面反映出冷战后( )
A.美国的单极霸权已丧失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以和平代替了冲突
D.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6小题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郡的长官是郡守,其副职是郡尉(分管军事)),另外还配备郡监(监郡御史)——直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代表中央监控地方。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的,概不世袭。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10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学、遗传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玉米起源于美洲墨西哥、秘鲁和智利沿安第斯山麓的狭长地带,玉米是从大刍草直接演化而来的,人类驯化栽培玉米至少已有七千年的历史。1492年11月,哥伦布及其伙伴在西印度群岛发现一种新奇的谷物——玉米,在1494年的第二次航海归来时将玉米果穗作为珍品奉献给了西班牙国王,随着16世纪世界性航线的开辟,玉米沿着新航线开始了它的环球旅行。据科学家的研究报告,玉米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在不同环境下产生了变异百出、丰富多彩的类型。
材料二
玉米在欧洲各国文献上首次出现的时间,不能代表玉米最早引进和栽培的时间。因为当时欧洲人主要以小麦和豆类以及稍后引进的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并不重要。直至18世纪以后,由于接连不断地发生饥荒,玉米才在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在人类的帮助下,经历了400多年的环球旅行之后,终于在世界适宜生长的地区安家落户,发展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现在,玉米已跃升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谷物粮食作物。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冬屏亚《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的洲际传播轨迹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玉米传播产生的影响。(9分)
三、探究题(15分)
28.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国家出路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请回答:
(1)请列举三个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实践。(6分)
(2)选择上述一种实践,简述其史实,并谈谈其意义。(9分)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C
B
B
A
0
A
C
A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C
C
D
B
C
B
C
B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6小题18分,27小题17分,共35分)
26.(1)特征:受封对象多样,以王族为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血缘为基础,层层分授,等级
森严;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8分,答出四点即可)
(2)主要措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乡、里亭的基层组织。(4分)》
意义: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强化了基层管理;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对后
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答出两点即可)
27.(1)传播轨迹:美洲到欧洲再到世界各地。(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促使物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玉米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6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影响:助推了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饥饿状况;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
(9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三、探究题(15分)
28.(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答案示例:洋务运动。
在内忧外患之下,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旨在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打出了自强
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但是不改变封建制度,
必然导致失败。(9分)
历史参考答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