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研究显示,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铲、石刀、骨柄、石刃刀、锄、镰等,这些生产工具一般通体磨光。同时,让工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的钻孔技术也有广泛体现。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
A.具有鲜明的旧石器时代特征 B.原始生产力得到一定提高
C.封建小农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磨制石器开始应用于生产
2.学者葛剑雄认为,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行政中心有严格的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的疆域边界,只有到了秦朝,才有了真正明确的疆界。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秦朝( )
A.重新完成国家统一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修筑了长城与驰道 D.以秦律治理地方
3.先秦原始儒学注重双向性伦理,虽有“尊尊”之等级,实无“尊卑”之贵贱;汉代儒生推崇《左传》深于君父之义,以秦制律令体系的“尊卑”取代了《春秋》的“尊尊”。这反映出西汉儒学( )
A.背离了儒家思想传统 B.迎合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C.完善了纲常伦理体系 D.肯定了秦朝的政治统治
4.我国开始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以“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为主的古代赋役制度是( )
A.两税法 B.租庸调制 C.均田制 D.一条鞭法
5.据学者统计,唐代有 369名宰相,出自 98个家族;而宋代有 134名宰相,出自 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 )
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6.“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由此可见,契丹(辽)的政策特点是( )
A.实行汉化 B.民族分离 C.军民合一 D.因俗而治
7.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六部权力削弱 B.内阁掌决策权
C.皇权得到加强 D.导致宦官专权
8.墟,是我国南方农村进行贸易、时聚时散的场所。如表1是清代广东潮州府墟市数目增长表。这反映出,当时潮州府( )
表1
康熙时墟市数 乾隆时墟市数
潮那阳县 5 17
揭阳县 5 26
海澄县 5 10
惠来县 2 11
饶平县 3 19
大埔县 3 20
A.村镇商业日趋活跃 B.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C.抑商政策逐渐弱化 D.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9.1902年,康有为写成《大同书》描绘了一个工业发达、推行民主选举的世外桃源。在书中,他称赞儒家的井田之法可使“人人不忧饥寒”;主张人类应该建立“公政府”,统一掌握全球各地物产并合理分配其使用及销售。《大同书》的创作( )
反映出传统隐逸文化的复兴
B.受到了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
C.体现了融合中西文化的特点
D.指明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
10.黄埔军校建校之初,将原定三年的学制大大压缩,学生入学后只须接受一个月的入伍教育和六个月的正式教育。黄埔军校学制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
A.解放战争的需要 B.红军长征的需要
C.抗日战争的需要 D.国民革命的需要
11.下边是某次战役示意图。这次战役的胜利( )
图1
A.解放了华北地区全境 B.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C.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D.使解放军取得了数量优势
12.1949 年2 月,中国中央发文指出:“为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对我有利及严格保持我国家主权独立并由政府严格管制等原则的条件下,(贸易)是可以而且应该允许的。”这一规定( )
A.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 B.彰显了新中国经济政策的灵活
C.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 D.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13.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到了“国家机构”前面;首次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了宪法;承认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或缺。这些变化( )
A.推动了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确立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C.表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D.适应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
14.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记载了在远古时期,希腊人在诸神的支持下,凭借智慧最终攻克了特洛伊城。19世纪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古特洛伊城的遗址及其在公元前12世纪遭受战争的遗迹。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古希腊人擅长用理性思维认识世界
B.《荷马史诗》有一定的事实为基础
C.一切历史真相唯有通过考古来验证
D.《荷马史诗》是口述历史典型代表
15.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修建了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通往各省的驿道。驿道上设有驿站、旅店、招待所和给水站等服务性设施。帝国境内的驿道基本上都与国际商道相联,极大地便利了东西方之间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据此推知,阿拉伯帝国( )
A.商业发展领先东方 B.商品经济成为主导
C.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D.开辟了亚欧新商路
16.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 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7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通过行政手段,打破原来大部分以血缘为纽带的互助关系,以村、乡行政区为单位,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社”“义务耕田队”“妇女生产组”“儿童杂务队”等劳动互助组织迅速成立起来。'督冀鲁豫边区在劳动竞赛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互助合作社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形成了以团体为基本单元的竞赛活动。1941年3月至1942年,在王震的率领下,三五九旅分四批进驻南泥湾,克服千难万险,开创了壮阔的“陕北好江南”,谱写了彪炳史册的佳话。劳动竞赛活动在各行各业普遍开展,陕甘宁边区的“赵占魁运动”、太行边区的“甄荣典运动”、晋绥边区的“张秋风运动”等,无不是南泥湾精神的生动体现。
——摘编自欧阳恩良、王建超《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劳动竞赛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劳动竞赛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天花病毒是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入美洲的。私人船主、船员通过贸易站频繁与土著接触,把天花传播到印第安人当中。携带病毒的传教士在印第安村落之间来回奔波,成为引入和传播天花的导火线。人们感染天花病毒后,病毒在携带者体内存在一周或更长时间。1520年,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带领军队在攻克特诺奇提特兰时,天花感染当地印第安人并大规模流行。1588年,天花波及整个南美大陆。天花登陆美洲造成印第安人口急剧减少,殖民者重新考虑种植园和矿井的劳动力来源。天花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印第安人不再相信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天花大流行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少数幸存者也无法保存印第安人传统文化,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被“植根”在美洲大陆,有些地区出现了西班牙语和土著语并存的现象。为了减少天花大流行造成的损失,西班牙国王赦令医师领导皇家慈善疫苗远征活动,进行过6万多次的疫苗接种,对控制天花在美洲的流行意义重大。
——摘编自刘去非《16—17世纪西葡殖民时期美洲天花大流行的特点及其影响》
(1)据材料概括天花在美洲传播的途径。(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花在美洲传播带来的影响。(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人民画报》:大国脸谱,时代变迁
材料 1950—1965年《人民画报》的封面以工人作为封面图片的有23幅,农民18幅,儿童28幅,少数民族群众10幅,军人6幅。例如:1955年年度封面,农村合作社农民手捧着丰收的稻谷,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展现了农民春风满面、欢乐和幸福的形象。1957年年度封面是鞍山钢铁厂生产的夜景。
1977—1999年《人民画报》的封面,呈多样态势,体育健儿、影视明星、科研人员、风景花卉等频频出现。封面人物中演艺人员达44幅,运动员24幅,科学工作者17幅。例如:1980年第8期为女排主攻手郎平赛场扣球的画面;1997年第4期为影视演员宁静;1998年第5期是骑着自行车的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
2000—2016年《人民画报》的视野不局限于国内,封面设计、排版和图片设计方面更具国际风格;选择内容愈益丰富,不管是政府官员、行业大腕还是普通百姓,人物形象生动丰富。例如:2003年年度封面是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及返回成功,整张图片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将三种元素组合到一起,图片中心为宇航员杨利伟。2004年的年度封面是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的冠军刘翔。2014年有5期封面反映习近平及第一夫人的外事活动。
——摘编自朱子涵《大国脸谱,时代烙印——<人民画报>的封面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大国脸谱与时代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D 6.D 7.C 8.A 9.C 10.D
11.A 12.D 13.D 14.B 15.C 16.C
17.(13分)
(1)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6分,每点2分)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思想僵化。(每点2分,三点6分)
18.(12分)
(1)特点:行政手段推进;群众广泛参与;因地制宜;行业广泛;组织形式多样;以地缘为基础。(每点一分,共6分)
(2)影响:有利于打破敌人封锁,巩固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铸就了艰苦奋斗的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为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每点2分,共6分)
19.(15分)
(1)途径:战争;贸易;传教。(3分)
(2)影响:加快西方殖民征服进程;改变美洲人口结构;客观上推动了黑奴贸易;破坏印第安文化;促进拉美文化的形成;推动医学发展。(每点2分,共12分)
20.示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推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画报的封面人物以工农兵学为主,个体身份模糊,强调集体共性,展现新中国工农建设和发展成果和人民对社会主义政权的认同。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的经济、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这一时期画报的封面人物涉及工、农、体、艺等多个领域,突出个性和多元方向,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进入21世纪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时期画报的封面形象面向国际,多用电脑技术合成照片,展现了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成就,见证着中国的崛起和以强大的自信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画报》的封面影像记录时代,反映时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见证着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