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分类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分类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0 19:32: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小古文阅读。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难之②。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耳:罢了。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阅读短文,写出下面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乘船避难____________________
歆辄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欲舍所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
A.俱乘船避难(一起)
B.王欲舍所携人(舍弃,抛弃)
C.本所以疑(怀疑)
D.遂携拯如初(于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幸尚宽,何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认为两人谁优谁劣?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管仲、隰朋①从②于桓公而伐孤竹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④。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⑤之,遂⑥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奴冬居山之阳⑦,夏居山之阴⑧,蚁壤一寸而仞⑨有水。”乃掘之,遂得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齐桓公时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②从:跟从。③孤竹:古国名。④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⑤随:跟随。⑥遂:于是、就。⑦山之阳:山的南边。⑧山之阴:山的北边。⑨仞:古代的计量单位。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蚁冬居山之阳。
6.根据文意解释加点的字。
①春往而冬反 反:_____
②行山中无水 行:_____
7.文中出现的人物管仲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隰朋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从这两个人物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过利用动物的行为来调整自己活动的经验,试着写两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古文。
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①患②。及③生子,爱之,恐坠④,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⑤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21·世纪*教育网
[注释]①避:避免。②患:灾祸。③及:到了……的时候。④坠:落,掉下。⑤益:更加。
9.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恐坠:__________
(2)又更下巢:__________
10.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翠鸟“稍下作巢”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B.我们要懂得变通,要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C.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懂得感恩。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以: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决:____________知:____________
14.文中两小儿所持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从哪一种感觉获得的?(填序号)
A.视觉 B.嗅觉 C.触觉 D.味觉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2)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1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古文阅读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窥。其夫为相御,意气洋洋,甚自得也。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扬天下。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为人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2·1·c·n·j·y
[注释]御:车夫或驾车 自下:谦卑,认为不如别人 妾:我,古代女子自称 求去:请求离开 抑损:抑制自己的骄态 大夫:古代官名
17.用“/”为下面句子画一处停顿。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18.翻译句子: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原文填空: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车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妻子从门缝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形象,做车夫的丈夫身长八尺 _____,而做国相的晏子不满六尺却 _____。
20.晏子推荐车夫做大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②立市,人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知。往见伯乐③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④而视之,去⑤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⑥。”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连续地。②旦:天。③伯乐:识马的专家。④还:通“环”。环绕。⑤去:离开。⑥一朝之贾:一天的费用。
21.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莫知之。
B.臣有骏马,欲卖之。
C.臣请献一朝之贾。
D.愿子还而视之。
2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臣 有 骏 马 欲 卖 之
23.“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24.关于本则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伯乐的发现和举荐,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B.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和举荐,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C.人要有真才实学,也要有像伯乐这样的权威来发现和举荐。
D.人是否有真才实学不重要,关键要利用好身边的伯乐。
小古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1cnjy.com
25.这则短文选自《_____》,其中“弈”的意思是 _____。
2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思援弓/缴而射之
27.翻译句子。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学习了这篇古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②而不识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④菱,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⑤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⑥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 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21*cnjy*com
②生:生于,出生。 ③仕:仕途,在....做官。 ④啖:吃。
⑤北土:北国,北方。 ⑥坐:因为
29.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试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_____
②其人自护所短。_____
30.试着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1.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面对文言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属于土产品。
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
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
33.你认为文中的“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学习完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枭①将东自徙
枭逢鸠②。
鸠曰:“子将安之?③”
枭曰:“我将东徙④。”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⑤我鸣,以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⑦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⑧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猫头鹰。②鸠:斑鸠、 ( http: / / www.21cnjy.com )雉鸠的统称,形似鸽子。③子将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④徙:迁徙。⑤恶:厌恶,讨厌。⑥以:所以。⑦更:改变。⑧犹:还是。
(1)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知道“更鸣”一词中“更”字的读音为(gēng gèng) _____(用“√”画出正确读音),意思为 _____。21教育网
(2)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枭将东徙”的原因是“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斑鸠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寓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任何事都应从根本着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B.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只有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听
C.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林琴南①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②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③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④之礼?”准即呼备⑤赍⑥米一石⑦致之整,师乃受。【来源:21cnj*y.co*m】
【注释】①林琴南:林纾,字琴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建阂县(今福州人)。孝廉,清代对举人的称呼。②从:跟随。③亟:急忙。④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⑤呼备:叫人准备。⑥赍:携带。⑦石:计量单位。
36.“以袜实米”中“实”的意思是    
A.果实;种子
B.真;真诚
C.装
D.事实;实际
37.“若心固善”中“固”的意思是 _____。
38.下列句子朗诵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B.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C.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D.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
39.“谓其窃,却弗受。”的意思是    
A.老师告诉他偷窃不对,但却接受了
B.老师教育他不能偷窃,不接收米
C.老师认为他这样偷偷地送米不对
D.老师说这米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
40.你认为林琴南是怎样一个孩子?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欲负②而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③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④掩其耳。恶⑤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⑥也!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负:用背驮东西。③况(huàng)然:形容钟声。④遽(jù):立刻。⑤恶:害怕,⑥悖(bèi):荒谬。www.21-cn-jy.com
41.下面这句应该怎么读,请你用“/”划出节奏来。
恐 人 闻 之 而 夺 己 也,遽 掩 其 耳。
42.联系上下文理解。
(1)“以锤毁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_。
(2)“恶人闻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
(3)“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本文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4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暮:_______ (2)闻:_______ (3)善:_______
45.本文题为《师旷论学》,那么“论学”的核心句是哪一句?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师旷论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nàn ( http: / / www.21cnjy.com ) nán shě 2.C 3. 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 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 4.华歆的品质好,因为他信守承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尽全力做到。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乘船避难:乘坐船只躲避动乱。“难”,nàn,动乱。
歆辄难之:华歆感到很为难。“难”,nán,为难。
王欲舍所携人: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舍”,shě,抛弃。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俱乘船避难:一起搭船躲避动乱。“俱”,一起。
B.王欲舍所携人: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舍”,抛弃。
C.本所以疑:刚才我之所以犹豫。“疑”,犹豫。
D.遂携拯如初: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遂”,于是。
故选C。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
宁可以急相弃邪?: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文本内容加以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阐释理由。如:华优王劣。因为华歆先前对救助别人感到为难正是他考虑事情周全、有远见的表现,而一旦选择帮助别人他就始终如一,重信重义;而王朗轻言搭救别人,遇到困难就想舍弃,是一个轻言寡信,不值得信赖之人。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判断出华歆优于王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睛】参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的船,华歆感到十分为难而没立刻答应。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已经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歆、王朗二人的优劣。2-1-c-n-j-y
5.蚁/冬居/山之阳。 6.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返回 走 7. 老马 归路 蚂蚁 水源 自然万物都可以是人类学习的对象返回 8.燕子低飞 蚂蚁搬家
【解析】5.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
句意为: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故可断句为:蚁/冬居/山之阳。
6.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①“春往而冬反”句意为: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反通“返”,返回。
②“行山中无水”句意为:走到山里没有水。行:走。
7.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从文章内容来看,人“迷惑失道”,“乃放老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随之,遂得道”;“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文中出现的人物管仲利用老马找到了归路,隰朋利用蚂蚁找到了水源。从这两个人物身上可以看出,自然万物都可以是人类学习的对象返回;或是我们要虚心求教等。21·cn·jy·com
8.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结合知道本文我们自然万物都可以是人类学习的对象,比如说看到“燕子低飞”“蚂蚁搬家”表示天要下雨,就要及时调整出行计划等。
【点睛】参考译文: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
9. 担心 更低 10.翠鸟在高处筑巢来躲避祸患。 11.及生子,爱之,恐坠。 12.A
【解析】9.考查了字词解释。
(1)恐坠:担心从树上掉下去。“恐”担心的意思。
(2)又更下巢: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更”更低的意思。
10.考查了句子翻译。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避”躲避的意思。“患”是祸患。句子的意思是: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
11.考查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稍下做巢”意思是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原因是翠鸟生了小鸟,非常爱它,惟恐小鸟从树上掉下来。文中对语句是:及生子,爱之,恐坠。
12.考查了对故事启示的理解。
这个故事中的母亲——翠鸟,非常爱孩子,但是她的做法却是不合适,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翠鸟先是把巢筑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13. 认为 到 判断 通假字。“知”通 “智”聪明、智慧。 14. A C 15.孔子不能决也。 16.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解析】13.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以”的意思是认为;
“及日中则如盘盂”意思是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及”的意思是等到;
“孔子不能决也。”意思是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决”的意思是决断,判定,判断。
“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知”的意思是通假字。“知”通 “智”聪明、智慧。
1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1)抓住文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可知是从太阳的大小来判断的,太阳的大小需要用眼睛看,因此是视觉;
(2)抓住文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可知是从温度方面来判断的,温度需要触碰,因此是触觉。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孔子不能决也。”因为孔子被公认为“多知”之人,理应知道答案,但他却无法判断谁是谁非,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16.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对自己的启发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感受即可,如: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我们应有做到谦虚好学,不能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满。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17.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1 ( http: / / www.21cnjy.com )8.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 19. 驾车时扬扬自得 谦卑恭敬 20.因为车夫是一个知错就改、实事求是的人,所以晏子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解析】17.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断句。
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判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的意思是: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故可造动词“从”前面划分,断句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
关键字:怪:感到奇怪;御:驾车的车夫,动词用作名词;对:告诉。翻译时要注意句中的代词“之”,把所指代的内容翻译出来,同时要联系上下文。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车夫的妻子从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缝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今子长八尺,为人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意思是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由此可知做车夫的丈夫身长八尺驾车时扬扬自得。“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扬天下。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意思是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由此可知,做国相的晏子不满六尺却谦卑恭敬,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是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从中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知错就改、实事求是的人,所以晏子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点睛】参考译文:晏子做齐国宰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21.C 22.臣/有骏马/欲卖之。 23.伯乐就走过去环绕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马一眼。 24.C
【解析】21.(1)考查了对文言词语用法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A.人莫知之:没有人来跟我交谈过。句中的“之”是代词,指卖马这件事。
B.臣有骏马,欲卖之: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句中的“之”是代词,指代马。
C.臣请献一朝之贾: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获得的报酬。句中的“之”是助词,的。
D.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能环绕着我的马查看它。句中的“之”是代词,指代马。
故选C。
22.考查了文言句子的节奏。
臣有骏马欲卖之: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
故应断句为:臣/有骏马/欲卖之。
23.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翻译为:伯乐就走过去环绕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马一眼。
24.考查文章主旨。
根据故事的内容可知,故事中的马并没有变,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有伯乐的仔细审视,回头看了又看而增值,这表现了权威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蕴含的道理是人要有真才实学,也要有像伯乐这样的权威来发现和举荐。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有个卖好马的人,接连地在集市上待了三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好马。他去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跟我交谈过。希望您能环绕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看它,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获得的报酬。”伯乐就走过去环绕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马一眼。一天之后马价就高了十倍。
25. 孟子·告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棋 26.A 27.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 28.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
【解析】25.本题考查作家作品以及字词的识记。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学弈”的意思是学习下棋,其中“弈”的意思是下棋。
26.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节奏。
“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思”后面需停顿,“援弓缴”为动词,后面需停顿。故这个句子的停顿为:思/援弓缴/而射之。
故选A。
27.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使:让;诲:教导;其:其中;惟:只。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意思是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
28.本题考查短文主旨的概括。
本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29. 有的人 缺点 30.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为知也。 31. 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32.A 33.“北人”是一个不懂装懂、强词夺理的人。 34.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解析】29.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或:有的人。
②其人自护所短: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短:缺点。
3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断句方法的标准:一是根据理解,一个词组或短语是不能分断开的。二是结合语言习惯。
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因此正确的断句是: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因此正确的断句是: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1.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并壳:连同皮壳;欲:想要;以:用来。整句话的意思是: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②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qiǎng):本文中指“勉强”。整句话的意思是: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3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A.“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意思是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由此可知,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故正确。
B.“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的意思是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由此可知,菱角属于水产品。故错误。
C.“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的意思是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由此可知,菱角生长在水中,“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错误。
D.“食菱须去壳”意思是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故错误。
故选A。
3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通过北人“啖菱,并壳入口”,却说“并壳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欲以去热也”;菱生长在水里,他却说“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说明“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是一个可笑的人。
34.本题考查归纳文言文主旨的能力。
文中的北人把生长在水中的菱角说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意在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缺点,不要掩饰缺点,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
【点睛】参考译文:有个出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35.(1) gēng 改变
(2)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出处:21教育名师】
(3)乡人皆恶我鸣
(4)有道理。因为人与动物要适应自然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适应你。
(5)A
【详解】(1)本题考查多音字与字义。
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更鸣”的“更”应读“gēng”,指改变。读“gèng”时,指再。【版权所有:21教育】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以直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意译为辅,再运用增、删、调、换、补等方法,使句子通顺,表意明确。句中的“更”,意思是改变;“恶”,意思是讨厌。句意是: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www-2-1-cnjy-com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阅读全文相关语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阅读“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可知,枭将东徙的原因。
(4)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阅读全文,加深对画线句的理解。画线句说得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理,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与肯定。因为人与动物要适应自然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适应你。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辨析。
阅读全文,体会作者写这则寓言要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诉大家什么道理。结合“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可知,猫头鹰对待人们不喜欢自己的鸣声时,就要逃避,而斑鸠点出了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改正自己的缺点。故选A。
【点睛】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 ( http: / / www.21cnjy.com )鸠问它:“你将要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将要向东迁移。”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36.C 37.固然 38.A 39.D 40.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懂得尊敬老师的人。
【解析】36.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以袜实米”的意思是: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其中“实”的意思是装。故选C。
37.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若心固善”的意思是: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其中“固”的意思是固然。
38.考查朗读节奏。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的意思是:闽县人林纾六七岁的时候。故正确的朗诵节奏为: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故选A。
39.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谓:说。窃:偷。弗受:不接受。
“谓其窃,却弗受”的意思是:老师说这米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故选D。
40.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内容理解,林琴南知道老师无米下炊,回家给老师取米,说明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懂得尊敬老师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闽县人林纾六七岁的时候,跟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4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 42. 钟 钟声 想要把钟背起来逃跑,但是钟太大不好背。 43.不要自欺欺人。21*cnjy*com
【解析】41.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的掌握情况。
根据对文言文句子内容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与分析,进行划分。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所以可以划分为: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42.本题考查古诗文翻译。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识记、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再找到加点字所在的关键句,品析句子,大部分情况下所考的加点字词句意思,都会考查对于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迁移能力。
(1)以锤毁之: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以锤毁之”这里的“之”代指前文中的钟。
(2)恶人闻之: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恶人闻之”这里的“之”代指前文中的钟声。
(3)负:用背驮东西。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的意思是:想要把钟背起来逃跑,但是钟太大不好背。
4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抓住要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这篇寓言是讲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告诉我们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点睛】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44. 晚 听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好 45.核心句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概括起来就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46.学习应贯穿于整个人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解析】4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恐已暮矣”的解释为:恐怕已经晚了。“暮”的解释为:晚。
“臣闻之”的解释为:我听说。“闻”的解释为:听说。
“善哉”的解释为:说得好。“善”的解释为:好。
45.本题题考查文言文的核心句。
“核心句”就是“中心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本文的核心句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思是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年青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告诉我们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46.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启示。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文言文,理解全文,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文章讲述了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这一比喻,很形象,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晋平公为之称善。师旷论学的道理告诉我们学习应贯穿于整个人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意思对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晚了,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热烈);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在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平公说:“说得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