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0 16: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标题 6.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了解亚洲的分区,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体会亚洲的广阔。 3.通过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 重点 1.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了解亚洲的分区。
教学 难点 通过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师活动 主问题设计 学生活动
教师展示问题并指导学生看书。 教师介绍描述位置的具体方法:①半球位置②海陆位置③经纬度位置。 教师追问位置范围对北美洲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找到答案,补充介绍各分区。 主问题一:以亚洲为例,说明如何描述大洲的位置?(半球\海陆\经纬度) 1.亚洲位于哪个半球?(半球位置) 2.亚洲被哪些大洋和大洲包围?(海陆位置) 3.亚洲大致跨多少经度及纬度?(经纬度位置) 4.地理位置和范围会影响哪些地理要素? 活动:如何描述北美洲的位置?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 主问题二: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有哪些? 2.亚洲有哪几个地理分区? 学生先阅读问题后阅读课本,划关键词并理解记忆。 在理解描述大洲位置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描述。 仿照亚洲位置的描述方法,尝试描述北美洲的位置。 学生观看景观图体会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本课小结 本节课首先学习了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认识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了解亚洲的六个分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亚洲为例,学习了对某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当地的地理位置又会影响其自然地理特征,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重在掌握学习方法。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