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0 20: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
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教学目标
运用实例,从区域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
1
运用实例,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区域整体性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目录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
区域要素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人文、文化、经济……
景观
直接/间接
反映
区域整体性
2.要素相互作用
自然界
区域文化
人类生产生活
直接影响:提供物质和能量
间接影响: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
捕鱼
采矿
风能发电
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控制排放,保护环境。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我能解决
浙江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1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循环的稻鱼共生系统。
稻鱼共生系统是青田县的“名片”,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案例
在干旱地区,人们通过修建水渠、发展节水技术等,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制定了严格的分段用水制度,使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
这些地区的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意识到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限制条件,要保持人水协调,以免给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阿拉伯海
法拉吉主要分布区
阿曼位置示意
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
阿曼位于亚洲的西部,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200mm,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自古以来,阿曼人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人工修建的水渠灌溉系统——法拉吉。2006年,法拉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曼
区域整体性
3.认识区域整体性
区域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为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高寒
农业生产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居民特点
人口稀少
藏族为主
交通以
公路为主
自然景观
雪山连绵,大河源头
高原边缘,山高谷深
高原湖区,世界之最
高山草原,荒漠广布
能源资源
太阳能
地热能
水能
科研旅游
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
民族风情
青藏地区整体特征
区域整体性
4.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
明确区域的空间范围
综合分析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分析区域
人文地理特征
归纳区域特征
区域利用评价
经纬度、海陆与邻区相关位置
①地形特征、地势状况、地形区分布
②气候类型、水分与热量状况、水热配合、特殊天气
③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④资源状况
①工农业类型及分布
②经济结构(工农业、交通)
③区域内工农业差异
④区域内生产布局、区位因素分析
区别差异性,归纳共同性
探寻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活动
浙江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晴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形成亦陆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活动
1.水乡古镇——乌镇的“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景观,直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域的哪个自然要素?此种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直观反映出了该区域的水文要素。乌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因此聚落多临水而建。
2.来乌镇旅游的北方游客发现当地人都是以米饭为主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方多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米饭成为当地人的主食。
3.浙江乌镇如今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称”,这给当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是什么?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轻松尝试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得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题。
1. 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有
D
B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地理位置差异
自然条件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文化习俗差异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2. 区域关联
区域差异
自然要素差异
人文要素差异
区域间流动
区域关联
河流从上游流向下游
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
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人口迁移
文化交流
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3.区域关联的影响
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
改变
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影响
区域发展方向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市
河北省
天津市
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与农副产品
产业与技术
产业与技术
工业制成品
资源、劳动力与产品
产业与技术
我能解决
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青田县随着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到青田体验农事活动的游客增多,青田农户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可能把青田进城务工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从而有利于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4.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
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
组成特定的自然环境
组成特定的人文环境
基础
影响
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矛盾
产生环境问题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自然要素差异
①气候差异
②地貌差异
纬度位置差异
地势高低差异
气温差异
大气环流差异
海陆位置差异
降水差异
气候差异
内力作用
地势起伏
外力作用
地势平坦
地貌差异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③水文、水系差异
(1)自然要素差异
气候差异
河流径流量
结冰期
地形差异
落差、流速
水系特征
植被差异
含沙量
河流水文、水系差异
④土壤差异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2)人文要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机械化水平、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便捷程度等差异
活动
1.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南船北马”的差异
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密布,传统交通工具以船为主。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湖泊较少,传统交通工具以马为主。
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差异还有哪些 (列举三例)
南方地区:主食以米饭为主;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体育项目以龙舟竞赛、游泳为主。北方地区:主食以面食为主;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体育项目以溜冰、滑雪为主。
“南船北马”景观雕塑坐落于宁淮高速公路江苏省淮安市出入口处。“南船北马”雕塑设计紧扣淮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历史主题,主体由张开的风帆和奔驰的车马组成,整个造型酷似一艘巨舶,有“扬帆远航”的意思,是对淮安的祝福与期盼。
轻松尝试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过渡性 D.关联性
2.能正确表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人口迁移方向和区域特征的是( )
A.①→②→③ 关联性 B.③→②→① 整体性
C.②→①→③ 差异性 D.③→①→② 过渡性
B
A
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解读
区域整体性 区域差异 区域关联性
含义 表现为A区域内部、B区域内部的各类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 表现为A、B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差异
表现为A、B两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之间的关联性,可互通有无
实践指导 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活动
1.俄罗斯是海南岛最大的境外客源地,海南岛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度假天堂,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区域特征
俄罗斯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本土没有热带海滨风光,所以海南岛成为俄罗斯人理想的旅游度假地。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差异。
2.海南岛的地形对河流、交通、城市分布等有何影响 体现了哪种区域特征
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海运条件好,所以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交通线也多沿海岸呈环状分布。体现了区域整体性。
目前,海南岛国际旅游岛战略已有重大进展。根据规划,在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要达到1 2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
轻松尝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上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图乙所示区域特征的有( )
①黑土广泛分布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化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④⑦⑧
B
B
轻松尝试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乙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B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充分发挥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
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
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关联性
从地理位置入手
V
S
探究:长江三角洲VS松嫩平原之地理位置
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探究区域差异和关联性
②地理位置对比
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4°—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33°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V
S
探究:长江三角洲VS松嫩平原之自然地理特征
探究:
结合下图及课本P10-11材料,分析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资源)
地理环境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形条件差异
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雨热同期
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水热条件不足。
水稻土,人均面积少,多为水田较分散。
黑土,人均面积多,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贫乏
资源丰富
——石油
都是平原,但东北平原四周被山地包围
自然条件比较总结
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探究区域差异和关联性
①区域整体性认识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③自然条件对比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耕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 贫乏 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探究区域差异和关联性
④农业生产特点对比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作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春小麦、大豆、玉米
作物熟制 一年2-3熟 一年一熟
受各区域要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两个区域的农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探究区域差异和关联性
⑤工业生产特点对比
两区域受区域关联性影响明显
长江三角洲
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发展
轻工业
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
发展
重工业
综合性
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重化
工业基地
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探究区域差异和关联性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区域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变化
无论是区域各要素的综合作用,还是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⑥两区域发展变化
松嫩平原:因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长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由全国的粮食静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
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探究区域差异和关联性
活动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住宅楼也如此。
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山西省平遥古城
我国南方传统民居——浙江省绍兴古镇
活动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房屋进深较小,房屋高度较矮,房檐较窄;南方相反。
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热量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
北方地区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风沙比南方大,严实厚重的墙体利于防风保暖。
南方较北方气温高、降水量大、湿度大,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房屋进深大、高度大,便于通风除潮,宽房檐有利于遮阳。
活动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假设劳动力价格、地价、建筑材料单价等因素相同,
修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需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南北方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差异大,自南向北逐渐减小,北方楼间距大能够保证底层的正午阳光照射。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具有相似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较低平
B.位于低纬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C.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落后
D.矿产资源丰富,尤其能源充足
2.沪宁杭工业基地( )
A.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是著名的轻工业基地 D.依托长江,以内河航运为主
轻松尝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
B
3.珠三角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有( )
①邻近香港、澳门 ②著名的侨乡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经济发达,本地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轻松尝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