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选择题的解法 广东数学高考中选择题占50分,是四选一的,题型以基础题和中等题为主。解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熟练准确、灵活快速,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一、直解对照法:由题目所给条件出发,进行演算推理,直接得出结论与四个答案比较,从而选出答案。这种由因导果的方法是解选择题的基本方法,称为直接对照法。常用以定理、定义、法则、公式的应用问题。例1、已知函数y=f(x)存在反函数y=g(x),若f(3)=-1,则函数y=g(x-1)的图象必经过点的坐标是 A、(-2,3)B、(0,3)C、(2,-1)D、(4,-1)
解:由f(3)=-1得g(-1)=3,则g(x-1)必过点(0,3)故选B。
例2、已知F1、F2是椭圆9x2+16y2=144的两焦点,过F2的直线交椭圆于A、B,若AB=5,则AF1+BF1=( ) A、11;B、10;C、9;D、16
解:由椭圆定义可知:AF1+AF2=2a=8,BF1+BF2=2a=8,相加后AB=5=AF2+BF2代入可得 AF1+BF1=11。故选A
二、逆推代入法:从选项出发,逐一判断是否与已知相符,若判断能否定三个选项,便可逆推否定;若判断能肯定一个选项,便可逆推肯定,这种执果寻因的方法称为逆推代入法。适合于选项信息太少或结论是一些具体数字的题型。例3、一个等差数列共3n项,若前2n项和是100,后2n项和是200,则中间n项和是( ) A、50;B、75;C、100;D、125
解:若选A,则前、中、后n项的和为50、50、150,不构成等差,不合;若选B,则前、中、后n项的和为25、75、125,恰好构成等差,符合,故选B。
例4、若圆x2+y2=r2(r>0)恰好有相异两点到直线4x-3y+25=0的距离为1,则r的取值范围是( ) A、[4,6];B、[4,6) ;C、(4, 6];D、(4,6)
解:由选项可知r能否等于4或6,故逐一检验。当r=4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只有1个,当r=6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有3个,都不合,故选D。三、特例检验法:特例检验就是取满足条件的特例(包括取特殊值、特殊点、特殊位置等),以特殊代替一般,并将得出的结论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若出现矛盾,则否定;若结论与某一选项相符,则肯定。常用于不等式、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等。1、特殊值。例5:一个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48,前2n项和为60,则它的前3n项和为( ) A、-24;B、84;C、72;D、36
解:令n=1,则S1=a1=48,a2=S2-S1=12,a3=2a2-a1= -24,S3=36。故选D。
例6:若0<|α | < π,则 A、sin α < sin 2α;B、cos2 α < cos α;C、tan α < tan2 α;D、cot2 α < cot α
解:取α= - π,可否定A、C、D,故选B。
2、特殊位置。例7:过抛物线y=ax2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FQ的长为m、n,则 等于( )A、2a;B,4a;C、 ;D、
解:取QP垂直y轴时的情况,此时仍满足题设条件,则p=q= ,代入可知选B
3、特殊点。例如: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y2=X|X|+1,则曲线C的大致图形是( ) y y y y x x x x A B C D解:取特殊点(0,±1)、(-1,0),确定选A。
4、特殊函数。例如: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f(a)f(-a)≤0;②f(b)f(-b)≥0;③ f(a)+f(b)≤ f(-a)+f(-b);④ f(a)+f(b) ≥ f(-a)+f(-b)其中正确有 A、 ① ② ④ ;B、 ① ④;C、 ② ④;D、 ① ③
解:取函数f(x)=-x,逐一检查可知① ④正确,选B。 四、推理分析法。1、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推断思维过程,分析四个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否定干扰支,肯定正确的选项的方法叫逻辑分析法。 例8:设a、b满足ab< 0的实数,那么 A、|a+b | >| a-b | ;B、 |a+b | < | a-b | ;C、 |a-b | < | a |- |b | ; D、 |a-b | < | a |+ |b |
解:因A、B是一对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从而排除C和D,令a=1,b=-1,代入检验得B正确。
2、特征分析法。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进行快速推理,迅速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特征分析法。
例9:已知sinθ= ,cos θ= ( π<θ < π ),则tan =
A、 ;B、 ;C、 ;D、5解:由于受条件sin 2θ +cos 2 θ =1的制约,故m为一确定的值,于是sin θ ,cos θ的值应与m无关,进而推得tan 的值与m无关,又由条件可知tan >1 ,故选D五、去谬法,又称筛选法。它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单选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逐一排除错误支,最终达到选出正确支的目的一种方法。
例10:因x是三角形的最小的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A、(1, ];B、(0, ];C、[ , ];D、( , ]
解:因x为三角形的最小的内角,必为锐角,则sinx+cosx >1,从而排除B、C、D,故选A。
六、数形结合法。通过数形结合起来,利用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快速作出判断的方法。常用于知识的迁移。例11:函数y= 的最小值是 A、 B、 C、 D、5
解:函数y= 看成点(x,0)到点(-1,3)、(2,-1)的距离之和 ,作图可知最小值为5。选D。小结:做选择题的方法很多,这里只列据了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借鉴。不过要记住做选择题须准而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