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1 19: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四校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古代文明记载几乎都有一场对于洪水的回忆,在苏美尔的文献中,神试图将人类毁灭,众人通过方舟得以逃生。该神话传说与下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里的“它”指( )
A.腓尼基字母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3.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这些希腊自治城市也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推动了城邦民主政治发展 B.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C.改变了东方国家社会形态 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4.16世纪,英、法、德等国的传统大学开始受到政府控制、干预,不少地区学生被明令禁止进入对立教派大学学习,数十所大学由国际大学转变为国内大学。大学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成为服务于地方政治和地域发展的有效载体。这反映出欧洲( )
A.民族国家兴起推动大学的世俗化 B.世俗教权突破了政治束缚
C.高等教育由平民化转变为精英化 D.民主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
5.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 )
A.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 B.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C.已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D.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
6.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时,欧洲人迫切地寻求黄金根本上反映了(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关键因素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影响很大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7.来自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
A.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B.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C.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 D.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8.下表中的内容为某-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其共同点是( )
米开朗琪罗 《哀悼基督》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
A.都以宗教为题材,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B.都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生而平等
C.都抨击教士的伪善,歌颂现实生活 D.都揭露教会的贪婪,摒弃享乐思想
9.“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10.美国独立之初,州权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在最高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但面对百弊丛生的经济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他们有了一种共同的“危机意识”,都认为必须遏制当时存在的“过分民主”的倾向。这一“危机意识”催生的制度措施( )
A.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C.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11.《共产党宣言》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工业生产的革命。这旨在说明( )
A.机器取代手工是历史的必然 B.手工业工厂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C.市场扩大推动工业革命产生 D.应用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2.巴黎公社做出规定,一切工作人员都实行全面选举制并可以随时撤换,把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水平。这些规定( )
A.有助于打碎一切国家暴力机器 B.提高了民众的政治与经济地位
C.铲除了产生社会不公平的基础 D.意在调动工人参与革命的积极性
13.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美国人埃利克·方纳在《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中说:“威尔逊从欧洲回来时……把新创立的国联看成是战争的最佳遗产。但许多美国人担心,参加国联意味着美国将长期而漫无边际地卷入其他国家的事务之中。……由来白马萨诸塞的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领头的反对派则声称,国联将使美国丧失采取行动的自由。1919年11月和1920年3月,参议院两次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最终美国没能加入国联,该结果的影响( )
A.导致国际联盟权威性大打折扣 B.致使美国的称霸战略失去依托
C.有利于美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D.利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局势
15.1922年11月,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俄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这反映了当时的苏俄( )
A.生产关系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C.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人民在战争时甘于奉献
16.下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
A.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B.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
C.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D.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
17.(16分)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责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中古时期的亚洲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2)随着文明的扩张,中古时期的亚洲出现了2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请写出这两个国家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日本为例说明“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世纪文明的总体特征。(2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统治者也自称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统驭华夏,抚绥万邦,构建起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四邻国家为藩屏的封贡体系。明太祖告诫:“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无故兴兵,贪一时战功,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乾隆帝坚决拒绝苏禄国以户口、人丁编入中国国籍的恳求。明清皇帝对藩属国进贡的礼品从不计较,还体谅该国情形,逐步减少贡品数量和进贡的次数,厚往薄来。藩属国内部事务由各国自主处理,中国不加干涉。藩属国受外来侵略,中国政府有义务保护其安全。中国还出面调停藩属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战争,使和睦相处。封贡体系各国之间经济、技术和人员广泛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因封贡使团来往交流及学者互访并留学肄业等,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到藩属各国,各国优秀文化也传到中国,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圈。各国对海难船货互助互救,乾隆时,政府建立了动用公款抚恤沿海各国难船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海上互救的力度。
——摘编自张顺洪、高翔《明清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愈演愈烈。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封贡体系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殖民主义与明清建立封贡体系的不同目的,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西方殖民主义的主要影响。(6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从“人的眼光”出发,以“天赋人权”为中心,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帜,凭借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等提出了“主权在民”“主权为民”等政治主张,向封建专制制度、教会展开进攻,其批判的深刻性超过了以前的荷兰、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从人类普遍理性出发,主张人们自然的平等和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从伏尔泰、孟德斯鸠到“百科全书派”,都承认人天生是平等和自由的,人的天赋能力是平等的,也承认政治生活中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
——摘编自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等同于一场国民性改造运动,它要解决的是“立人”的问题。1915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从创刊之日起,长期刊出一页《社告》,开宗明义便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这个修身治国之道,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诉求,它说明新文化运动的立足点是改造国民性……李大钊同样把塑造新国民的任务放在了青年身上。他在《青春》《晨钟之使命》《青年与老人》等文中,以不可遏止的热情表现了他迫切要求青年以青年之朝气创造“青春之中华”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的政治主张及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中国新文化运动有何不同及形成不同的原因。(6分)
20.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上图中三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英国的工业化。(要求:明确列出三个信息,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四校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B
2、A
3、B
4、A
5、B
6、D
7、A
8、A
9、D
10、D
11、C
12、D
13、C
14、A
15、A
16、A
17.(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6分)
(2)名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4分)
说明: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4分)
(3)特征: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或多元性或多样性)。(2分)
18.(1)作用:有利于区域内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推动了区域内贸易、人员、技术交流;促进了区域内思想文化交流;增强了区域内互助抗灾能力。(任意三点)(6分)
(2)不同目的:西方殖民主义是为了侵略、掠夺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明清建立封贡体系主要为宣示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2分)
影响:给殖民地带来巨大灾难;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殖民地半殖民的近代化;导致明清封贡体系的瓦解等。(任意四点)(4分)
19.(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权在民;主权为民;构建“理性王国”;社会契约论。(任答三点,得3分)
意义: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构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框架;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任答三点,得3分)
(2)不同:新文化运动以改造国民性的“立人”为宗旨;塑造主体以青年为主;彻底否定了传统封建文化思想;带有强烈的救亡图存色彩。(任答三点,得3分)
原因: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存在局限;民国实行的民主共和空有形式;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中国国民的民权意识和自主意识极其淡薄;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任答三点,得3分)
20. 评分细则
信息 阐释
英国煤铁资源丰富(1分) 煤和铁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有力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2分)
运河和铁路的修建遍布全国(1分) 形成了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2分)
英国的中部和北方出现多个工业中心(1分)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2分)
曼彻斯特是英国棉纺织工业中心(1分) 机器使用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曼彻斯特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分)
英国拥有众多港口和数量庞大的船队(1分)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航运业十分发达(2分)
英国进出口数量巨大(1分) 英国的海外贸易日益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英国也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2分)
列出以上任意三个信息,并进行阐释。其他符合要求的信息亦可得分。总分不超过3分 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可得3分;阐释比较充分,逻辑比较清晰可得2分;阐释相对合理即得1分;不阐释或阐释错误不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