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总复习丛书第二部分 热点冲刺篇
热点三 两次世界大战
【热点链接】
2014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世界各地动荡不安,叙利亚危机尚未解决,乌克兰危机接跑踵而至,中日东海、中菲南海岛礁之争持续升温。回想100年,巴尔干半岛上的一粒火星点燃了一场战争,不得不令人反思。www-2-1-cnjy-com
【相关考点梳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直接原因: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军备战和争霸世界。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二)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三)简要经过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3.重要战役:1916年 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四)后果:
一战规模空前,战场波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欧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五)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一战”消灭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削弱了英法两国。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但英法仍然是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格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⒈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⒉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⒊催化剂: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二)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三)简况:
1.1940年4-5月,德军占领西欧和北欧、轰炸英国。
2.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4.1942年1月1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由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演变成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2、7―1943、2)――成为苏德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1·cn·jy·com
6.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从而加速了德国灭亡的进程。
7.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会议作出以下决议:
(1)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成立联合国,由中、美、苏、英、法五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3)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8、战争的结束
(1)欧洲战场:
①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场结束
(2)亚洲战场:
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21·世纪*教育网
(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启示
1、意义:
(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2)打击了帝国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3)促进了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2、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战争只能两败俱伤;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考点解读】
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⒉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总体上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⒊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1)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且要团结一致,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www.21-cn-jy.com
(2)世界各国要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通过和平谈判和平等对话来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以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2-1-c-n-j-y
(3)各国政府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个人独裁和法西斯势力重新抬头,并且要坚决打击法西斯的残余势力。21cnjy.com
【模拟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一粒“火星”就是发生于100年前的萨拉热窝事件,下列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B.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
C.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 D.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其目的是为了( )
A.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B.根除经济危机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组建欧共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从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在( )
A.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后 D.雅尔塔会议召开后
二、改错题
4.右图是三国轴心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错误: 订正: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产生的一系列条约,构建了“雅尔塔体系”。
错误: 订正:
6.1945年2月的华盛顿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错误: 订正:
7.1939年9月,德军突袭苏联,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错误: 订正:
三、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2·1·c·n·j·y
——摘自人教版新课标标实验版《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二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联合国家宣言》)【来源:21cnj*y.co*m】
——摘自人教版新课标标实验版《世界历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火星”是指什么事件?它的发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2)材料二中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包括哪些国家?请列举“三国同盟成员国”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一例。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有何作用?
(4)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综合题
9.2014年6月6日是盟军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届时,许多国家的元首或首脑将齐聚法国,参加隆重的纪念活动。然而,纪念活动还未末开始就有许多欧美民众跑到法国诺曼底,向着当年盟军军服进行纪念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中盟军协调行动的一次重大军事活动,它对二战有何重大作用或意义?
(2)请说写出二战的性质及其爆发的根本原因。
(3)7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举行如此隆重的纪念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CAB
二、4.三国轴心 三国同盟 5.雅尔塔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华盛顿会议 雅尔会议 7.苏联 波兰
四、9.(1)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法西斯覆灭的进程。
(2)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3)现实意义:让人们牢记世界大战的悲剧,珍惜和平,远离战争,团结起来,共同捍卫世界和平,携手共创美好未来。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