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赤道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演化成物种丰富的雨林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与森林发生山火后的演替属于同一类型
B.该岛屿远离人类社会,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群落最终都会演替达到一个与所处环境相适宜的相对稳定状态
D.在裸岩上的演替一般会经过裸岩→地衣→苔藓→灌木→草本→乔木等阶段
2.如图表示某地区的部分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缺少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D.该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其中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
B.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D.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腹还田”可使牛羊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流入农作物,促进农作物生长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生态工程就是指根据分析、设计、调控,建设一个全新的人工生态工程体系
D.“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5.如图是桑基鱼塘运作的简要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中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遵循了自生原理
B.蚕排泄物喂鱼体现了物质与能量可以从蚕流向鱼
C.桑树适应我国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遵循了协调原理
D.鱼塘中四大家鱼混养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B.果酒、果醋发酵过程中都需要不断通入空气
C.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
7.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葡萄酒时对葡萄的处理步骤为:去梗→清洗→灭菌→榨汁→装瓶
B.进行葡萄酒发酵时,应对装置进行清洗、消毒,并将果汁装满瓶子
C.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
D.过程⑤需要氧气而过程④不需要氧气
8.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100℃条件下煮沸5~6分钟属于灭菌方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消毒即可
C.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液体培养基
D.平板划线接种微生物时需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9.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倒平板都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所有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吸管和培养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方可进行倒平板操作
10.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作为对照
C.将土样进行10倍稀释后,取1mL上清液加入盛有9mL蒸馏水的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
D.将涂布器在火焰上灼烧,待其上的酒精燃尽后,必须先冷却再进行涂布平板操作
11.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液和发酵装置在接种前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B.通过改变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可以调节培养液的溶氧量
C.发酵罐培养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
D.利用发酵工程大规模发酵可以生产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
12.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麦经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后,最终过滤、调节、分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无需经过发芽阶段
B.焙烤是为了利用高温杀死大麦种子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
C.煮沸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
D.应在发酵液中的糖分完全消耗后,终止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
13.味精(谷氨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工业生产中常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来生产味精。味精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包括糖化、发酵、提取谷氨酸晶体、精制谷氨酸钠晶体四道主要工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谷氨酸发酵属于需氧发酵,需监控发酵液中溶解氧
B.谷氨酸呈酸性,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谷氨酸的发酵
C.谷氨酸棒状杆菌纯培养可以使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D.发酵结束后应对发酵液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纯净谷氨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
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酸雨频发
B.臭氧层破坏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D.绿色出行和多食素食,可有效降低个人的生态足迹
15.醪糟甘甜芳醇的味道能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增进食欲。在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
用的是甜酒曲(发酵菌剂)中的好氧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制作过程为:500克糯米浸泡→蒸熟自然凉至40℃→加入甜酒曲→放入消毒无油的容器→在压实的糯米中间挖坑→密封容器,32℃下发酵48h后制成醪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酿造醪糟的过程中,酵母菌和乳酸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拌入甜酒曲之前将熟糯米冷却,是为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甜酒曲中的菌种死亡
C.为防止杂菌污染,加入甜酒曲后,应进行高温灭菌
D.将发酵温度从32℃提高到40℃后,可明显缩短发酵时长,更快获得醪糟
16.在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右图所示,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
B.接种环共灼烧了4次
C.该方法也可用于细菌的计数
D.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17.为加速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原位还田的腐化过程,研究人员以冻牛粪为材料筛选出耐低温(10℃)的纤维素降解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初筛菌种前,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在10℃条件下扩大培养目标菌种
B.选用冻牛粪为材料与其富含纤维素及含耐低温微生物有关
C.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可以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元素和氮元素
D.加入刚果红后,透明圈越大纤维素分解菌的降解能力越强
18.木聚糖酶可以将木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降解为木糖,在酿造、饲料生产中有广泛应用。木聚糖酶可以用黑曲霉发酵生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B.用于发酵工程中的菌种都是多种菌种
C.发酵所用的黑曲霉可以在落叶丰富的环境中筛选
D.在发酵生产中,选育出的优良菌种可以直接接种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9分。
19.(10分)下图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
(2)图中北极狐和狼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北极狐处于第_________营养级。
(3)若图中雪兔数量减少、短期内雷鸟的数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
(4)若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Q,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20.(12分)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下图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有净化水质和旅游观光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需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符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2)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够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进面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该调查小组对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如图乙),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B代表________,由图乙可知,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不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影响)。
21.(12分)苹果醋富含果胶、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开胃护肝、排毒养颜、减肥降脂等多种功效,是近年来的流行饮品。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苹果醋的简易制作装置和制作流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过程②的原理是________(填反应式)。
(2)将苹果榨汁后装瓶时,不能装满,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对果汁并没有进行灭菌处理,但随着果酒发酵的进行,其他微生物含量变少,原因是________。
(3)若先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生产苹果酒,则在果酒发酵的生产过程中,气阀a、b应保持的状态是________。若继续用图甲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醋,则需要改变的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2.(11分)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物质S的作用是___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培养基。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___。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25、172、268、178和31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是________个,与此方法相比,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________。
(3)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一步纯化降解菌,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一划线区不间断长满菌落,第二划线区上几乎无菌落,产生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3.(14分)如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________、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其中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要严格控制________(写出两项)等发酵条件。
(2)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发酵工程的菌种,例如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基因工程技术培养的,而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________培育的。
(3)青霉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青霉素,青霉素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同学认为利用青霉菌发酵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不必担心杂菌的污染,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
(4)在发酵过程中,总有头孢霉素产生。人们通过对青霉素生产菌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在青霉素与头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这个前体经过两种不同酶的作用分别合成两个产物。如何改造青霉素生产菌,使其只生产青霉素呢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