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说一说,奶奶都给王葆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三、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四、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师:故事中的宝葫芦有哪些神奇之处?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新课教学 二、课文赏析(一)读一读课文第1—5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想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故事?1.(1)故事的开头介绍了什么呢?出示句子: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指明学生回答问题。)开门见山,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和要讲的故事。(2)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是什么样的宝葫芦呢?要什么有什么能过上好日子(二)奶奶都会要求我做什么呢?我又是怎么做的?(朗读课文6—1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1.“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我不干,我怕烫。”“不烫啊。冷了好一会了。”“那,我怕冷。”这段话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奶奶要我洗脚,我让奶奶讲故事。体现奶奶对我的疼爱。2.“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什么!剪脚趾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这段话又通过精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交代了我剪脚趾甲,奶奶必须讲故事。3.下面这些人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又分别实现了什么愿望? (1)(出示句子)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解释:张三的愿望是要吃水蜜桃。立结果刻就有一盘水蜜桃。太神奇了!(2)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解释:李四游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3)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得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和赵六分别因为听话、掘地得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以后,要什么有什么,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4.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解释:故事的结局大多相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好人有好报”的中心。5.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楞,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因为8的形状和宝葫芦很相似,王葆想有了宝葫芦就可以应对算术题了。6.书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 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 解释:当自己的向日葵长得比不上其他同学的时候,“我”想到了宝葫芦,但我也明白只不过是幻想罢了(三)作者写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作者写这个童话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幻想是不真实的,不劳而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从而引起学生好奇,进而推荐《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把指导朗读与激发好奇结合在一起,这种求知式的学习会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三、拓展练习1.拓展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简介 小学生王葆,爱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金鱼 、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只棋子,那只棋子竟然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便在教室里出现。可当模型倒塌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装起来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 考算术时,他望着考卷发愣,可别人完成的考卷与他的空白考卷却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对换,此事被监考老师发现,王葆羞得无地自容。王葆有了宝葫芦,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和欢乐,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他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好东西,便主动向同学们坦白了宝葫芦的秘密,并毅然表示与这个“宝贝”决绝。他使劲把宝葫芦一扔, 轰然一响,宝葫芦炸成了碎片。王葆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2.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已有内容“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创编一个小故事。 3.作业(1)把本课《宝葫芦的秘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课文中的生词。
板书内容 宝葫芦的秘密:介绍自己和宝葫芦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幻想自己也能有一个宝葫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