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
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唾手可得(tuò) 文质彬彬(bīn) 嗫嚅(niè rú) 拯救(chěng)
B.义愤填膺(yīn) 肆无忌惮(sì) 滑稽(jī) 忸怩(niǔ ní)
C.彷徨(páng huáng)骇人听闻(hài)蹂躏(róu lìn) 倏然(shū)
D.毛骨悚然(sǒng) 岿然不动(kuī) 心弦(xián) 鄙视(pǐ)
2.下列各句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籍 锁屑 交卸 喋喋不休
B.窸索 叱骂 清谈 俯拾皆是
C.狞笑 纨绔 暴燥 不知所措
D.鲁莽 赎罪 褴褛 精兵拣政
3、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她的话如铃声一般清脆,而且字字令人心颤。刚才吓唬她们的那个男人现在呆若木鸡。
B、朋友是个很仗义的人,知道我家遭此变故,便死乞白赖都要借钱给我。
C、小文花了两个小时,才完成这篇鸿篇巨制的作文。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尽管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B、巴西足球队输球的意外使球员们分外沮丧。
C、在这次特优生学习班的学习之后,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D、我的脚虽然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
5.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B.《南京大屠杀》这篇报告文学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征,作者以惨痛的史实告诉年轻的同胞:勿忘国耻,走好今后的强国之路。
C.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形式可分为现代诗和旧体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叙事诗。
D《孙权劝学》《祖逖北伐》选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古诗文默写(7分)
(1)??????????????????? ,全仗你抬声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 ,??????
?????????????? 。” (《十五从军征》)???????
(3)《诉衷情》中表达自己北上抗金收复中原的心愿的句子是?
, ?
(4)《满江红》中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句子是?? , ?
7、综合性学习(7分)
当代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凌云中学启航文学社开展了以“妇女解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了解妇女】?
请列出中外史上杰出的女性人物的名字及作品或主要成就。(不少于3
个)(3分)?????????????????????????????
【评说妇女】
根据下面关于于丹教授的介绍,请你写一段话概括于丹在弘扬中华传统
文化中做出的贡献,作为社刊的“杰出女性专题”的前言。不超过60字。(2分)
于丹简介:于丹 ,于 1965 年6月28日,性别: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自己的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世界各地进行百余场传统文化讲座,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于丹 <论语> 心得》自上市起一年内国内便售出400余万册,中文繁体版、英文版、韩文版、日文版已在世界各地发行。
???????????????????????????????????????????????????????????????????????????????????????????????? ????????????????
【感悟人生】
当代女性中有许多杰出的代表,从下列女性的言论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
生道理?(2分)
①"酷"不仅仅是音乐和包装,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杨澜
②我总能找到我自己行的理由 。??????? ——邓亚萍① ????????????????????????????????????????????????????????????????②?????????????????????????????????????????????????????????????????
8、名著阅读。(4分)
祥子原本是个??????????????????? 的人,他一心一意地????????????? ,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 ,往远处想就是?????? ,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可是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车”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调台》,回答问题。(14分)
父亲在电话里说:“武儿,电视很多重台,很多台没有。你回来给我调台吧!”父亲总是这样,一不小心,把电视的台弄得乱乱的。
父亲的住房离我的新家并不远。我赶到我曾经的“老家”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我一下车,父亲就忙迎上来,帮我把自行车支好。然后微笑着说:“这么快就过来了。”他边说边到冰箱里拿出西瓜递给我:“先歇歇,吃点西瓜去去暑。”我说不吃,还是先调台吧。父亲说“不急,不急,先歇会儿。”我接了西瓜,父亲看着我吃,脸上的皱纹一下就舒展开了,跟孩子一样笑着。
吃了西瓜,父亲又给我拿梨,我说不吃了。父亲说你不是喜欢吃梨吗?我说吃饱了。说着,我拿起遥控器一试,电视台乱七八糟的到处是重台。我跟往常一样,对父亲说:“爸,你过来,我教你怎么自动搜台吧。”父亲依旧摇头摆手:“老糊涂了,记不住了,你给调好就是。”“我说了好多次了,调好了你别乱按,咋总不听话,几天就把台给弄乱了!”我说这话的时候,父亲像一个孩子似的不吭声。说过这话后,我看着父亲委屈的样子,心里又很难过。
是呀,父亲,曾经在我心中是多么伟大,我读大学的时候,还崇拜着和依恋着他。如今,我已过中年,而父亲,不仅连调台都不会了,甚至连简单的收看电视都不知道,每次看电视都一通乱按,把调得好好的台给弄得乱七八糟。看来,父亲是真的老了,老糊涂了。
我调好电视后又叮嘱父亲换台只按换台键就可以了。父亲一脸的无奈:“现在是记得,就是过段时间就不记得了。”看着父亲那无助的样子,我对没读过一天书的母亲说:“妈,这个不用认字的,我教您,您一定能记住。”母亲一听,比父亲的手摆得还厉害:“你爸都不行,我怎么行?”看着两位老人为难的样子,我只好再一次说:“那以后出现重台再叫我就是。”我这样一说,父亲又有了孩子般的笑脸。
?我调好台后跟父亲和母亲聊了几句家常就推着自行车准备离开。这次,母亲对父亲说:“我送送武儿吧!”母亲说着跟在我的后面。我说:“妈,不用送,我骑自行车呢!”母亲轻声地说:“我有话跟你说。”走了一小段路,母亲说:“武儿,你别怪你爸,他是故意把台弄得乱七八糟的,其实他自己会搜台。他是想你,想跟你说说话,我也一样……”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心颤抖了。我想起了台湾举办的“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获奖作品是“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陪您到底”。是呀,父母所需要的仅仅是儿子能在他身边多陪伴他们一下啊!为了能跟儿子聊聊天,曾经伟大的父亲不惜把自己的身份降低再降低,而作为儿子的我竟然不懂父母的思子之心!
1、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主要故事。(3分)
2、下面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哪句符合人物的身份?试做分析。(3分)
A、说来就来,雷厉风行啊!
B、现在是记得,就是过段时间又不记得了。
3、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3分)
4、有人认为,本文标题“调台”太平淡,应换一个更吸引人的标题,请你针对这种说法辩解一下。(2分)
5、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3分)
【链接材料】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已于201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包含一项条款:“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去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二)阅读话剧《轨迹》(节选),回答问题。(11分)
第一场 “就一次”
夜,傅燊渊家里,子女都睡了,傅燊渊夫妻还在谈话。
傅妻:(看了一下子女的房间方向)你看今天下午明明来求的那件事,是不是重新考虑一下?
傅燊渊:你不怕到时候被一锅端?
傅妻:哪有那么严重?
傅燊渊:就怕万一呢。
傅妻:别推三推四的了,我看你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家乡了。
傅燊渊:说到哪儿去了。
傅妻:要不你怎么会狠心泼了明明的冷水?你不想想,当年咱们被赶到乡下时,是谁为我们牵肠又挂肚?
傅燊渊:我不敢忘记我大姐的恩情,但你要知道,人坐的位置高,盯着的人也多,要是一个不留神,被人掀翻了,你们怎么办?如今巴望我出事后乘机挤进我这张交椅的人多的是呢。
傅妻:人人都这样干,就你会倒霉?
傅燊渊:就怕今年流年不利。
傅妻:你运气就那么差?真是这样的话,你能四十刚五就当了吃香喝辣的局长?
傅燊渊:你可别乱说,我能上来,靠的是实干。
傅妻:算了吧,要是没有胡书记赏识着你,你还得呆在乡里跟泥土打交道。
傅燊渊:对了,我总不能辜负胡书记的栽培吧。
傅妻:你就肯定老胡那么干净吗?
傅燊渊:不要随意污蔑党和政府的好领导。
傅燊渊瞧了瞧窗外,犹豫片刻,还是摁开了自己的手机。
第二场“我没事”
电视上正播着个某个大蛀虫的新闻,警车声时不时从街上呼啸而过。
傅妻:听着这警车声,我真有点心惊肉跳。我只是让你顺便做点小动作而已,你没背着我去做大买卖吧。
傅燊渊:我那么没分寸?
傅妻:我还是有点担心,昨晚我又做了恶梦,梦见你被公安局请走了。
傅燊渊:我没事。我刚去开了反贪工作会议来,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我就放心了,原来大把人比我还厉害。如今二三十万的事,司法机关根本没空来理睬。我算过了,就算不幸被政敌嗅出蛛丝马迹来,我的党票和干部身份以及以前的光辉历史就能抵掉很多年,不至于象平头百姓那样只好拿命去抵。万一倒透了霉,真要去坐牢,那钱也能留下来。只是想到为官多年,竟然落到要靠坐牢来给你们打下经济基础,不免有点悲哀。再说,我有好事时也没独吞,谁会看我不顺眼?
第三场“上瘾了”
夜,九点,傅燊渊家客厅里,儿女们不在,傅燊渊夫妻俩在看报。
傅燊渊:(丢开报纸)看来得找机会给教育局一点颜色才行。
傅妻:人家又惹了你什么了?
傅燊渊:他们兴建教师园地竟然不来找我签上点意见。
傅妻:平时一到教师节你就下乡去躲赞助,现在你倒关心起教育来了?
傅燊渊:起码以后我还能给他们捐点旧器材什么的吧。
傅妻:你就别去自留把柄了。
傅燊渊:不行,可不能肥了其他人而亏了我。
傅燊渊拿起电话就径直往承建教师园地的包工头家拨。
傅燊渊:(开心地)咱们的存款看来快要接近六位数了。
傅妻:你竟然发展到了伸手要的地步。
傅燊渊:所以说女人就是女人,怕什么!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要玩就玩大点,否则划不来。
傅妻:够用就行了。
傅燊渊:够什么用?现在我们要养房养车养享受,儿女们大学毕业后还要操心他们的工作和住房以及婚姻。更主要的是,我总不能一辈子当个小局长吧。做官多年,我已生疏了实际工作技能,要是有朝一日退下来,我能去打什么工?这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大把的钱来冲锋陷阵。光靠我们俩的这点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有了钱,就算我退了位,也是高级百姓,照样有人来求我,不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做清官有屁用?要是我因太清廉而被别人轰下台时,官员们会为我申冤并升我的职么?绝不会的,他们不知有多幸灾乐祸呢。也许会有几个百姓为我奔走呼号,但说不定要被打成刁民。我算是看透了。
监狱里
记者:明知山有虎,干吗还偏向虎山行?
傅燊渊:跟你说个故事吧:有个小偷到好朋友家玩。当晚,朋友家就不见了一口大铁锅。第二天,小偷请人来转告说铁锅被藏在一个石洞里。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不仗义,小偷歉意地说,我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但我已上了瘾,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手痒得难以忍受。
这则话剧的题目有何含义?(2分)
2、话剧中的几处舞台提示(任选三个即可),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3、怎样理解戏剧结尾处傅燊渊讲的故事?(3分)
4、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人”,结合这则戏剧内容,联系社会,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3分)
(三)文言文阅读: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做以下列各题。(12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 ;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而“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
”齐王接受劝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5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2)期年之后(??? ) ?
3、将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4.请分析划线句子的特点和作用。(3分)
(四)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问题。(5分)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1分)
2.“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 ?(作者)《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意,感叹 ?
?。(2分)
3.本词表达诗人 ?
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2分)
三、作文(50分)
1、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请认真揣摩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道理,按下列要求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求:(1) 任选一个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代替。
100
200
300
400
500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与运用1、C 2、B 3、A
4、C 5、C6、(1)官船来往乱如麻(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4)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7、(1)(3分)例: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有《漱玉词》传世秋瑾: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以革命行动为妇女做出表率。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镭和钋的发现者。苏珊·安东尼: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终身为争取妇女权益而斗争。
(2)(2分)意对即可。? 于丹:凭借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华经典,利用现代电视媒体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了海内外民众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她是现代知识女性的骄傲。(3)(2分)意对即可。?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真正的“酷”;自信才能成功。8、《朝花夕拾》 迎神赛会 急切 兴奋
二、阅读理解
(一)1、因为想念孩子,父亲常常有意调乱电视频道,让“我”回家给他调台为由,把“我”骗回家,以慰思子之情。2、B符合人物身份。父亲怕儿子识破真相,以朴实的语言来掩饰自己的“谎言”;A句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年迈的父亲在儿子面前,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3、神态描写。第一句话表现出父亲看到儿子后的喜悦、欣慰的心情。第二句话表现力父亲得到儿子的承诺后,为有了经常见到儿子的理由,而感到满足、愉快的心情。4、“调台”这一件事,折射出了父母期盼孩子常回家看看的心情,以此为题,突出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主旨,简洁,耐人寻味。5、示例:我国历来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不光要给老人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还要多和老人相处,多陪伴他们,给他们精神安慰。(突出两个要点:一是尊老爱老,二是经常陪伴他们,意思对即可。)
(二) 1.一方面是傅燊渊重复别人的轨迹,走了“贪”的历程;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重复戏剧主角的“轨迹”。2.(看了一下子女的房间方向)是傅妻怕这种风气影响子女;(抚着胸口)感觉对不住自己的良心;(看着老父的遗像)有愧自己父亲的教导;(丢开报纸)别人不给自己送礼的气愤;(开心地)累计家中巨额受贿款之后的喜悦。
3.通过讲这个故事,揭示自己“贪”已成瘾的心理,间接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深化了中心。4.可以从“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方面谈,也可以从“出淤泥而不染”方面谈,但一定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言之成理。
(三)1、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1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或“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1分;宫妇左右莫不死亡,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分;国内政治修明???, 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2分
2(1)表示比较,意思是“与……比谁更……”(2)满一年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4、这是一组排比句,是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的阐述。邹忌由此悟出了治国之道,才有了下文邹忌向齐王的进谏。
(四)1.词牌名 题目2.杜甫 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3.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三、作文(按照中招评分标准)