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古诗词鉴赏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1.古诗阅读。
杂诗
无名氏
近寒食①雨草萋萋,著②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③有家归未得,杜鹃④休向耳边啼。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②著:吹入。③等是:为何。④杜鹃:鸟名,即子规。
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幅春天画面,营造了孤寂凄凉的氛围。
对比阅读。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2.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两首诗都是______诗,诗人借咏叹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3.《石灰吟》一诗中,首句“千锤万凿”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______”三字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______、______等革命烈士。
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B.《咏煤炭》全诗紧紧扣住煤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性落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句写煤炭,句句寄托诗人为祖国为人民不辞辛苦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献身的高尚情操。
C.《咏煤炭》中“洪炉照破夜沉沉”一句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D.通过比较发现,同一作者,在《石灰吟》中侧重表现了自觉接受严酷考验的思想,在《咏煤炭》中侧重表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1·cn·jy·com
5.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6.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7.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8.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 )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任( ) 尔 ( )
11.下面与《竹石》写法相似的一首诗是( )
A.《寒食》 B.《送元二使安西》 C.《石灰吟》 D.《十五夜望月》
12.诗中首句“咬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织女家,
13.《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
1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涯”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21cnjy.com
C.这两句话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奔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15.这两句诗使人想起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不_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练习。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6.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言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7.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解释下面的字。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诗中哪两句诗对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收复失地进行了批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前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1.解释下列字词。
浥: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 更尽: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
22.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写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后两句实际上是借酒消愁,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2·1·c·n·j·y
23.“西出阳关无故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首送别诗,最后两句和此句表达的情感恰好相反,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4.诗中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__________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___________的声音。www-2-1-cnjy-com
25.诗中第一、二句描绘的夜半时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字展开的,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6.“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 )
A.新鲜的水。 B.清澈的水。 C.思维敏捷。 D.丰富、新鲜的知识。
27.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鉴:镜子。 B.渠:渠水。 C.如许:如此。 D.为:因为。
28.下面对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寓理于景。
B.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
C.诗中的景物优美、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D.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只有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新知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心胸像“方塘”那样容得下“天光”与“云影”,博大精深。【来源:21cnj*y.co*m】
29.诗人把“半亩方塘”比作一本书,书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了,好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0.本诗的作者李贺被称为( )
A.诗仙 B.诗鬼 C.诗圣
31.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
3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①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4.请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①______ ②_____
35.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每一句诗词都是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
3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春雨绵绵 春草萋萋 春柳拂堤 风吹麦苗
【详解】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阅读诗歌可知,“近寒食雨草萋萋,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麦苗风柳映堤”的意思是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两句描绘了春雨绵绵,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四幅画面,营造了孤寂凄凉的氛围。www.21-cn-jy.com
2. 明 于谦 咏物言志 石灰 煤炭 3. 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粉骨碎身 浑不怕 叶挺 江姐 4.C2-1-c-n-j-y
【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的作者及古诗的类型。
《石灰吟》和《咏煤炭》这两首诗都是明朝诗人于谦的作品。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 ( http: / / www.21cnjy.com )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21*cnjy*com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
《咏煤炭》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咏怀,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拓展。
《石灰吟》翻译如下:石灰石只有经过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可以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课外书籍中挑选出两名革命烈士即可。如:黄继光、董存瑞、杨靖宇等。
4.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A.正确。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正确。《咏煤炭》此诗借煤炭的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首二句写煤炭所蕴藏的能量,亦即人的才智;中四句写煤炭对人类的贡献,亦即作者立身处世的宗旨;末二句写煤炭的志向,亦即作者的抱负。全诗八句,句句比喻,语语双关,运笔自如,情感深沉,意蕴浑然。
C.错误。“洪炉照破夜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意思是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诗人用用比喻手法具体描写煤炭的能量之大。
“爝火燃回春浩浩”意思是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形容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D.正确。《咏煤炭》咏物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侧重表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侧重表现了自觉接受严酷考验的思想。
故选C。
5. 伸出 白皙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清澈的样子 相视无言 6.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7. 牛郎 织女 思念 8.织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解析】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理解。
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伸出。
素:白皙。
盈盈一水间: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不得语: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6.本题考查对叠词的掌握。
叠词是词和词连起来用,以词的形状来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故本诗中的叠词有: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出处:21教育名师】
7.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结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可知,本首诗借用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结合“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意思: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可知,借用牛郎织女的故事来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8.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结合诗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意思: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可知,本首诗主要描写了织女。最能体现织女的相思之情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9. 清 郑燮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 任凭 你 11.C 1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解析】9.考查作家作品。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竹石》,全诗为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考查字词解释。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任:任凭。尔:你。
11.考查写作手法。
《竹石》的写法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A.《寒食》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
B.《送元二使安西》 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寓情于景,将即将分离的忧伤不舍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C.《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
D.《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
12.考查修辞手法和内容理解。
“咬定”意思是咬紧。”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子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雪雨霜的击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表达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13. 唐 刘禹锡 诗豪 14.B 15. 黄河 不复回
【解析】13.考查作家作品。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版权所有:21教育】
14.考查诗句理解。
B.错误,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自天涯:来自天边。“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生动传神。
15.考查诗句默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将进酒》,意思是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16.C 17.示例:夜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了,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那风雨声,不觉迷迷糊糊地梦见他自己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这两句诗将风雨实景与出征梦境结合起来,虚实相生,对比强烈,写出了现实的悲凉、梦境的雄壮,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壮志,也寓示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解析】16.本题综合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C项中,“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错误,只有“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梦境。
17.本题考查的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诗句进行赏析。
诗人“僵卧孤村”、年老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衰,在这个风雨大作的夜里,他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及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赏析。
示例:夜深卧听风吹雨打声,披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作者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全诗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
18. 停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 简直。 19.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0.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沉湎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的不满与谴责。
【解析】18.本题考查是对古诗词中字的理解。需要结合诗句做出合理的解释。
根据阅读诗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故而可知“休”在诗中应是“停止”的意思。
“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故而可知“直”在本诗中的意思是“简直”的意思。
19.本题考查评价诗人的观点。需要结合诗人写作背景。
根据本诗的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可知诗中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更是对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收复失地进行了批判。
20.本题考查的是对思想感情的理解。
前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则揭露了统治者整日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颓废状态。一个反问句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义愤和不满之情。21*cnjy*com
21. 沾湿、湿润。 指元二。 再饮完。 老朋友,旧友。 22. 渭城 春天的早晨 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23. 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老朋友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2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全诗的意思: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饮完这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老朋友了。 21教育网
浥:湿润、沾湿。
君:指元二。
更尽:再饮完。
故人:老朋友。
22.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把握。
细读古诗可知,古诗第一、二句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渭城”“朝雨”“柳色新”提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后两句转为抒情,从“更尽”“无故人”可以看出作者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
23.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翻译和积累。
翻译时可逐字逐词翻译,再将句子理顺。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老朋友了。
本诗表现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照题意,填写我们熟悉的能表现在送别友人时不伤感,对友人进行劝勉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4. 看到 听到 2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愁 思乡忧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24.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整体把握。
这首诗的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结合古诗所描绘的意象,可知诗中第一、二句是写诗人看到之景,第三、四句是写诗人听到之音。
25.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解答本题时,要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从“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中可感知全诗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再结合诗人此时孤身一人、远离家乡的情况,可知诗人深深的愁思。
26.D 27.B 28.C 29.书中的内容
【解析】26.本题考查结合诗的主旨理解字词的深层含义。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人们在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人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故选:D。
27.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B.有误。“渠”为代词“它”,不是“渠水”的意思,联系首句可知,“渠”代指“方塘”。
28.本题考查的是对全诗的理解。
本诗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写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C选项只流于表面解读,所以错误。
29.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天光云影共徘徊”指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全诗以写景喻读书,由此可得,“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30.B 31.C ( http: / / www.21cnjy.com ) 32. √ × √ 33.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解析】3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31.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此马非凡马”意思是: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结合句义,此句的朗读节奏应为:此马/非/凡马。
故选B。
3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阅读诗歌,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诗中的“瘦 ( http: / / www.21cnjy.com )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故(1)(3)正确。
(2)有误,作者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只是以马自喻。
33.本题考查了诗句翻译。
结合译文和注释作答,“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意思是:它看上去瘦骨嶙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21·世纪*教育网
34. 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 35.夏季。从鸣蝉、蛙声、稻花香这些景物得以看出。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37.表达了作者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34.考查课内背诵与默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辛弃疾的词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5.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诗句“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知“蝉”“稻花”“蛙声”都是夏天的景物,可知是夏季。
36.考查诗句理解。
根据诗句的意思,描绘画面即可。
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7.考查思想情感。
作者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田园风光,情景交融,幽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点睛】参考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