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1 22: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美国没有资格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
旧中国外交: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跪着办外交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是怎样的外交?
屈辱外交: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
《南京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弱,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自主学习
阅读书本P81-83,思考下列问题
破旧立新,独立自主定国是
二战后国际形势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1.外交政策
根据图片、史料及书本知识,概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建国初期(1949-1955年)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
②“一边倒”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基本方针
(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第一次建交高潮)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 1949.10.3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0 1949.11.23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2 1949.10.4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1 1950.4.1 印度
3 1949.10.5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2 1950.10.4 印度尼西亚
4 1949.10.6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3 1950.4.13 瑞典
5 1949.1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4 1950.5.9 丹麦
6 1949.10.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5 1950.5.11 缅甸
7 1949.10.7 波兰人民共和国 16 1950.6.8 瑞士
8 1949.10.16 蒙古人民共和国 17 1950.9.14 阿尔本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9 1949.10.2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作用: 成功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略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1.提出背景
1950年,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但因为印度要求保留英国与旧中国关于西藏问题达成的不平等协议和条约,严重妨碍了两国关系持续稳定的正常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强大的中国,也引起了印度等国家的恐慌。
发展同邻国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正式确立;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保证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标
2.目的
3.过程
4.内容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依据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对中国: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意义
包容性
开放性
尊重
和平
平等
【问题探究】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巨大贡献。
参加日内瓦会议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材料:他对参加国家进行了逐个分析。29国中只有6个建交国家,其余的大部分是原来列强的殖民地,少数独立国家也受西方国家的长期影响,然而它们又都有反帝反殖和谋求独立自主的传统。
—— 裴默农:《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
去,固然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可以多交些朋友,扩大中国的影响,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友谊。
为了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955年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时间
2.特点
3.波折
万隆会议
伊拉克代表
菲律宾代表
泰国代表
锡兰代表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台湾应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遇难。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会 前
会 中
一些国家的代表由于受帝国主义挑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的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有的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并要与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
中国代表团遇到的问题
●遭遇相同:曾受帝国主义的侵略
1955年万隆会议
“同”
“异”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
存异”方针
思考:中国跟亚非国家有过什么相同遭遇?要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尊重差异
团结合作
万隆精神
团结 友谊 合作
[延续——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外交理论
交往新路
中国方案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和平·合作·共赢
大国关系
周边国家
出席会议
“凡是见过周恩来的人,没有谁会忘记他。”
——美国外交官约翰·谢伟思
“即使是最高明的摄影师拍下的照片,也不能再现他的人格和魅。”
——德国记者王安娜
知识再现:列举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953年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1954年
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结合本节课所学,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
国际形势
外交家品质
国家实力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丘吉尔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对比,变化是什么?为什么有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变化: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原因:国力弱、主权不独立→综合国力强、民族独立
启示:弱国无外交;提高综合国力;灵活外交政策。
思考探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巩固练习
B
C
1.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调:“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的这一原则立场出自(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2.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1950年2月,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此举(   )
A.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B.希望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C.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D.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