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知识梳理与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知识梳理与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0 19: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知识梳理与单元检测卷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东西南北。
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一根小短杆。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要产生影子,必须具备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光源指的是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如:打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
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影子的变化规律:
光源位置低,影子长;光源位置高,影子短。
物体离光源近,影子大;物体离光源远,影子小。
我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影子来进行创作的。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月球小档案: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普遍认为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有火山喷发说和撞击说,现在的科学家主张的是撞击说。
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适宜人类居住。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球体。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
我们可以采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出世界地图上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实验名称 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
实验材料 观察记录纸、小短杆、指南针、记号笔。
实验方法 (1)在硬纸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或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一根小短杆。(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现象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方向:西—偏北—东,长短:长—短—长。
影子的秘密
实验名称 让影子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 手电筒、圆木柱。
实验方法 (1)关闭电源,拉上窗帘,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2)木圆柱不变,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使影子发生改变。(3)光源照射角度不变,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使影子发生改变。(4)拓展研究:改变光源照射的距离、改变挡光物体等。
实验现象 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影子的方向会发生变化。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形状和大小都会发生变化。改变手电筒离木圆柱的距离,影子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一、选择题(20分)
1.我观察到农历八月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我推测农历九月十五的月相( )。
A.不是满月了 B.还是满月 C.无法判断
2.地球上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
A.远远大于 B.远远小于 C.大小差不多
3.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长方体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 C.方向和形状都不相同
4.我们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了( )的变化来进行创作的。
A.影子 B.形态 C.温度
5.探究像太阳这样的天体,不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
A.模拟实验法 B.实地考察法 C.查阅资料法
6.我们从路灯下经过时,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长-短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和月球都会自己发光 B.太阳和月球体积大小差不多
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时最短。
A.中午 B.下午 C.上午
9.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
A.太阳 B.金星 C.月球
10.下列属于月球特点的是( )。
A.有引力 B.有海洋 C.年龄约为15亿年
二、填空题(10分)
11.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发现,( )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12.___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13.月球地貌最主要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________。
14.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天然________,它的表面________,有很多的________山。它________(选填“适合”或“不适合”人类居住。
1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_______的仪器。在我们这个地方使用日晷时,上午小短木杆的影子在_______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会朝_____方移动(选填“东”或“西”)。
三、判断题(10分)
16.月球绕地球一周,月相变化循环一次。( )
17.日晷是古时候人们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 )
18.2020年12月18日,“玉兔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成为第三个从月球取回月壤的国家,这时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功。( )
19.我们看见的月光是月球自己发的光。( )
20.物体的影子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短,正午影子最长。( )
2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可以帮助我们较好的认识地球。( )
22.我发现月球和太阳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太阳离我们更近一些。( )
23.月相变化就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24.地球表面约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被水覆盖。( )
25.有光源、遮挡物和屏才会有影子。( )
四、连线题(11分)
26.请你把月球、太阳的各自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上面有大量的环形山
太阳 能自己发光发热
环绕地球转动
月球 地球环绕着它转动
是球体
27.连线题
满月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凸月
五、简答题(10分)
28.说一说你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试举两例整明。
29.请你说一说,月相变化有哪些规律?
六、实验题(19分)
30.下面是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实验步骤,请你填写完整。
(1)在托盘内铺上约3厘米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________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_______大小的石子;
(4)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实验结果:了解到月球上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即由空中掉落的________砸成的。
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明显不同,但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呢?回忆我们做过的模拟实验。
31.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纸片,小的圆纸片代表( )( 选填“太阳”或“月球”),大的圆纸片代表( )(选填“太阳”或“月球”)。
32.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 )。
A.大圆纸片 B.小圆纸片 C.一样大
33.如果继续移动大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我们在纸筒里看到的大圆纸片比之前( )。
A.大 B.小 C.没变化
34.从这个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_______ (选填“距离”或“方向”)不同。
七、综合题(20分)
某小组在操场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观察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他们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下面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得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子长(厘米) 120 100 80 60 40 25 40 60 80
35.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推测出该小组开始测量的时间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36.分析上表数据后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竹竿影子的长短应该是( )。
A.等于80厘米 B.大于80厘米 C.小于80厘米
37.我们的家乡在北半球,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A.东—南—西 B.东—北—西 C.西—北—东
38.如果这跟竹竿的长度是1米,在某次测量中测得竹竿的影长是2米,同时测得操场旁边的一棵大树的影长是6米,则大树的高度是( )米。
A.6 B.3 C.1
39.影子的长短和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有关,并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这句话是( )。
A.错误的 B.正确的 C.一半对一半错
40.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
(1)给( )和( )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2)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 )和( )资料。
(3)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 ),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
(4)制作海报:( )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5)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B
6.B
7.C
8.A
9.C
10.A
11.地球
12.月球
13.环形山
14. 卫星 凹凸不平 环形 不适合
15. 时间 西 东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1、海上的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帆顶。2、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3、麦哲伦的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回到了出发地。
29.周期是一个月,从新月到满月再回到新月
30. 相同 不同 陨石
31. 月球 太阳 32.A 33.B 34.距离
35.A 36.B 37.C 38.B 39.B
40. 太阳 月球 图片 文字 主题色彩 合理
知识梳理
单元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