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
山有仙华灵洞之奇,
水自双溪渤水之胜。
双龙洞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岩层层面节理或裂缝进行溶蚀,不断扩大而成的岩石空洞。洞体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洞内有钟乳石、石笋和其他各种碳酸钙积淀地貌,并常有地下河通过。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即记录之意。
本文是一篇游记。
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
叶圣陶 (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文化教育界的巨匠。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等。
阅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浙江 一簇 臀部
漆黑 蜿蜒 突兀森郁
zhè cù tún
qī wān yán wù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浙江 一簇 臀部
漆黑 蜿蜒 突兀森郁
( )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 )形容路很陡峭,需要像蛇一样盘着山慢慢前进。
( )窟窿眼儿;缝儿。
( )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根据理解 选一选
A.突兀森郁 B.孔隙
C.盘曲而上 D.蜿蜒
近义词法;
联系上下文法;
查字典法;
联系生活法……
D
B
A
C
学写字
学写字
浙(浙江、两浙)罗(罗盘、罗网)
杜(杜鹃、杜绝)鹃(杜鹃、子鹃)
窄(狭窄、窄小)郁(抑郁、郁闷)
肩(肩膀、双肩)臀(臀部、臀杖)
移(移动、挪移)额(额头、额角)
陆(陆地、大陆)乳(乳名、乳白)
笋(竹笋、酸笋)端(端正、无端)
源(源头、源泉)
观察下面两组左右结构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杜 陆 端 源
鹃 郁 移 额 乳
左窄右宽
左右同宽
上部短撇与点要协调;下部横距均匀,长短有变化。
下部“尹”横长贯穿,撇长有力,稳住重心。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zhǎi sǔn
1.默读课文,用“_____”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句子。
2.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课后第1题)
路上→( )→( )→( )→( )→出洞
用“_____”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句子。
⑧
②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过渡句
利用过渡句来写清游览的顺序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5公里
洞口
外洞
内洞
空隙
2.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课后第1题)
路上→( )→( )→( )→( )→出洞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出洞
⑧
②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具体描写游览过程
用一句话简述出洞
直接出现游览双龙洞
的时间地点
\\
\\
\\
理清课文层次
感受沿途风景
默读第2自然段:
1.圈出作者沿途看到的景物。
2.用一个文中的词概括途中景物的特点。
感受沿途风景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
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
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
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句中有两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宽 窄 缓 急
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地形变化多样,溪流也随之变化,流水声也各有不同,作者感受着这些,心情十分愉快。
仿写练习 拓展延伸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小鱼在水中时而快乐交谈,时而低声细语,时而跳出水面,时而进入梦乡快乐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