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热点冲刺篇 热点五 日本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热点冲刺篇 热点五 日本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06 15: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热点冲刺篇
热点五 日本历史
【热点链接】
日本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力量不可忽视的力量,也牵制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日本经济发展后,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这不得不引起亚洲国家的警惕和担忧。www-2-1-cnjy-com
【相关考点梳理】
一、两次改革
1.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
(1)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外: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2)开始:7世纪中期,政变成功后,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3)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1·世纪*教育网
(4)特点:学习中国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5)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明治维新(1868年,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1)背景(原因):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和遭受列强侵略)
(2)改革者:富有改革精神的中下级武士(领导阶级)
(3)特点: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4)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涉及方面
内容
作用
备注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国家的统一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有利于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能体现这次改革的性质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能提高国民素质,与西方接轨,有利于向欧美学习
最具有远见卓识,影响最深远
军事方面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有利于建立近代化的军队,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5)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意义、作用或评价):
①积极性: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1cnjy.com
②消极性: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二、两次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日本是一个黩武的资本主义国家,侵华阴谋已久。
②主观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弱国,总想避战求和;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清军军纪败坏,闻风即溃。  21*cnjy*com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1)背景: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
(2)标志性事件:
①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结果: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3)中国获胜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尤其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爱国官兵的奋战;国际进步人士的支持;爱国华侨的支援;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采取维护和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的政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www.21-cn-jy.com
三.两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开始崛起。【来源:21cnj*y.co*m】
2、第二次飞跃:二战后,由于美国扶植,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并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与美国和西欧呈三足鼎立局面。【版权所有:21教育】
【重要问题探究】
1.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
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2.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影响:
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本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等等。
3.日本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我们可以从日本崛起的过程中学到哪些经验?或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应当如何向日本学习?)21·cn·jy·com
⑴我们应当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以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主动与外界交流。
⑵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⑶我们应当善于学习别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模拟演练】
一、选择题:
1.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侯,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歌中的“家乡”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东北 B.华北 C.西南 D.西北
3.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图6)。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21教育网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4.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21*cnjy*com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5.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
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采取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B.利用美国的军事订货
C.允许土地买卖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二、改错题:
8.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是明治维新。
错误: 理由:
9.19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先进制度进行了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错误: 理由:
三、材料题:
10.19世纪60年代,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人,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用少数洋匠。【出处:21教育名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福州船政局”属于什么类型的工业?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有何作用?2-1-c-n-j-y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 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2·1·c·n·j·y
(3)材料三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对日本社会的转变有何 影响?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事件相比,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日本应对“挑战”的结果有何不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一、1-5 AADBA 6-7 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